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一模模拟测试...

更新时间:2024-04-18 浏览次数: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 25. (2023·天元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二体现了当时我国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 26. (2023·天元模拟)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企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 (1) 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
    2. (2)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变法结果?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
  • 27. (2023·天元模拟) 道路选择影响深远,战略决策根系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强国之路》

    18世纪中期,美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二: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材料三:1862年9月,林肯说:“但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

    材料四: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材料五: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痛,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材料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模式长期桎梏下,国家发展受阻,1989年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挫折。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及《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英国通过近半个世纪革命,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里的“政治体制”指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促进英国“18世纪中期”到“1850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1787年,美国通过立法选择了联邦共和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体现了联邦共和制的什么原则?
    3. (3) 美国内战初期,面对奴隶制存废问题,林肯选择了废除奴隶制,由此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寻求出路。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选择了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
    5. (5) 面对苏俄困境,列宁作出怎样的决策促使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
    6. (6) 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里的“走自己的道路”指什么?
    7. (7)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国家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认识。
  • 28. (2023·天元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怀着处理战后事宜的计划登上了欧洲大陆,他希望能够主宰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然而,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美国试图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1945年2月,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诞生了。

    --《大国崛起•危局新政》

    材料二 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错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1. (1) 战争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也催生了新的国际组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诞生的两大国际组织的名称。它们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2. (2) 材料中提到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指的是什么?“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发生后,美英苏等国为“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哪些统一行动?
    3. (3)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该材料表达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和对科学的看法,你认为应该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