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共22题44分)
  • 1.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 草(shuāi) 生(dàn) 遗(hái) 迁(xǐ) B . (yán) 乳(bǔ) 潮(xī) 追(sù) C . 发(méng) 繁(yān) 皱(zhě) 斜(qīng) D . chú) 率(píng) 难(jié)  龟裂(jūn)
  • 2.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归省(xǐng)       晦暗(huì)       烧灼(zhuó)      戛然而止(gā) B . 瞋视(zhēn) 羁绊(jī) 惬意(qiè) 参差不齐(ci) C . 挣脱(zhèng)     撺掇(cuān)      糜子(méi)       蓦然(mò) D . 亢奋(kàng) 战栗(zhàn) 恬静(tián) 浑身解数(jiě)
  • 3.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怠慢      缥渺      蓦然      大彻大悟 B . 眼眶      思慕      斡旋      熙熙然 C . 晦暗      瞳仁      怅罔      暖融融 D . 弥散      燎原      争忪      叹为观止
  • 4.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在攀爬老山界的过程中, 语文老师对沿途美景进行了记录。请你选出下列对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 )

    老山界处于“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之一的越城岭。苍崖陡峭, 森林中古树参天, 其上有葛藤攀缘, 构成密不透风的绿色城堡。红叶、金果熠熠生辉, 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古朴苍劲的树干上, 镌刻的 “红军万岁” 的标语依稀可辨。

    A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碍走泥丸” 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B . “密不透风的绿色城堡”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的高大和葛藤的繁茂。 C . 用部首查字法查 “熠”, 应先查“火”字旁,再查 11 画。 D . 语段中“陡峭” “攀缘” “繁茂” “苍劲” 都是形容词。
  • 5.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小语准备整理模范人物事迹,将其制作成短视频并配文,请你检查下列文案,选出其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 “全国劳动模范”徐辉,从事燃气服务工作以来,严守契(qi)约精神,风雨无阻为用户服务。 B . “云端信使”老杨坚守大山十六载,每天都坚持将投递的物品妥帖(tiè)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C .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责(zé)。 D . 黄旭华隐身30年,只为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核潜艇,鞠躬尽萃(cu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 6.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 .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公安干警也要将逍遥海外的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B . 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 , 唏嘘不已。 C . 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 生生不息。 D .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 7.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夏天的气候风云变幻 , 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突然又风雨大作了。 B . 青岛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夏天一到,游客就会接踵而至 C . 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 D . 再平凡的工作,我们都不能漫不经心地应付,而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
  • 8.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小琪想在开场白中融入一些展现先辈精神的句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革命先辈们在维护祖国和平的过程中, 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雜事迹。 B . 先辈们伟大成就的背后, 是皆知的汗水与努力, 他们值得我们敬仰。 C . 希望有一天, 你们可以勇敢地站出来,慨淋漓地抒发自己的决心和壮志。 D . 希望大家可以学习科研工作者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学习上不断奋进。
  • 9.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 .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 . 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 . 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 10.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对语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放眼广袤的非洲大地,从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到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蒙内铁路……②在真实亲诚理念引领下,中非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从“鲁班工坊”中职业技能的培训交流,到“光明行"“爱心行”等义诊活动助力提升非洲人民健康福祉…③一幅中非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前行的动人画卷徐徐铺展。④对待非洲朋友,中国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中国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关系,中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中国讲一个“诚”字。⑤中国以行践言、一诺千金。

    A . 语段中“放眼”“共建”“引领”“丰硕”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 第②句中加点词“在"“从”“到”都是连词。 C . 第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非人民关系的友好亲密。 D . 第④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中国对待非洲的真诚。
  • 11. (2024九上·揭东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 .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 .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 12.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这一时期科学探索的相关资料,下面内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56 年,在“向科学进军”、“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初步建立了科技体系。 B .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践行一生的誓言,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C . 在氢弹爆炸成功的同时,中国政府重申,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D . 为响应“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程。
  • 13.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③④ D.④②①③⑤

  • 14.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 B . 这感人的事迹真是值得可歌可泣,让人难以忘怀。 C . 学习制作风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无兴趣。 D . 我们不能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 15.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②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③苏东坡有诗“雁字一行书绛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④ 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故有雁阵之称。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③②①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①④③
  • 16.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C .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 . 近段时间,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 17.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__________。读忠烈传,宜_________。读奸佞传,宜____________。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__________。

    ① 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 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 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 吹笙鼓瑟以扬芳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④③① D . ①③④②
  • 18.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中考新考法·引用教材图片)小玉将课本上诗歌的配图——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登飞来峰》打印出来,同学们据此进行了赏析和讨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错落有致,轻重混搭,上下贯穿。 B . 用笔简省,以圆转代替方折。 C . 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D . 字形方整,横平竖直,点画完整,结构合理。
  • 19.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请帮小江找出他们整理好的卡片中出错的一项(  )
    A .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B .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C . 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眉州眉山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他与唐代韩愈、刘禹锡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D .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
  • 20.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小瞻所在的小组要搜集“诚信名言录”,请帮他从以下名言中删去与诚信无关的一项(  ) 
    A .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从》) B .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C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D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 21.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 . 我国的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初春、仲春和暮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初春景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是暮春景象。 D . 《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四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 22.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下列关于新闻的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特写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消息则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 消息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 . 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D .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
二、阅读
  • 23.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梁晓声

    ①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城市里总能见到这样一类游走匠人——他们背着一个简陋 的木架街行巷现。他们一边走一边招徕生意:"镶——窗户!镶——镜框!镶相框!"他 们被叫作玻璃匠。 

    ②玻璃匠们非常爱惜他们的玻璃刀!玻璃刀之所以能切割玻璃,完全靠那一粒钻 石。 

    ③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说,他的父亲,便是那年代的一名玻璃匠,有一把德国造的玻 璃刀。那把玻璃刀上的钻石,比许多玻璃刀上的钻石都大,约半个芝麻粒儿那么大。 

    ④朋友说他父亲一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他十岁那一年,母亲去世了,从此他 父亲的脾气就更不好了。而他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一发脾气,他 就首先成了出气筒。年纪小小的他,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冷漠。 

    ⑤有一年夏季,他父亲回老家办理他祖父的丧事。父亲临走,指着一个小木匣,语调 ①地说"谁也不许动那里边的东西!"——他知道父亲的话主要是说给他听的。别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也免不了会产生好奇心呀!于是父亲走后的第二天,他打开 了那个小木匣,父亲的玻璃刀果然在里面。 

    ⑥他将玻璃刀拿在手中,好奇心更大了,找了块碎玻璃试着在上边划。然而最后一 次,那把玻璃刀没能从玻璃上划出纹来,仔细一看,刀头上的钻石不见了!他这一惊非 同小可,心里毛了,手也被玻璃割破了。由于恐惧,那一天夜里,他想出了一个卑劣的 办法——第二天他向同学借了一把小镊子,将一小块碎玻璃在石块上仔仔细细捣得粉 碎,夹起半个芝麻粒儿那么小的一个玻璃碴儿,用胶水粘在玻璃刀的刀头上了。看着自 己的杰作,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⑦翌日,父亲一早背着玻璃箱出门挣钱去。才一个多小时后就回来了,脸上阴云密 布。他和他的弟弟妹妹又吓得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父亲并没问玻璃刀的事,只不过仰 躺在床,闷声不响地接连吸烟。下午,父亲依然阴沉着脸,但却语调②地和孩子们说:"镶玻璃这种营生越来越不好干了。我以后不做玻璃匠了,我得另找一种活儿挣钱养活你们……"那一年是 1972 年,他十四岁。 

    ⑧后来,他的父亲做过搬运工,做过仓库看守员,做过公共澡堂的临时搓澡工,甚 至还放弃一个中年男人的自尊,拜师为徒,在公共澡堂里学过修脚……他的父亲不再是 一个靠玻璃匠手艺挣钱的男人了。 

    ⑨朋友和弟弟妹妹们心中一直有一个谜;父亲的暴脾气,不知为什么竟一天天变好 了。父亲不管在外边受了多大委屈和欺辱,回到家里再也没冲他和弟弟妹妹宣泄过。
           ⑩到了我的朋友三十四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因积劳成疾,才六十多岁就患了绝症。 那时,他们父子的感情已变得非常深厚了。一天,趁父亲精神还可以,儿子终于向父亲承认,二十几年前,父亲那一把宝贵的玻璃刀是自己弄坏的,也坦白了自己当时那一种卑劣的做法。 不料他父亲说:"当年我就断定是你小子弄坏的!"儿子惊讶道:"为什么,爹?难 道你从地上找到了……那么小那么小的东西啊,怎么可能呢?" 他的老父亲微微一笑,语调 ③ 地说:"你以为你那种法子高明啊?你以为你爹就那么容易骗呀?我每次给人家割玻璃时,总是习惯用大拇指抹抹刀头。那天,我一 抹,你粘在刀头上的玻璃碴子扎进我大拇指肚里去了。我只得把揣进自己兜里的五角钱 又掏出来退给人家了。我当时那种难堪的样子就别提了。那么些大人孩子围着我看,真是出透了洋相。" 儿子低声又问:"那你,当年怎么没暴打我一顿?"他那老父亲注视着他,目光一 时变得极为温柔,语调④地说:"当年,我是那么想来着。可走着走着,似乎有谁在我耳边对我说,你这个当爹的男人啊,你怪谁呢?你的儿子弄坏了你的东西不敢对你 说,还不是因为你平日对他太凶吗?你如果平日使他感到你是最可亲可爱的一个人,他 至于那么做吗?你儿子的做法,是怕你怕的呀!我走着走着,就流泪了。那一天,是我当父亲以来第一次知道心疼孩子。以前呢,我的心都被穷日子累糙了,顾不上关怀自己 的孩子们……" "那,爹,你也不是因为镶玻璃的活儿不好干了才……"我的朋友,一个三十四岁 的儿子,伏在他老父亲身上,无声地哭了。几天后,父亲在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守护 之下,安详而逝。朋友对我讲述完,我和他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长久无话。

    (选自《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有删改) 

    1. (1) 班级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排练,演父亲的同学在揣摩父亲说话语气方面有错误。作为编剧请你把不正确的一项指出来,并给演员讲解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
      文本情节语气词
      父亲临走,指着一个小木匣,语调①          地说:“谁也不许动那里边的东西!”严厉
       
      下午,父亲依然阴沉着脸,但却语调②           地和孩子们说:“镶玻璃这种营生越来越不好干了……”平静
       
      他的老父亲微微一笑,语调③           地说:“你以为你那种法子高明啊?你以为你爹就那么容易骗呀……”轻蔑
       
      他那老父亲注视着他,目光一时变得极为温柔,
      语调④          地说:“当年,我是那么想来着……”


      缓慢

       

    2. (2) 文章的标题是“玻璃匠和他的儿子”,编剧想把它改为“父与子”?你觉得是否可 以,请阐述理由。
    3. (3) 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情节设下埋伏的内容。“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成前伏后 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前文埋伏笔的情节以及后 文对前文内容相呼应的情节。
    4. (4)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链接材料,分析两位父亲的相同点。

      【链接材料】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选自朱自清《背影》)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 24.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有人形容,人生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打开的是惊喜还是失落。盲盒受到青少年消费者的追捧。班级围绕“盲盒”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河南博物院的一款文创盲盒让网友直呼“盲盒玩出考古的快乐”——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被藏进土中,消费者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扫去浮沉,才能看到神秘“文物”的全貌。

    ——《光明日报》

    【材料二】盲盒对未成年人的“诱惑”更深。不可预见性让人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为了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非理性重复购买;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

    ——《人民网》

    【材料三】商品可以盲盒,底线不能突破。既让“盲盒+”的跨界营销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是打开盲盒的正确方式。

    ——《人民网》

    1. (1) 结合材料内容,你认为下列对于盲盒的观点哪个正确?( )
      A . “盲盒”是一种消费陷阱,应杜绝。 B . “盲盒”可以缓解生活的压力,不必加以限制。 C . “盲盒”虽有趣,也应理性入手。 D . “盲盒”让未成年人感觉新鲜刺激,成年人对盲盒不感兴趣。
    2. (2) 结合材料一,分析河南博物院文创盲盒受到好评的原因
    3. (3) 小明偷偷给你传来了一张纸条,请你给他写一段回复。

      太开心啦!和你分享一个好消息,经过三个周末的努力,我终于开出了朝思暮想的隐藏款,集齐那套限量版盲盒,花了我3000多元的压岁钱呢。下周末我一定开新盲盒,冲冲冲!!!

    4. (4) 盲盒因“盲”走红,但盲盒经济不能“盲”。【材料三】提到“商品可以盲盒,底线不能突破”。请从商家、消费者角度分别谈谈如何守住盲盒底线。
  • 25. (2024八下·宁江开学考)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①题目: 这就是爱的味道 

    作文②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条,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路遥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魏源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 500 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⑥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