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卷——阶段检测卷一(中国古代史上册...

更新时间:2024-07-02 浏览次数: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文物可用于研究( )

                                

    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A . 人类的起源演进 B . 远古的神话传说 C . 原始的农耕生活 D . 早期国家的建立
  • 2. 下列图片反映了( )
              
    龙山文化红陶鬶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白陶鬶
    A . 农业生产的同一性 B . 文明存在区域交流 C . 手工业生产标准化 D . 成熟的手工业技艺
  • 3. 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夸父追日”“女娲造人”“神农尝草”等。这些神话与传说( )
    A . 是认识远古社会的一手史料 B . 真实地反映了华夏文明的起源 C . 印证中华文明步入农业社会 D . 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水平
  • 4. 为了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开展了项目化学习,下面是某组同学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其学习主题是( )
    A . 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 . 原始农耕生活 C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 远古时代的传说
  • 5. 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华文明( )

    A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B . 具有继承性 C . 具有多源和共融特征 D . 具有相似性
  • 6. 1978年挖掘的陶寺遗址中,在一处墓地已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近90%是仅能容身、空无一物的小墓,10%左右的墓随葬几件乃至一二十件器物,而不足1%的大墓各有随葬品一二百件。这说明陶寺遗址时期( )
    A . 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 . 社会分化严重 C . 开始定居生活 D . 墓葬文化浓厚
  • 7. 浙江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遗址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夏王朝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安阳殷墟有商王和奴隶主的墓葬区等。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了( )
    A . 早期人类的演进和变化规律 B . 奴隶制国家形成和分封制确立 C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组织能力 D . 阶级社会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
  • 8. 《周代社会辨析》中写道:“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指当时的全中国),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由此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 发展农业 B . 扩张领土 C . 巩固疆土 D . 促进交融
  • 9. 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良渚遗址出土的石犁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A . 农业技术得到发展 B . 社会生活物资丰富 C . 手工技艺领先世界 D . 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 10. 鼎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之一,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不同身份享有的鼎的数量不一。这主要说明了( )
    A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B . 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 C . 礼器反映的等级界限 D . 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
  • 11.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商代杜岭方鼎(河南郑州出土)

     西周大克鼎(陕西扶风出土)


    春秋莲鹤方壶(河南新郑出土)

    A . 冶铁技术的进步 B . 古代科技的演进历程 C . 高超的青铜工艺 D . 手工制造业的辉煌
  •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作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 )
    A . 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 . 开始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C . 确立了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D . 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 13. 鲁国为周公封国,周之最亲莫如鲁。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未葬,王室派人向鲁国“求赙”。公元前717年,周境内发生灾荒,王室向鲁国等国“求籴”。公元前697年,周王室向鲁国“求车”。这反映了当时( )
    A . 分封制崩溃 B . 周王室衰微 C . 井田制瓦解 D . 私学已兴起
  • 14. 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的历史人物是( )
    A . 孔子 B . 墨子 C . 老子 D . 韩非子
  • 15. 孔子由诸子百家之一而被定于一尊,又由一尊而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其思想、理论、学说被奉为万世之至论,不仅支配着民族的认识、思维和社会行为,而且深化浸透到国民的价值信仰、观念意识和风俗习惯之中。材料反映了( )
    A . 孔子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B . 儒家文化所具有的深厚底蕴 C . 老子思想对国家统治的作用 D . 法家思想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 16. 下图是湖南出土的秦代封泥“酉阳丞印”,酉阳丞辅佐酉阳县长官施政,酉阳县时属洞庭郡管辖。“酉阳丞印”封泥见证秦代( )
    A . 边疆经营过程 B . 基层社会管理 C . 区域联系全貌 D . 地方行政制度
  • 17. 据相关史料记载,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期法令严苛、赋敛无度、百姓穷困。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了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举动。这说明( )
    A . 历史结论不断被修正 B . 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 C . 史料越多认知越困难 D . 出土文献更具可信度
  • 18. “(他)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抓住,但他不忘使命,‘持汉节不失’,十多年后历经艰辛终回长安。他的这次出使,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沟通了经过我国新疆地区到达西亚的交通要道……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上述材料中的“他”是( )
    A . 张骞 B . 汉武帝 C . 张仲景 D . 张謇
  • 19. 《汉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区域,“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西汉时这个区域的最高长官是( )
    A . 伊犁将军 B . 北庭都护 C . 安西都护 D . 西域都护
  • 20. 早在2000多年前,通过欧亚陆上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材料意在说明( )
    A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 战争客观促使丝绸之路开辟 C . 汉朝各项科技文化领先世界 D . 丝绸之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 21. 下面是汉画像砖上的盘鼓舞图。盘鼓舞多采用“七盘一鼓”,象征月亮和北斗七星,其舞姿被形容为“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它可以反映汉代( )
    A . 儒家学说的地位 B . 疆域范围的变动 C . 开放的对外政策 D . 社会生活的风貌
  • 22. 秦朝在各郡设立监御史,监察郡内官员;西汉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官吏。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 . 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B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彻底打击了豪强势力 D . 促进南北方经济交流
  • 23. (2024九下·广州模拟)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
    A . 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B . 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C . 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 . 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 24. 汉朝时期,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共同体现了当时( )
    A . 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B . 中外交流的世界视野 C . 天下一家的民族追求 D . 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
  • 25. 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日常书写。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都城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这段话强调了( )
    A . 改进造纸术的原因 B . 造纸工艺的传承 C . 工艺流程的繁琐性 D . 洛阳纸贵的缘由
  • 26. 这本专著分两部分,前者论伤寒诸症,后者论杂病,书中讨论了据以诊断病症的“八纲”,以及有关治疗药方300余种,皆长期为以后的中医所继承。这本“专著”是指( )
    A . 《黄帝内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本草纲目》 D . 《天工开物》
  • 27. 魏晋时期,从蒙古草原迁居山西的匈奴人,为适应山西自然、社会环境,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并发展冶铁、制陶等手工业。据此可知,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
    A . 减轻北方民族偏见 B . 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 . 增加中原文明内涵 D . 缘于游牧经济局限
  • 28. 《齐民要术》收集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领域积累的经验,其中《种谷》篇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 )
    A . 认为要坚持精耕细作传统 B . 反对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C . 懂得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D . 提倡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29题8分,30题12分,31题12分,32题12分,共44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 (1) 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方式写出董仲舒生卒年代。
    2.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董仲舒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晚期牺尊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劳动场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样,新兴地主阶级成长起来。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

    材料二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摘编自《通典·食货》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概括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述“三晋之人”被“诱”到秦国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 31. 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则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

    一法度衡石丈尺。——《史记》

    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余,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1. (1) 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根据材料概述该皇帝的功过。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的执政举措,并概述其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3. (3)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往今来,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曾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各民族之间关系难以割断又错综复杂。中国各民族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越来越多的接触,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尽管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历史上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是各民族间还是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摘编自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