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巴音布鲁克草原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②洞庭湖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③绿苓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④临江公园中的全部菊花⑤白马湖中的全部生物 ⑥一块棉田中所有幼年、有翅和无翅的成熟棉蚜
A . ⑥⑤②
B . ③④⑥
C . ⑤④③
D . ③⑤⑥
-
A . 高效性
B . 专一性
C . 多样性
D . 作用条件较温和
-
A .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都是糖类
B .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 .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是还原性糖
D . 葡萄糖、核糖等单糖都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
A .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①③⑤
B . ⑤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提供抗体合成的场所
C . 有①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植物细胞中不一定含有③
D . ④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
A . 该细胞正在发生失水,图中的③紫色加深
B . 图中的①具有全透性,②③④构成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 . 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图示过程有关
D . 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可能会失去活性
-
A . 若甲中的m是T,则甲一定是乙的组成单位
B . HIV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6种水解产物
C . 人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甲的种类是8种
D . 小麦根尖细胞遗传物质中,含4种甲中的m、2种a
-
A . 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
B . 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PH
C . 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不一定增加
D . 过程③中ATP 的合成与吸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
8.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下图为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的过程,图中黑色圆圈和白色圆圈分别表示小鼠、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结构特点
B . 动物细胞膜除膜蛋白外,其组成成分还包括磷脂、胆固醇和少量糖类
C . 通常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D . 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可以运动
-
A . 蓝细菌单个细胞的直径比其他细菌大
B . 蓝细菌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C . 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都属于蓝细菌
D . 区分艾滋病病毒、蓝细菌的依据为是否含有细胞结构
-
A . 核孔数量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大
B .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功能更复杂
C .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头部,利于游动
D . 唾液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不断接受和分泌囊泡,利于膜成分的更新
-
11.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时使用了 NH
4NO3.KNO
3. CaCl
2 • 2H
2O.MgSO
4 • 7H
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 一种必需的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 . Ca(NO3)2
B . KCl
C . KH2PO4
D . K2SO4
-
A . 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只有②不同
B . 与某个具体的②相连的③都有5种类型
C . DNA分子中的②可与1〜2个①相连
D . 组成②和③的元素相同
-
A .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 .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生物
D .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虫
-
A . 水分子在根细胞的细胞液与土壤溶液之间的运动是单向的
B . 利用台盼蓝染色剂判断细胞的死活时,活细胞会被染液染成蓝色
C . 当动物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的时候,细胞会吸水膨胀
D . 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与烧杯内溶液浓度相等
-
A . c点时两者的总光合速率相等,有机物积累速率也相等
B . 在b1点时,①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能产生ATP与NADH
C . 在b2点时,②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不相等
D . 若适当提高环境中CO2浓度,图中b1和b2均会向右偏移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有的可能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可能有多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
-
A .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②③⑤组合
B .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 .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则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17.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 含信号序列,而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也不含信号序列。某科研小 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与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正常情况下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没有信号序列则不能进入内质网
B . 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有特异性
C . 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发挥生物功能不是必需的
D . 内质网蛋白都需要通过囊泡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
A . 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 . 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2、5
C . 图中含有RNA的结构只有3、5、6
D . 此图若表示蛔虫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只有1、2、5
-
A . 该化合物属于三肽
B . 该化合物含有3个羧基
C . 该化合物由4种氨基酸组成
D . 在生成该化合物时,产生了3个水分子
-
20.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一S—S—是将 2条肽链连接起来的二硫键(由2个一SH形成,即一SH+—SHT 一S—S—+2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 .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C .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羧基
D . 合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64
三、非选择题
-
-
(1)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竣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 (―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作。
-
(2)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
-
(3)
对细胞膜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
-
(4)
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 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 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5)
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 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
-
-
(1)
图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填序号),判断的依据是。
-
(2)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填序号),因此它们是一类营生活的生物。
-
(3)
图①~⑤都具有相似的,且都以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图⑥生物的化学组成有 。
-
(4)
图中无染色体的细胞生物是图(填序号),该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中。
-
23.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蓖麻种子的胚乳呈白色,脂肪含量占种子总质量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均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据甲图分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形成和,并转化为作为胚生长和呼吸作用消耗的能源物质。细胞中催化脂肪水解的酶(含有S元素)的化学本质可能是(填“糖类”或“脂肪”或“蛋白质”)。
-
(2)
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的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
(3)
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有形成。
-
(4)
为了观察蓖麻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进行染色,染色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填使用目的)。
-
-
-
-
-
(4)
夏季晴朗的白天12时左右,由于叶片气孔关闭,图中(选填“A”或“B”)过程首先受到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
25.
(2024高一上·涟源期末)
某同学设计了以新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
2O
2溶液为反应底物的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H2O2溶液 | 2 mL | 2 mL | 2 mL | / |
FeCl3溶液 | / | ____ | / | / |
新鲜肝脏研磨液 | / | / | 2滴 | 2滴 |
温度 | 常温 | 常温 | 常温 | 常温 |
实验结果 | 无明显现象 | 气泡稍多而小 | 气泡极多而大 | ____ |
注:FeCl3的质量分数为3.5%,肝脏研磨液的质量分数为20%,已知此浓度下每滴FeCl3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
(1)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填组别),因变量是;B组和C组对比,实验的自变量是,B组中应加入3.5%的FeCl3溶液。
-
(2)
A组和C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C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
若该同学按照上表完成实验后,发现每个组别的实验现象都不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D组出现实验结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