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温州市七下科学第二单元对环境的察觉拔高培优训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123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2016七下·浙江期中)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 .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 .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 .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 2. 如图所示,光滑桌面上放有两个光滑固定挡板OM、ON,夹角为60°。 角平分线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P和Q,某同学给小球P一个速度,经过挡板的一次或多次反弹后恰能击中小球Q,假如不允许小球P 直接击中Q,小球的大小不计,也不考虑 P 球击中O点时的情况,该同学要想实现上述想法,可选择的小球P运动的路线有 ()

    A . 2条 B . 4条 C . 6条 D . 8条
  • 3. (2022八下·鄞州期中) 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 . 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 . 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 . 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
  • 4. 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f=10cm B . f=5cm C . f=8cm D . f=12cm
  • 5. (2024七下·义乌月考) 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 6. (2021七下·嵊州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 透镜焦距为10厘米),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 . 蜡烛向左移动5厘米,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C . 将蜡烛移到45厘米刻度处,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 . 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15厘米,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 7. 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3七下·金华期末) 小义在家中用大小相同的象棋及网格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象棋在透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a位置重合(如图甲)。随后又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到如图乙位置。有关本实验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乙中象棋的成像位置是b      B . 人眼应在玻璃板后的a位置这侧观察像的位置      C . 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 . 若将光屏放在a位置,象棋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
  • 9. (2022七下·杭州期中) 如下图所示,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   )

    A . 向左移动 B . 向右移动 C . 不移动 D . 无法判断
  • 10. (2020七下·衢州期中)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 11. (2022七下·义乌期中) 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 ,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3. (2023七下·义乌期中) 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 .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 .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 14. (2023七下·柯桥期末) 亚洲第一座兆瓦级规模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位于北京,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装置控制,能绕O点转动,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处的接收器上。现有束太阳光最初沿图中的AO方向照射到定日镜M上,反射光沿0B方向射到接收器上,一段时间后,这束太阳光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0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定日镜都是平行摆放的 B . 定日镜与地面的夹角会随太阳光的强弱变化而变化 C . 定日镜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0°,仍能将光反射到接 D . 该装置聚焦太阳光使用的光学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
  • 15. (2024七下·浙江期末) 文具市场上流行着一种红色透明遮挡板,将它覆盖在写有题目(黑字)和答案(红字)的白纸上,能达到”看见题目”而”看不见答案”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字反射红光,被遮挡板全部吸收,所以看不见红字答案 B . 黑字反射所有色光,红光透过遮挡板,所以能看见黑字题目, C . 遮挡板吸收了白纸和答案反射的红光,所以看不见红字答案 D . 若换用蓝色透明遮挡板观察白纸,会同时看到黑字题目和答案
  • 16. (2023七下·平湖期末) 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AOB=∠AOC,则AO、BO、CO三束光中(    )

    A . AO是入射光 B . BO是入射光 C . CO是入射光 D . 三束光线都可能是入射光
  • 17. (2023七下·台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ON始终垂直于镜面。小金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BO是AO的反射光线 B . 经过该次实验,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C . 倾斜纸板使ON不垂直于镜面,无法证明光的反射定律 D . 以ON为轴向后旋转纸板F,反射光线将消失
  • 18. (2023七下·兰溪期中) 如图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吴画了4张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 我们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B . 渔夫叉鱼 C . 室内人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                         D . 近视眼的矫正
  • 19. (2023七下·金华期中) 下图分别表示某人在花朵前20厘米处和1米处眼中所见(20厘米处比1米处清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 

     

    A . 晶状体曲度变大,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凸透镜矫正 B . 晶状体曲度变大,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凹透镜矫正 C . 晶状体曲度变小,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凹透镜矫正 D . 晶状体曲度变小,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凸透镜矫正
  • 20. (2023七下·金华期中) 日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确定当时的时间,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下列现象与日晷中的指针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   )
    A . 玻璃幕墙光污染 B . 雨后的彩虹 C . 月食的形成 D . 露珠下的叶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9分)
  • 21. (2022七下·仙居期末)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 (1) 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的实像。
    2. (2) 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选填 “①”或“②”)。
    3. (3) 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缓解。下 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    
      A . 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 B . 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 C . 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 22.

     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跳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

    1. (1) 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4] 的折射,像成在[7] 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 (2) 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 的振动,刺激了[9]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 (3) 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 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 形成的.

  • 23. (2023七上·杭州期中) 如图甲所示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胶片到透镜的距离u与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在放映机远离银幕时,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填“大”或“小”)一些。白色银幕是为了(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 24. 一个人站在河边,能看到对岸一棵树在水中的倒影,当人从河岸边后退6m 时,恰好不能看到树的整个倒影,如图所示。 若人身高1.5m,河岸高出水面1m,河宽40m,则树高为m。

  • 25. 早晨,阳光以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m/s照到地球,当与地面的夹角为40°时,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 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填“A”或“B”)侧移动。

  • 26. 小明用凸透镜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甲)时观察到的是(选填“虚”或“实”)像。看到邮票下方红色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是因为这些字(选填“吸收”、“反射”)了红光。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后放的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7. (2023七下·柯桥期末) 小柯学习了凸透镜的相关知识,认为可以将如图1所示的凸透镜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分析。
    1. (1) 凸透镜上半部分可以看做图2中的

    2. (2) 小柯了解到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由此推测,一束单色光经如图3所示的三棱镜折射后,其出射光线最有可能的是
    3. (3) 如图4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后侧光屏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10分钟后,小柯测量了光屏上不同区域的温度,温度最高的区域位于

  • 28. (2023七下·瓯海月考)             
    1. (1) 图①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

    2. (2) 如图②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 (3) 如图③所示,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请作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 (4) 如图④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29.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 (1)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线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填“漫”或“镜面”)反射。 
    2. (2)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
    3. (3) 小明发现实验中所用的激光垂直照在光屏上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直线,这样使实验中更容易观察光路。他很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拆开激光笔。如图乙所示,一束很细的激光发射出来后通过一个透明的圆柱体,由于圆柱体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最终使激光在光屏上展开得很宽。 
  • 30. 某科学学习小组选择如图 (a)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玻璃、水晶制作而成)。

    1. (1) 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a)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填字母)。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 (2) 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的的关系”。 
  • 31. (2022七下·诸暨期末) 如图为教材中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1. (1) 为确定蜡烛1 (点燃的蜡烛)在A中所成像的位置,小敏取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图中A应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在实验过程中,小敏在水平桌面上不管怎么移A后的蜡烛2,像总比蜡烛2高些,其可能的原因是;如果此实验是白天在朝南的窗台边的桌子上做,则蜡烛1(点燃的蜡烛)最好放在 (选填 “南”或“北”)边。
    2. (2) 将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下图中的

  • 32. (2022七下·定海期末) 根据图示,说说人闻到蛋糕香味的过程。
    1. (1) 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产生信息。
    2. (2) 这些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嗅觉的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 33. (2023七下·常山期末)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甲放在玻璃板前面,出现蜡烛的像乙后,再将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丙竖立在玻璃板后面,______,直至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蜡烛甲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甲和乙的位置,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1. (1) 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填写步骤②______中的正确操作。
      A . 移动丙靠近乙 B . 移动丙远离乙 C . 移动乙靠近丙 D . 移动乙远离丙
    3. (3) 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请判断该同学是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并说出理由
  • 34. (2023七下·金华期末) 某班同学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1)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在光屏上看到了不同烛焰的像。他们不可能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有。(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
    2. (2) 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像在光屏的最上方”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①;②
    3. (3) 发现问题并解决后,部分小组的实验记录如表:

      小组

      实验序号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A组

      1

      倒立、缩小的像

      30

      15

      2

      倒立、等大的像

      20

      20

      B组

      1

      倒立、缩小的像

      25

      16.8

      2

      倒立,等大的像

      20

      20

      C组

      1

      倒立、等大的像

      20

      21

      2

      倒立、放大的像

      15

      30

      【交流】三组同学探究成等大实像规律时,A、B两组同学发现像距等于物距,C组同学则发现像距略大于物距。除了用刻度尺测量时会有误差时会出现偏差。

  • 35. (2023七下·兰溪期中) 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 (1) 小明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 1 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cm;
    2. (2) 小明按图2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 (3) 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C , 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移动距离s′s。(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 (4)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完整,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四、解答题(第36题3分,第37题每空1分,共9分)
  • 36. “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图甲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 自直线方向上的。

    【资料2】如图乙所示,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光学知识对“海市蜃楼”现象做出解释。

  • 37. (2021七下·金华月考) 仔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708年,英国人德罕姆站在一座教堂的顶端,“注视”着19公里外正在发射的炮弹,经过多次测量看到炮弹发射时发出的光和听到的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首次计算出声速为343m/s。

    资料二: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了圆满胜利。“嫦娥五号”实现了全任务全过程飞行状态可视化监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任务段的显示需求,自由变换显示场景和画面,直观展示探月任务状态。一些任务执行的细节,包括月壤采样的钻取和表取等,我们在地面都可以全程监控到,相当于地面监控人员的一双眼睛。”

    1. (1) 资料一中测定时对时间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2. (2) 资料一中这种测量声速方法是在忽略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的前提下, 测量结果略(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的声速。
    3. (3) 利用“声呐” (即超声波)技术能否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4. (4) “嫦娥五号”在月球上通过电磁波将显示场景和画面传回地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为m/s。
    5. (5) “月壤”是否适合植物的生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