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2分×10=20分)
  • 1.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如图,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艾承其影”的“影”指光心 B . 实验中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 . 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 . 冰削圆后,形状类似于近视镜片
  • 2. (2024九下·龙岗月考) 根据如图,判断虚线框内放的透镜是( )

    A .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 .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 . 甲、乙都为凸透镜 D . 甲、乙都为凹透镜
  • 3. (2024九下·龙岗月考)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 4.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如图是某城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 可以用体温计测量出当天的气温 C . 雪的形成过程中水蒸气会放出热量 D . 降落后,雪化成水是一种液化现象
  • 5. (2024九下·西安模拟) 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

    ①将沸点为-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液氮瞬间消失不见;

    ②冰激凌盒中的牛奶瞬间制成冰激凌;

    ③分子冰激凌周围“白雾缭绕”;

    ④吃到嘴里的冰激凌解暑降温。

    对这四个物态变化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

    A . ①的形成过程属于升华现象 B . ②的形成过程与霜的形成过程一致 C . ③中看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D . ④中冰激凌解暑降温利用了熔化吸热原理
  • 6. (2024九下·龙岗月考) 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4九下·龙岗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 .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大,密度不变
  • 8.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积为 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B .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质量大 C . 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D . 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 9.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 . 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3 C . 如果按照甲、乙、丙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 . 如果按照丙、乙、甲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 10.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赵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哪两个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D .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二、作图题(2分+2分=4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 13.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如图中,凸透镜的焦距 , 此时光屏上的像比较模糊。

    1. (1)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欣然同学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得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2. (2) 不改变图中器材的位置,明轩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枚合适的(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光屏上也能出现清晰的像。
  • 14.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婷婷同学把分别装有固体a或b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甲。固体a、b的熔化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1. (1) 固体a熔化过程中(图乙中BC段),继续吸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 (2) 在固体熔化的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特点和固体b类似的物质是(填“冰”、“石蜡”、“海波”或“铁”);
    3. (3) 采用甲装置加热试管中固体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4. (4)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为
  • 15. (2024九下·龙岗月考) 物理学伴随在我们居家生活的许多方面。
    1. (1) 小涛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是(填“热水管”或“冷水管”);
    2. (2) 用水壶向热水瓶中注开水时,小涛父母在一旁提醒他:“水快满了。”他的父母是根据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
  • 16.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如图甲,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1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指针位置均为图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为A,电压表的示数为V,R2消耗的电功率为W。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
  • 17.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小华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他应适当将(填“M处向上”或“N处向下”)调整;
    2. (2) 图乙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3. (3) 另外两同学也选用相同的装置做该实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4. (4) 小华在实验中发现了如图A、B的两种情形,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 18. (2024九下·龙岗月考) 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以及其他素材自制了照相机模型和投影仪模型:

    1. (1) 【器材选择】

      ①投影仪模型中投影片A与凸透镜B间距是;(选填“物距”或“像距”)

      ②小组成员要选用合适长度的纸筒来作为照相机模型的外纸筒。现有三种规格的纸筒,其长度分别为 5cm、10cm、20cm,应当选择cm的纸筒;

      ③照相机模型中充当胶片的膜(a位置)应该用以下哪种素材制作

      A.全透明的塑料膜     B. 绘画用的薄宣纸  C.白色不透光卡纸   D.黑色不透光卡纸

      ④实验室有焦距相同、半径不同的两种透镜,想让成像更加亮,应该选择直径更的凸透镜(选填“大”或“小”)制作照相机模型;

    2. (2) 【实验操作】完成模型制作后,小组成员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影像,发现成倒立的像。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 19. (2024九下·龙岗月考) 萌萌同学在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她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 (1) 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③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填序号);

    2. (2) 如图甲,萌萌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操作错误是
    3. (3) 纠正错误后,萌萌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g;又测得鹅卵石的体积是10cm3 , 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kg/m3
    4. (4) 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若萌萌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5分+8分=13分)
  • 20. (2024九下·龙岗月考) 一套同种材料制成的瓷娃娃玩具,由5个一样图案的娃娃组成,已知最小的一个是实心的,其他的则不明确。测得最小的瓷娃娃m1=15g,V1=6cm3;最大的瓷娃娃m2=120g,V2=75cm3
    1. (1) 求制作瓷娃娃的材料的密度;
    2. (2) 计算说明最大的瓷娃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 21. (2024九下·龙岗月考) 某校为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给学生宿舍安装了80台速热式电热水器。该电热水器铭牌标明:加热功率4400W,保温功率100W,水箱容积25L,内部结构如甲图所示。R1、R2是水箱中加热盘内的电热丝,S2为温控开关,当水温升高到时,温控开关S2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同学们为界清楚该电热水器性能,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
    1. (1) 当水温升高到时,温控开关S2自动切换到(选填“a”或“b”)处,电路进入保温状态;
    2. (2) 若每台每天平均保温20h,这80台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每天因保温消耗的电能为多少kW·h?
    3. (3) 求电阻R1的阻值
    4. (4) 善于观察的张林发现,当他们寝室只有热水器工作时,将一箱冷水加热1min,热水器显示屏显示水温由:上升到22℃,同时本寝室的电能表(如图乙)指示灯闪烁了80次,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该电热水器的效率为。已知 , 不考虑电阻随温度变化。

六、综合能力题(6分)
  • 22. (2024九下·龙岗月考)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简易密度测量仪

    物理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台能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为:桶中无液体时,滑片P指向A处;测量时将待测液体加满小桶,滑片P向下移动,待稳定后闭合开关S,就能从已标注相应密度值的电流表刻度盘上读出待测液体密度。

    电源电压U恒为6V,R0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桶容积为1 , 每往小桶内倒入1g液体,滑块会向下移动1cm,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总长为20cm,总阻值为40Ω。(不计摩擦,桶距底座足够高,拉力不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

    1. (1) 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
    2. (2) 电阻丝AB总长为20cm,总阻值为40Ω,则每1cm对应的阻值为Ω;
    3. (3) 在小桶内装满水(),待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0.2A,则定值电阻R0
    4. (4) 某次测量时,在小桶内装满待测液体,稳定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该待测液体的密度为g/cm3
    5. (5) 在小桶内装满待测液体,能测量的最大液体密度是g/cm3
    6. (6) 同学们发现该密度仪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为此进行了改良,则下列设计中电压表刻度能均匀表示液体密度变化,且密度越大,读数越大的是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