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八上·中山期末)
“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 ,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的“那一炮 ”所指的应该是 (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
2.
(2024九下·金安模拟)
中国历来持一种以夷夏观念为核心内容的“天下观”。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的签订,规定不得提书“夷”字,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表明( )
A . 中国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B . 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C . 清政府外交理念逐步近代化
D .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3.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862年4月,李鸿章奉命率军至上海围攻太平军,他看到西方军队队伍雄整、器物精良,便密令全军将士注意学习西人秘法,“若学得一两件为处,军事及通商皆有小益”。由此可知李鸿章 ( )
A . 政治观念转变
B . 自强心理萌发
C . 学习西方政体
D . 发展民族工业
-
A . 18世纪末
B . 19世纪 40年代
C . 19世纪 60年代
D . 20世纪初
-
5.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 ,由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联衔发布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作为其政治主张。其中 “胡”主要指 ( )
A . 外国侵略者
B . 清朝统治者
C . 农村地主
D . 传教士
-
6.
(2023八上·中山期末)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中国所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材料中“自省与重组”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百日维新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7.
(2023八上·中山期末)
天津的义和团把精通外语、多在租界工作的广东人等南方人称为 “二毛子 ”而加以排斥。此举客观上表明当时中国 ( )
A . 中外矛盾非常尖锐
B . 重农观念影响深远
C . 近代主权观念形成
D . 地域歧视特别严重
-
8.
(2023八上·中山期末)
历史学家张玉法在《中国现代史》一书中提到 ,“辛亥革命所完成的是 排皇”。这里的 “排皇 ”对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 (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9.
(2023八上·中山期末)
一位西方记者描述“西兵与华人接战, 于 6 月 18 日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 俄兵二千名内,竟死伤有五百名之多。华人此次甚勇敢,为从来所未见,向尚不信其有此耐战之心”,与此场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2024八上·渝北期中)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话意指辛亥革命( )
A . 结束了封建帝制
B .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 传播了民主共和
D . 解放了人们思想
-
11.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15 年底 ,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 :“在现行国体之下 ,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 ,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 “国体 ”是 ( )
A . 民主共和制
B . 专制君主制
C . 君主立宪制
D . 开明君主制
-
12.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18 年, 《新青年》出刊“易卜生专号”, 转载的《娜拉》《国民之敌》等作品所表现出对旧社会制度虚伪、腐败的鄙视,受到了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易卜生热”。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 . 民主观念渐入人心
C . 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
D . 马克思主义的洗礼
-
13.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18年的数据是 ,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 44%, 1920年降到 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材料中的这一数据变化发生在( )
A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 . 北伐战争时期
D . 五四运动时期
-
14.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22 年元旦,上海共产党全体党团员、工人五十人在市内散发“贺年卡”6 万张。此卡一面“恭贺新禧”,另一面为共产主义内容。这反映了共产党在成立之初( )
A . 注重舆论宣传工作
B . 团结了所有工农群众
C . 努力加强工农联盟
D . 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
-
15.
(2024九下·沈丘模拟)
1922 年陈独秀认为“劳动者在自己阶级没有完全力量建设革命的政府以前,对于别的阶级反抗封建式的政府之革命派,应该予以援助。”这一认识有助于( )
A . 通过民主革命纲领
B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 推动共产党的成立
-
16.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27年 2至 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 120万人迅速发展到 200万人 ,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 ,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
A . 统一战线破裂
B . 国民革命失败
C . 工农武装割据
D . 北伐战争进军
-
17.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他为革命指明的道路是( )
A .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B . 以工人运动为领导
C . 以城市斗争为重心
D . 鼓励农民武装斗争
-
18.
(2023八上·中山期末)
下图为1934年8月《申报》刊登的“三省牌”香烟广告,广告上印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东北三省地图,这反映出当时( )
A . 民众响应政府号召抵制洋货
B . 实业救国与救亡运动相结合
C .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已经形成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19.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37年4月, 国共两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同一地点、 同一时间、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毛泽东亲笔撰写《祭黄帝陵文》,慷慨宣言: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举( )
A . 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
B . 配合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 . 号召全民族共同抗战
D . 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
A . 高等教育趋于完善
B . 人才培养适应战时需求
C . 高等教育偏重工科
D . 工科毕业人数大幅攀升
-
21.
(2024九下·东莞模拟)
陕甘宁边区教育厅规定初高中均设置体育课并在室外进行,课程包含地形利用、侦察派遣、传达口号、伪装搜索等内容。由此可知,陕甘宁边区( )
A . 注重民生加强锻炼
B . 推广竞技为国增光
C . 发展体育救亡图存
D . 培养国民尚武精神
-
22.
(2023八上·中山期末)
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下表是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折射出当时( )
时间 | 活动 | 时间 | 活动 | 时间 | 活动 |
1914年 | 创办久大精盐厂 | 1922年 | 成立黄海化学 工业研究社” | 1934年 | 永利制碱厂开办艺徒班 |
1917年 | 创办永利制碱厂 | 1927年 | 创立静生生物研究所 | 1943 年 | 开发成功联合制碱新工艺 |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
B . 实业救国的时代精神
C . 列强资本在中国萎缩
D . 工厂制度逐渐地确立
-
23.
(2023八上·中山期末)
下图比较了两个年份煤炭的机械生产与土法开采的生产量。相比于 1912 年,1937年中国煤炭生产 ( )
A . 机械开采量下降
B . 机械开采量占比上升
C . 土法开采量下降
D . 土法开采量占比上升
-
24.
(2023八上·中山期末)
1947年7月,毛泽东给刘伯承和邓小平发了一封绝密电报 ,称“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希望刘邓“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 (国民党胡宗南部 ,正在进攻陕北 ),协助陕北打开局面”。为此刘邓发起了( )
A . 土地改革
B . 转战陕北
C . 跃进大别山
D . 淮海战役
-
25.
(2023八上·中山期末)
“当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西洋音乐、舞蹈的氛围里,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洋节时, 内地城市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仍在鼓声、锣声、爆竹声中传承着每一个旧有的节日。”这体现了( )
A . 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B . 沿海内地发展趋同
C . 传统文化日趋衰弱
D . 城乡生活崇洋逐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26题13 分, 第27题12分, 共 25分。)
-
26.
(2023八上·中山期末)
近代报刊作为新闻信息的载体,从多个侧面,不同角度记录了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文报刊的办报风潮由南向北,从香港蔓延到广州、上海,最终形成以上海为中心, 辐射宁波、福州、 汉口、 京津等地的报网,代表性报纸如香港德臣报馆的《华字日报》,上海字林洋行的《上海新报》、《沪报》,美查的《申报》,丹福士的《新闻报》等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报馆者, 现代之史记也。” |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丛报》 |
“营造出汇集‘区域’及‘全球’信息的‘场域’,‘地方’甚至超越‘国家’, 成为信息的集散中心” | ——章清:《会通中西: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近代报刊业中心的原因。
-
(2)
从材料二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至少一则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将这些信息进行逻辑关联并加以说明。
-
(3)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在近代史中所起到的作用。
-
27.
(2023八上·中山期末)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
表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 | 出生年份 | 籍贯 | 备注 |
何叔衡 | 1876 | 湖南 | 秀才, 新民学会会员 |
董必武 | 1886 | 湖北 | 秀才, 曾加入中国同盟会, 曾留学日本 |
李达 | 1890 | 湖南 | 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
李汉俊 | 1890 | 湖北 | 曾留学日本 |
毛泽东 | 1893 | 湖南 | 师范毕业, 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 |
包惠僧 | 1894 | 湖北 | 记者, 北京大学肆业, 陈独秀指定代表 |
陈潭秋 | 1896 | 湖北 | 师范毕业, 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 |
王尽美 | 1898 | 山东 | 师范毕业, 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邓恩铭 | 1901 | 贵州 | 中学生, 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刘仁静 | 1902 | 湖北 | 北京大学学生 |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
-
(1)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在年龄、籍贯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特点。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这些代表汇集一堂相关的时代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