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16《最苦与最乐》...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课内建构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shì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____(①心安理得 ②问心无愧),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____;时时尽责任,____。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1. (1) 给语段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如shì(  )重负 循(  )环

    2. (2) 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入文中横线内(填序号即可),并写出该成语的意思。

    3. (3) 结合上下文将句子补充完整。

      处处尽责任, ;时时尽责任,。 

    4. (4)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

      人生而有责任,责任是为自己书写有声有色的人生,责任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就要考试了,我不但不紧张,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B . 数学老师逻辑严密,语言精当,每次上课都海阔天空 ,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C .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 , 永远不能解除了。 D . 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使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B . 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一个人在生活上拥有幸福的前提。 C . 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D . 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让我树立了责任。
  • 4. 下列句子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 . 课文第5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 . 课文第5段“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 . 课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此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此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二、课外提升
  •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③②⑤④① D . ③②④⑤①
  • 6.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我国历史上的励志名篇,洋洋洒洒,大开大合。临近“五四青年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期“美哉!中国少年”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 (2) 读上一题的两句话,应该(  )
      A . 用豪壮的气势。读出对少年中国的向往和对中国少年的赞美。 B . 语气连贯不拖拉,读出对祖国的热爱。
    3. (3) 《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运用排比的手法来写,很有气势。请你用排比的手法赞美我们的祖国。
  • 7. 你所在的社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准备开展“智能服务敬老月”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新闻宣传窗】根据下面消息,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0字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亿人。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智慧养老行业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但必须同步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和场景覆盖率,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智能技术只是辅助人工而非完全替代。将数字应用和人工服务、线上监测和线下响应有机结合,让智慧养老兼具数字精度与人文温度,才能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 (2) 【连心调解室】社区门口的超市只用智能方式收款,导致不少老年人购物不便。请你劝说超市老板王叔叔同意多样化支付方式。
    3. (3) 【小小表达台】社区组织了一次调查活动,结果发现一些人认为数字智能可以完全代替子女照顾老年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说明理由。
三、课内建构
  • 8. 阅读课文《最苦与最乐》,回答下题。
    1. (1) 文章第一段以一连串的设问开头,有什么作用?
    2. (2) 认真阅读课文,在下面的横线上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不苦的原因是“”;贫、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3. (3) 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4. (4)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四、课外提升
  • 9. 阅读选文,回答下题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李 波

           ①1972年,北京大学周培源教授写信给周恩来总理,针对国内基础科学长期落后的一些原因提出意见。对此,周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科教组负责人,要求他们以这封信作根据,“要求科教组和中国科学院好好议一下,并要认真实施”。他还特意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去就完了。”这话说得很重也很耐人寻味,针对的是当时一些同志的作风松懈,对工作如浮云般了无根基,看得见、摸不着,飘飘忽忽难落实,缺少责任心。今日思之,依旧拷问责任与担当。

           ②何为责任?为何要尽责?尽到责任又如何?梁启超先生一篇文章提出: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细细想想“责任”二字的始末,深意大抵在此。有权必有责,有权力的行使必有负责、尽责的艰难。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待到责任尽完,对使命有所交代,方可以自我告慰,收获甘甜的喜悦。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体现着我们这支队伍的苦乐观。

           ③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这忧不是顾影自怜的小我忧愁,而是家国天下的大我忧责。退休的第三天杨善洲便卷起铺盖上了黄泥沟,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植树造林2.5万多亩染绿荒无人烟的大凉山。谷文昌在东山县治风沙时,带着技术员走遍了全岛412个山头,实地探风口、查沙丘,常是满身泥土,连续3年天一下雨就发动群众冒雨出动,先后种植木麻黄8.2万亩,构建起镇风沙、抗怒涛的绿色长龙。有人慨叹,当官不是什么美差,权力真是一种负担。这恐怕才是“担当”情怀的正解吧。

           ④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说权与责,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那是别人的事,是“大官”琢磨的东西。其实不然。1934年,红三军退出湘鄂西苏区后,因为没有电台,中央一直没有掌握他们具体的方位,党史上著名的停止“肃反”运动的“五月来信”无法送出。最终,组织上只能将它用密写药水写在两件衬衫上,交给通讯员小李。他不惧山高路远、重重关卡,一路苦寻,徒步走了两个多月才找到部队,将信交到贺龙手中,从而扭转了红三军的命运。这位“用生命送信”的同志未留下全名,但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那千千万万的小李。

           ⑤有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是第一棵木麻黄试种成功时,谷文昌蹲在地上、爱抚树苗露出欣喜的笑容。要知道,在这之前十多个树种、几十万株苗木都没种活,一经风吹沙打便奄奄一息。有了那样一份尽心尽责、百折不回的韧劲,才能真正体会到风雨之后难以言说的成就感与问心无愧。反过来说,责任未尽哪有乐可言?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决不可以有“潇洒官”“太平官”,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先不说将受到追究问责,夜深人静之时也难以坦然面对一己良知。

           ⑥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越是尽责后,越有开心颜。正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教育乃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把责任与担当铭刻在心,时时勿忘、久久践行,我们定能在群众满意中收获“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快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此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开篇引用北京大学周培源教授写信给周恩来总理一事,有什么作用?
    3. (3) 此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简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五、写作达标
  • 10. 课文的结尾说“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其实,每个人都因所处的立场和价值观不同,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请你以“生活中的苦(乐)”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