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

更新时间:2024-03-27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铸就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早在2012年初,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动员支持一批高校创作排演以现当代著名科学家和科技界民族英雄为主题的舞台剧,用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讲述一批德学双馨、对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科技界具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大师的动人事迹,成为了当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次大胆创新。

    十年来,主办部门从两部门增加到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等6部门,演出剧目也从第一批的6部扩大到现在的20部。剧目的数量和质量在发生变化,但坚持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经典原创剧目的定位始终未变,用讲故事的方式弘扬科学家精神也从未过时。科学大师剧成为了高校开展“大思政课”的生动蓝本,也是科学、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最好诠释与最佳案例。

    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关键在于故事挖掘。每一名参与科学大师剧创作的师生都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对拟排演的科学家人物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大量阅读传记手稿、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科学家故事,感悟科学家精神。

    按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要求,参与科学大师剧创排的高校师生在对科学家故事进行艺术化加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尊重重大事实的科学性,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摆在首位。天津大学原创话剧《侯德榜》剧组曾先后多次组织动员参演师生赴北京、天津、大连、南京、福建等地,拜访中国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集团公司、永利化工天津碱厂等单位,实地追踪侯老的生平足迹,现场采访侯老亲属后人、秘书等,查阅书籍和历史文献千余份,在整理了10余万字的一手资料后,才据此创作了话剧《侯德榜》的剧本初稿。

    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强国建设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新要求,也是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要求。

    没有科学家精神铸就起科技脊梁,就难以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也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必然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杰出才干、高度文化自信的优秀青年担负时代使命。

    应时代之需,近年来“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广泛动员科技、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业力量,深入挖掘校史资源,不断塑造有思想有故事的科学家原型,以舞台为媒介,不断扩大参与度和覆盖面,使每个科学大师剧目都成为扎根高校、连接青年学生、影响社会公众的有温度的“生命体”。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科学大师剧成为了“演得好、留得下、传得开”的佳作。

    (摘编自共青团中央《擎“科学家精神”之炬书青春中国时代华章》,2023年12月8日)

    材料二:

    科学家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鼓励青少年学习科学、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培养爱国情怀,涵养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品格。当代青少年的价值体系更加开放和多元,面向青少年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理解青少年价值需要,采用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开展引领性科技攻关?如何实现从“追逐者”到“引领者”的转变?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以创新寻求突破。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科学家精神,坚守着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无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8条宝贵经验之一,强调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科学家精神既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信念与追求,也为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开拓创新提供了力量源泉。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他们身上彰显的科学家精神感人至深。学习感悟科学家精神,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新时代人才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柯嘉平《让科学家精神直抵心灵》,2023年2月1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铸就了内涵丰富的科学家精神,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凝聚起了磅礴的力量。 B . 十年来,科学大师剧的主办部门在扩大,剧目的数量在增加,质量在提高,但坚持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定位始终未变。 C . 只有一批批有家国情怀、杰出才干、高度文化自信的优秀青年担负时代使命,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 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涵养科学品格,与鼓励青少年学习科学、勇于探索同样重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初的舞台剧形式,成为了当时的“一次大胆创新”,可见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在当时也是一种富有勇气的改革与突破。 B . “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摆在首位”,既指剧目内容要突出科学家的这种精神,又要求创排剧目的师生应追求这种精神。 C . 《侯德榜》剧组参演师生实地追踪侯老的生平足迹,现场采访侯老亲属后人、秘书等,都表明了创作团队对“科学性”的尊重。 D . 一批科学大师剧成为了“演得好、留得下、传得开”的佳作,可见舞台剧已成为有影响力、有温度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第一段中“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 )
      A .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梁思成),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B .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待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C .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D . “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
    4. (4) “科学家精神”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材料二加以概括。
    5. (5) 如何才能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精神直抵青少年心灵?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①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②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③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④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一九九四年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表明胡同与作者有紧密的生命联系,读者徜徉其间的胡同是作者一个人的胡同。 B . 史铁生借用感性的画面和典型细节来描述事件,以此展示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如借奶奶之口来述说“我”的出生。 C . 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史铁生的胡同生活明朗了起来:“我”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并开始写作和恋爱,去顺应人世的变迁。 D . 生活中的希望支撑着“心魂从轮椅中站起来”,这只是史铁生在痛苦中的幻想和自欺欺人,现实生活的残酷依然使作者无法完全解脱困境。
    2. (2) 对文中画线句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连用“拉住”“挣脱”与“笑闹”“哭喊”两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在离开襁褓时的怨恨,具有象征意味。 B . 句子②,心理感受很细腻,“漫漫”一词非常真切地表现了幼小的“我”在初涉人世时的不耐烦。 C . 句子③,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诗意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D . 句子④,连用两个疑问句,把胡同与命运同构在了一起,表现了史铁生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感慨不公。
    3. (3) 第二段末提到的“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分别指作者对哪些事情的感受?请结合全文概括。
    4. (4) 作者在结尾说“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胡同”和“命运”关系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没而大道微,汉儒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受,侪偶怨怒嫉妬,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久之,通儒渐出,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其长说。及其敝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僻猥碎世又讥之。盖魏晋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颓坏,迄亡天下。然世犹或爱其说辞,不忍废也。自是南北乖分,学术异尚,五百余年。唐一天下,兼采南北之长,定为义疏,明示统贯,而所取或是或非,未有折衷。宋之时,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定说,元明守之,著为功令。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亡,其宋儒论学之效哉!

    (选自姚鼐《赠钱献之序》)

    材料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秦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1. (1)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其A敝也B杂之C以谶纬D乱之E以怪僻F猥碎G世H又讥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指衰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微”词义不同。 B . 折衷,指取正,作为判断事物准则,也可为调节使之适中,此处为前者义。 C . “至于泰安”中的“于”与《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的“于”用法意义相同。 D . 五鼓,指五更。古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间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对汉代儒学并非绝对排斥的态度,但认为各家只研究一部经书,不肯互相交流理解,因而就像相互建筑了墙垣,无法贯通。 B . 宋代真儒领会了圣人的要旨,各种经书大致有了确定的解释,元代和明代在继承宋代儒学的基础之上,制定了求取功名的法令。 C . 材料二中“苍山负雪”把山变被动为主动,像巨人一样富有神韵;“明烛天南”描绘出初升日光直射到南面天空的壮观景象。 D . 材料二中“大风扬积雪击面”与泰山道中“迷雾冰滑”照应,写出了气候环境严寒恶劣,姚鼐却依然与友人于日观亭等待日出。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久之,通儒渐出,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其长说。

      ②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 (5) 材料一体现了桐城派文人在“汉宋之争”中的基本态度,即坚定地尊宋。请概括姚鼐极力维护宋儒的原因。
  • 4.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叠山①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

    王奕

    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

    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

    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仍关鲁重轻。

    白骨青山如得所,何消儿女哭清明。

    【注】①谢叠山,名枋得,南宋遗民。元世祖多次召他到元大都为官,均遭拒绝,后强制其北上,他绝食殉国。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垂青”化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意在表明谢枋得长久地受到上苍青睐,希望此次先生北上能坚贞不屈。 B . 颔联中用诸葛亮和屈原作类比,诗人希望谢枋得能像两位先贤一样,保持高洁清白的品质,忠贞不二,千古不朽。 C . 颈联中用秦末鲁地两位儒生不肯仕汉为例,表达了作者对“仕元”的态度,虽无关已亡宋朝的尊严,但影响籍贯郡望的清誉。 D . 送别诗一般表达伤感不舍或美好祝愿的情感,此诗却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沉郁顿挫、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大境界。
    2. (2) 《四库全书》评价此诗“磊落有气”,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是如何体现的。
  • 5.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2. (2)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
    3. (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对天姥山天气和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作了铺垫。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人类起源迄今,古人遗留下来的可见文化遗产分为3类,即A____,可称为古代文化传承的“三驾马车”。考古学研究实物,文字文献研究依托历史学、文字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图纹也有属于自己的释读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我们释读远古—秦汉图纹的核心方法是象数理方法,①即是通过分析复杂图纹的结构及其数量关系,②从而确知部分图纹、符号的含义或象征意义,③为古代图纹的系统性解读固定可靠基础。④秦汉前尤其是远古的图纹制作严谨,⑤内含天文星象历法、易学常数及相关认知,⑥不是装饰品或美术品,⑦更是古代科学文化、思想文化作品,即远古—秦汉图纹绝大多数古代认知体系、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有关。远古—夏商周图纹极其丰富的内涵表达,也是春秋战国—秦汉科技文化以及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它们一脉相承。

    远古—秦汉图纹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及符号体系,其性质类似于文字。B____,它们是古代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产生后,它们继续发挥作用,秦汉后转向为以美术、装饰为主,但文脉未绝。说远古—秦汉图纹蕴含与典藏着中华民族早期智慧一点也不夸张。

    1. (1) 请在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第二段第①至⑦句共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无需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①____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利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关系的意思。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的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②____”,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③____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礼治秩序》,有删改)

    1. (1) 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成语。
    2. (2) 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 休息会,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 . 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D .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3. (3) “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一句中的“这样”具体指代什么?“的确”一词在表述上起到什么作用?
四、作文。
  • 8. (2023高一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联名、跨界、混搭等体现多元融合的社会现象,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有的创造了商业营销的奇迹神话,有的推动了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有的促进了亚文化星火燎原;但也有的打“擦边球”,玩“恶趣味”,被批评抵制。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