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

更新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4八下·从江月考)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有专家提出“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计划沿青藏高原边缘调水入疆。如图为“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①—②线大致是我国( )
      A .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高原、山地与平原、丘陵的分界线
    2. (2) 下列关于“红旗河”调水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取水地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B . 目的地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C . 取水地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D . 目的地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 2. (2024八下·从江月考) 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 )
    A .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3. (2024八下·从江月考) 读“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1. (1) 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 . 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 .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 . 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耕地以旱地为主
    2. (2) 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 . 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 . 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 . 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3. (3) 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 )
      A .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 .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 .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 .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 4. (2024八下·从江月考) 近些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下层水产养殖、上层光伏发电。下图示意“渔光互补”景观。据此回答问题:

    1. (1) 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强土壤肥力 B . 扩大耕地面积 C . 优化能源结构 D . 美化生活环境
    2. (2)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适宜发展“渔光互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太阳辐射强 B . 水域面积广 C . 耕地面积大 D . 技术水平高
  • 5. (2024八下·从江月考)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均地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 . 北方地区的人口少于南方地区 C . 著名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D .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于北方地区
  • 6. (2024八下·从江月考) “七彩云南”寓意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下面为元阳某处梯田景观图(图1)、西双版纳竹楼照片(图2)和云南省简图(图3)。读图,回答问题:

    1. (1) 下列关于元阳梯田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条件适合大型农业机械耕作 B . 年均温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均匀,利于水稻生长 D . 海拔过高,适合种植耐寒作物
    2. (2) 西双版纳传统民居( )
      A . 以竹木材料为主,取材方便,因地制宜 B . 单层结构,厚重低矮,利于保温 C . 屋顶平缓,可以晾晒粮食 D . 门窗少且小,能有效防风
  • 7. (2024八下·从江月考)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你题:

    1. (1) 导致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温 C . 降水 D . 土壤
    2. (2) 我国改造沙漠面积最大的地理区域是( )
      A . 北方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
  • 8. (2024八下·从江月考)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除去不能食用部分,以“净菜”的形式大量运到2 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回答问题:

    甘肃年降水量分布图

    1. (1) 图中①地属于( )
      A . 半湿润区 B . 半干旱区 C . 干旱区 D . 湿润区
    2. (2) 关于祁连山脉及其附近地区地理事物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 以南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B . 祁连山脉是我国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分界线 C . 祁连山脉是我国高原气候区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以北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3. (3) 5~10月,祁连山区大量“高原夏菜”调入杭州、上海等地,以下描述与该现象不符的是( )
      A . “净菜”进城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垃圾 B . 祁连山区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优良 C . 交通运输的发展为“高原夏菜”入城提供保障 D . 祁连山区适合冷凉蔬菜生长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富
  • 9. (2024八下·从江月考) 青藏地区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 夏季凉爽,冬季严寒 B .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C .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D . 生长期短
  • 10. (2024八下·从江月考)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盗采矿产、过度放牧、滥挖虫草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4%、27%和13%,“中华水塔”水源“告急”。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三江源地区位于(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造成“中华水塔”水源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B . 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C . 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 . 气候干旱,降水逐年减少
    3. (3) 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①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 ②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④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 11. (2024八下·从江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

    材料二 我国三大自然区和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

    三大自然区分布

    四大地理区域分布

    1. (1)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A . 气候、地形 B . 气候、水文 C . 土壤、植被 D . 植被、自然带
    2. (2)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南北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南大北小 B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自然区中最微弱的 C . 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至今未通铁路 D . 青藏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3. (3)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甲、乙(填名称),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①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4. (4) 丙区域从东往西,植被依次如何变化?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 12. (2024八下·从江月考)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东部地区的整体性表现在其气候都具有的特点;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又体现出东部地区内南北方差异显著,该线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
    2. (2) 下列对东部主要地形区农业生产的描述,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____。
      A . 东北平原种植油菜、甘蔗 B . 华北平原种植小麦、棉花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水田农业 D . 东南丘陵山区发展林业
    3. (3)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目前实施的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4. (4) 铁路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图中铁路线是线。
    5. (5) 东部地区工业发达,集中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我国工业有分布的特点。
  • 13. (2024八下·从江月考) 读“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21年6月30日,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的京新高速公路(G7)正式通车。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从北京出发,沿京新高速公路到乌鲁木齐开展研学活动。

    1. (1) 兴趣小组沿途会经过的地形区有(至少写出3个)。
    2. (2) 沿途他们品尝到了面食、牛奶、羊肉、瓜果等,由此推测:A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B地区盛产牛奶、羊肉,这与当地农业部门以为主有关。C地区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夏季晴天多,日照,昼夜温差大。
    3. (3) 同学们在B地区可探究当地的传统民居,在C地区可欣赏族的木卡姆艺术。
    4. (4) 简要分析京新高速公路的开通对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的意义。
  • 14. (2024八下·从江月考)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的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 (1)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可遥望①山脉,该山脉是;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可判断河流②是(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 (2) 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填数码);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 (3) 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回答两点)。
    4. (4) 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小麦。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 (5) 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族同胞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6. (6) 在当地特色民居(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