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历...

更新时间:2024-07-09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黑)
  • 1. (2022八上·茂南期末) 据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三处海关记载,1833年-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清政府(    )
    A . 断绝海外贸易 B . 大量发行银元 C . 扶持自然经济 D . 查禁鸦片走私
  • 2.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新增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如下图所示),通过这一条约,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 . 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B . 割占台湾全岛 C . 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 . 各国派兵驻守
  • 3. 下图是八年级同学课后总结的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北伐西征

    1856年,天京事变

    1864年,天京陷落

    A . 爆发原因 B . 兴衰过程 C . 主要特点 D . 深远影响
  • 4. “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这个评价是因为左宗棠(   )
    A . 三元里抗英 B . 掀起洋务运动 C . 收复新疆 D . 抗击洋枪队
  • 5. 美国《世界报》记者克里尔曼的报道:“几乎当时在旅顺的所有中国人都被残杀了,屠杀暴行持续了一天又一天……。”该记者报道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强调:“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严复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主持《国闻报》。这表明两人都主张(   )
    A . 以夷制夷 B . 变法图强 C . 推翻帝制 D . 民主共和
  • 7. 认识历史离不开史料、实物、文献、历史遗迹等多种史料的比对与互证。下列材料和照片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随意杀人、无故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亦为增加居民痛苦之原因。

    ——【德】《瓦德西拳乱笔记》

       1900年美军抢劫白银

    A . 英国侵略中国的行径 B . 美、俄两国趁火打劫 C . 八国联军的野蛮掠夺 D . 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
  • 8. (2022八上·深圳期中) 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B . 中国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C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D .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 9.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民擎起民主共和。”材料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
    A . 1898年 B . 1900年 C . 1911年 D . 1919年
  • 10. 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A . 临时约法颁布 B . 国民政府垮台 C . 南京获得解放 D . 中华民国成立
  • 11. 1917年《申报》发表的评论:“今日之时局,恰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相斗,滨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评论反映的是(   )
    A . 宋教仁遇刺身亡 B .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 宣统帝下诏退位 D . 大军阀混战不休
  • 12. “文学之文,用典(典故)已为下乘;若普通应用之文,尤须老老实实讲话,务期老妪能解。”材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13.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这些青年们喊出的口号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 “民主”“科学”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14. 下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是( )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表                                     

    时间

    部分活动

    1922年1月

    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9月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

    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6年10月

    领导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

    A . 领导学生运动 B . 组织农民起义 C . 开展土地革命 D . 领导工人运动
  • 15.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体现的共同之处是(   )

    A . 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B .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16. 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革命却失败了。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政权代表的利益是(   )
    A . 地主阶级 B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C . 资产阶级 D . 官僚资产阶级
  • 17.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据此推断,1928年革命者们汇聚在(   )
    A . 南昌 B . 井冈山 C . 瑞金 D . 会宁
  • 18. 位于广西兴安县的湘江战役纪念馆再现了湘江战役的历史画卷,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铸就了伟大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铸就的精神指的是(   )
    A . 五四精神 B . 红船精神 C . 长征精神 D . 抗战精神
  • 19. 下图是1935年12月9日,数千名北平学生被反动军警镇压情景。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 . 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B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C . 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 . 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 20. 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留守四行仓库,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材料记载的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太原会战 C . 徐州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2分,22题10分,23题13分,共35分)
  • 21. 城市是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近代百年中国屈辱、抗争、探索的沧桑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历史风云。近代史上的北京曾饱受列强欺凌,三次沦陷:北京人民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图1  北京第一次沦陷                图2  北京第二次沦陷               图3 北京第三次沦陷

             1860年10月15日                           1900年8月14日                      1937年7月29日

              被联军炮轰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日本侵略军欢呼占领北平

    材料二  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与苦难的城市。有人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中国历史》

    材料三  百年中国看上海。因为这里最早成为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外商企业最早进入,也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上海还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产生与传播的中心,也是革命风暴的中心。上海的历程,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嬗变的缩影。

    ——纪录片《大上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①图1中的“联军”指的是

      ②图2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③图3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是

    2. (2) 请你分别写出在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三十年代,南京遭到列强侵略的罪行各一例。铭记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悟?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分别举例并加以说明上海是中国“先进思想产生与传播的中心,也是革命风暴的中心”。
    4. (4)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面临怎样的时代任务?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光明道路作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重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编自《百年中国》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编自索尔斯伯里(美)《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严重的挫折”直接跟哪次起义有关?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2. (2) 材料二中的“分水岭”是指什么会议?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分水岭彻底改变了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理解。(注意史论结合。)
    4. (4) 中国共产党的上述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 23. 回望在中国近代史上,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八年级同学们围绕“国共两党关系”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进来。

    【兄弟携手】

    材料一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敌入侵】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自《内战百科》

    【同仇敌忾】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 (1) 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主要的两项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国共两党关系发生的变化以及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一例。
    4. (4)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国共两党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