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化”是汉语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与“化”起初是分开的,属于两个彼此独立的概念。

    “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花纹,“物相杂,故曰文”“五色成文而不乱”“文,错画也,象交文”中的“文”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产生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归纳之,“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用,较早见诸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西汉以后,“文”与“化”开始并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词语,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通常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社会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狭义的文化,通常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实际上把文化视为与政治、经济相区别的实体范畴,又称为“小文化”。20世纪80年代,文化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股潮流,文化概念的定义也多样化起来。总之,我们认为,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换言之,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属文化范畴。

    在西方,文化一词系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原义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该术语产生了转义,古罗马著名演说家西赛罗在其“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把文化的转义确切地表达出来了。智慧文化的内容变为主要指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于是,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培育公民具有参加这些活动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等内容渐被纳入文化概念,其内涵由此变得更为丰富。但在黑暗的中世纪,文化概念的含义被神学观念压制,18世纪启蒙时代的理论家们把文化概念逐步从神学体系中解放出来。自18世纪末始,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发生巨变。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

    在纵览各家、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美国著名人类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这一定义广为现代西方学者所接受。

    (摘编自刘生全《文化:不同语境下的理解与阐释》)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汉语中,“文”与“化”开始时彼此独立,与后来的“文化”概念风马牛不相及。 B .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与“质朴”“野蛮”等意思相对。 C . 广义的文化指与人有联系的一切东西,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 D . 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与东方的不同,是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举“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等例子,论证了“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B . 文章第五段将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进行对比,论证了文化概念的多样化特点。 C . 文章第六段引用西赛罗的名言“智慧文化即哲学”,阐述文化一词产生了转义。 D . 文章分别论证了汉语系统、西方语言对“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过程,思路很清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化”在汉语中原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教行迁善是“化”在此基础上后来引申出的意义。 B . 如果把文化看作是与政治、经济相区别的观念形态,那么不应该包括物质创造活动及创造的结果。 C . 在西方,文化的概念曾包括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等。 D .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的定义因抓住了文化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而广为现代西方学者所接受。
  • 2.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2022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火山,连通10座水库,调水至雷州半岛。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490.33公里,总投资614.56亿元。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惠及1800万群众。

    全国各地有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刷新“进度单”。在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批复,这标志着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山东,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第二、三、四、六标段近日同步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开工的11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达476亿元,较2022年同期多6项,新增投资规模252亿元。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透露,新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由三大类构成,包括3项水资源配置工程、5项流域防洪工程和3项灌区工程。

    比如,福建省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是东南水网的重要项目,将为晋江、金门等地构建“双水源、双线路、多调节”的供水保障体系,大幅提升金门供水的水源保障水平;在流域防洪工程方面,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实施后,将改变淮河流域低洼地区涝灾严重局面,改善治理区800多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1000多万亩耕地防洪排涝能力。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大,国家水网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建设国家水网可以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等等。

    (摘编自《水网建设综合效应加快显现》)

    材料二:

    构建主骨架大动脉,加快建设国家水网。

    钻孔、开挖、灌浆……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首个项目——“引江补汉”的建设现场,施工队马不停蹄。“参与大工程,大家劲头足,工程已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建管部工程处施工技术负责人米迪说。

    南水北调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让超1.5亿人直接受益。2023年相关部门将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建设进度,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立项建设,开展西线工程前期论证,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国家水网建设提速扩大投资惠及民生》)

    材料三:

    与国家电网、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等网络相比,国家水网并不只是工程网,它还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但应看到,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一直是我国的基本水情。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这一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需要高质量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体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摘编自《高质量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最终把水调至雷州半岛,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雷州半岛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 . 东南水网的重要项目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主管部门的批复,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工程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C . “引江补汉”是南水北调第二阶段工程的首个项目,由于施工人员干劲十足,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已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D . 要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体系比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重要。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进度加快,第二、三、四、六标段同步开工建设,这意味着有关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B . 2023年新开工了一些水资源配置工程、流域防洪工程和灌区工程,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属于流域防洪工程。 C . 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通水让1.5亿多人直接受益,国家还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立项建设,并且开展西线工程前期论证。 D . 国家水网不同于国家电网、高速铁路网等,它不是工程网,而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的综合体系。
    3. (3)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国家水网?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 3.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文学类文本阅读

    火巴金

    船上只有轻微的鼾声,挂在船篷里的小方灯,突然灭了。我坐起来,推开旁边的小窗,看见一线灰白色的光。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船停在什么地方。我似乎还在梦中,那噩梦重重地压住我的头。一片红色在我的眼前。我把头伸到窗外,窗外静静地横着一江淡青色的水,远远地耸起一座一座墨汁绘就似的山影。我呆呆地望着水面。我的头在水中浮现了。起初是个黑影,后来又是一片亮红色掩盖了它。我擦了擦眼睛,我的头黑黑地映在水上。没有亮,似乎一切都睡熟了。天空显得很低。有几颗星特别明亮。水轻轻地在船底下流过去。我伸了一只手进水里,水是相当地凉。我把这周围望了许久。这些时候,眼前的景物仿佛连动也没有动过一下;只有空气逐渐变凉,只有偶尔亮起一股红光,但是等我定睛去捕捉红光时,我却只看到一堆沉睡的山影。

    我把头伸回舱里,舱内是阴暗的,一阵一阵人的气息扑进鼻孔来。这气味像一只手在搔着我的胸膛。我向窗外吐了一口气,便把小窗关上。忽然我旁边那个朋友大声说起话来:“你看,那样大的火!”我吃惊地看那个朋友,我看不见什么。朋友仍然沉睡着,刚才动过一下,似乎在翻身,这时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舱内是阴暗世界,没有亮,没有火。但是为什么朋友也嚷着“看火”呢?难道他也做了和我同样的梦?我想叫醒他问个明白,我把他的脖子推一下。他只哼一声却翻身向另一面睡了。睡在他旁边的友人不住地发出鼾声,鼾声不高,不急,仿佛睡得很好。

    我觉得眼睛不舒服,眼皮似乎变重了,老是睁着眼也有点吃力,便向舱板倒下,打算阖眼睡去。我刚闭上眼睛,忽然听见那个朋友嚷出一个字:“火!”我又吃一惊,屏住气息再往下听。他的嘴却又闭紧了。

    我动着放在枕上的头向舱内各处细看,我的眼睛渐渐地和黑暗熟习了。我看出了几个影子,也分辨出铺盖和线毯的颜色。船尾悬挂的篮子在半空中随着船身微微晃动,仿佛一个穿白衣的人在那里窥探。舱里闷得很。鼾声渐渐地增高,被船篷罩住,冲不出去。好像全堆在舱里,把整个舱都塞满了,它们带着难闻的气味向着我压下,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无法闭眼,也不能使自己的心安静。我要挣扎。我开始翻动身子,我不住地向左右翻身。没有用。我感到更难堪的窒息。

    于是耳边又响起那个同样的声音“火”!我的眼前又亮起一片红光。那个朋友睡得沉沉的,并没有张嘴。这是我自己的声音。梦里的火光还在追逼我。我受不了。我马上推开被,逃到舱外去。

    舱外睡着一个伙计,他似乎落在安静的睡眠中,我的脚声并不曾踏破他的梦。船浮在平静的水面上,水青白地发着微光,四周都是淡墨色的山,像屏风一般护着这一江水和两三只睡着的木船。

    我靠了舱门站着。江水碰着船底,一直在低声私语。一阵一阵的风迎面吹过,船篷也轻轻地叫起来。我觉得呼吸畅快一点。但是跟着鼾声从舱里又送出来一个“火”字。

    我打了一个冷噤,这又是我自己的声音,我自己梦中的“火”!

    四年了,它追逼我四年了!

    四年前上海沦陷的那一天,我曾经隔着河望过对岸的火景,我像在看燃烧的罗马城。房屋成了灰烬,生命遭受摧残,土地遭着蹂躏。在我的眼前沸腾着一片火海,我从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火,火烧毁了一切:生命,心血,财富和希望。但这和我并不是漠不相关的。燃烧着的土地是我居住的地方;受难的人们是我的同胞,我的弟兄;被摧毁的是我的希望,我的理想。这一个民族的理想正受着煎熬。我望着漫天的红光,我觉得有一把刀割着我的心,我想起一位西方哲人的名言:“这样的几分钟会激起十年的憎恨,一生的复仇。”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发誓:我们有一天一定要昂着头回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在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我离开河岸时,一面在吞眼泪,我仿佛看见了火中新生的凤凰。

    四年了。今晚在从阳朔回来的木船上我又做了那可怕的火的梦,在平静的江上重见了四年前上海的火景。四年来我没有一个时候忘记过那样的一天,也没有一个时候不想到昂头回来的日子。难道胜利的日子逼近了么?或者是我的热情开始消退,需要烈火来帮助它燃烧?朋友睡梦里念出的“火”字对我是一个警告,还是一个预言?……

    我惶恐地回头看舱内,朋友们都在酣睡中,没有人给我一个答复。我刚把头掉转,忽然瞥见一个亮影子从我的头上飞过,向着前面那座马鞍似的山头飞走了。这正是火中的凤凰:

    我的眼光追随着我脑中的幻影。我想着,我想到我们的苦难中的土地和人民,我不觉含着眼泪笑了。在这一瞬间似乎全个江,全个天空,和那无数的山头都亮起来了。

    1941年9月22日从阳朔回来,在桂林写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的环境中,江水是黑黑的、冰凉的,山色是“墨汁绘就似的”,这为全文奠定了压抑的情感基调。 B . 朋友熟睡和“我”难以入眠形成对比,意在表明“我”被战火阴影笼罩,内心受着煎熬,朋友却没有。 C . 文章插叙了四年前上海沦陷时的战火,交代了作者内心压抑痛苦的原因,表达出了渴望和平的主题。 D . “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象征了我们想要战胜敌人,重新建设家园,与后文的“火凤凰”相呼应。
    2. (2) 文章的标题叫“火”,请简要概括文中的“火”的含义。
    3. (3) 巴金说“我写这部小说不仅想宣泄我的悲愤,并且想鼓励别人的勇气”,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教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臣闻之,唇揭者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尚靳归书报韩王,韩王遣张翠。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茂曰:“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曰:“韩未急也。”甘茂曰:“王知也,韩之急缓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与楚矣,臣安敢来?”

    甘笈言秦王曰:“公仲①柄得秦师,故敢捍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是无韩也。公仲抑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下师于崤以救韩。

    (选自《战国策·韩二》,有删改)

    材料二:

    楚国雍氏,韩求救于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窃为公患之。司马庚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遇于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公仲恐,曰:“然则奈何?”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公之所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也。”于是楚解雍氏围。

    (选自《史记·韩世家第十五》,有删改)

    [注]①公仲:当时任韩国相国。②张仪之故智:昔楚威王伐魏,张仪向秦献计,若援楚攻魏,魏败必导致楚、魏、韩的联盟,秦反受孤立;不如只出兵声援魏,让魏、楚大战,秦从中得利。.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令使者A求救B于秦C冠盖D相望也E秦师不下F韩G又令H尚靳使秦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通“智”,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中的“知”意思相同。 B . “则伐秦之形成矣”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形”意思不同。 C . 殆,大概。与“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中的“殆”意思相同。 D . “窃为公患之”中的“患”与成语“人满为患”中的“患”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宣太后认为,韩国的使者来了那么多,只有尚先生的话说得有道理,秦国解救韩国的危难要耗费巨大,自己要得到一些好处。 B . 虽然尚靳站在秦国立场上陈述理由,但秦国仍没有出兵,韩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面对秦国甘茂的问话,张翠表现得很镇定。 C . 针对是否援救韩国这一问题,甘茂向秦王分析不去救援的后果,让秦王自己权衡利弊,最后说服了秦王,秦王派兵去援救韩国。 D . 公孙昧不仅将秦王的做法全部告诉了韩国相国公仲,还献计于公仲,但公仲认为公孙昧是秦王派来的,最终还是没有相信他。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臣闻之,唇揭者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

      ②司马庚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遇于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

  • 5.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注]①乐天,白居易字乐天。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在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前,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元稹去世后葬于咸阳。③阿卫,元稹的小儿子。韩郎,元稹的女婿。④夜台,指坟墓,也用来指代阴间。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稹在夜里忽然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他非常吃惊,不顾病体,蓦然从床上坐起。 B . 元诗语言简练,通过“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等凄凉的景象来抒发心情。 C . 白居易做梦与元稹同游,早晨醒来泪流满巾。元稹在漳浦多次生病,现已去世多年。 D . 白诗颈联说泥土侵蚀着元稹的身体,而诗人自己顶着满头白发也只暂时居住在人间。
    2. (2) 这两首诗体现了元稹与白居易的“惺惺相惜,情谊深厚”,请简要分析。
  • 6.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韩愈《师说》中的“”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
    2. (2)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 (3) 《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继承并发展了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Ⅰ

    ①钱塘江大潮按一定的周期发现,②这是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的结果。③农历的每月都有一些日子,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方向一致,④强大的引力吸引海水而形成大潮。⑤钱塘江下游河道宽且浅,⑥江中的沙洲被称为“中沙”。⑦特别是在澉浦浅滩及海宁尖山河段常有“中沙”,⑧大潮的潮头遇到“中沙”,截成东潮和南潮两股潮。⑨这两股潮头在绕过“中沙”后相互碰撞,⑩形成诡异多端、非常壮观的交叉潮。

    秋季的钱塘江大潮较为壮观,但并非____。实际上,农历的每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观潮,全年约有120个观潮日。不过,____,要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此时,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8.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希望多打粮食,天一旱,庄稼的成长就受到威胁。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也焦急。北方的春天,十年九早。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在梦中常常看到蒙蒙细雨。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或方正或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花。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冬眠中被唤醒的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正积蓄力量向水面进发。

    1. (1) 下列句子中的“在”与文中加点的“在”,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张大爷远离家乡,来到千里外的城市打工,他在努力赚钱。 B . 他在电脑桌上放了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开花的时候很漂亮。 C . 我找了好半天,一直都没有看见猫的踪影,原来猫在阳台。 D . 我和老王说着话,一转眼他不见了,原来老王在找他的朋友。
    2. (2) 请结合文段简要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冬眠的荷花被扰动了,开始向水面生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 9. (2023高三上·西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功勋卓著、成就非凡,然而他的天资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比较笨拙。在他小时候的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潜伏在他书房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后进屋偷东西的贼人。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他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材料二: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