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戊戌变法(1898年) | 调整为 |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戊戌变法(1898年)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
①成立兴中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项目 | 时间 | 数据 | 项目 | 时间 | 数据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百年屈辱的南京]
材料一
[扭转时局的遵义]
材料二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历练。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军事上主张面对敌人以阵地战的方式处处设防,这一决策造成了长征初期党和红军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困境,中共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总结斗争经验,集中全力纠正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开始重新采用灵活的运动战,一路声东击西,党和红军很快重新获得战斗的主动权,最终挽救了中国革命。
——摘编自张树军《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
[革命活动中的上海]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经济之变]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政治之变]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摘引自康有为《救亡决论》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摘编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思想之变]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活之变]
材料四
材料一
材料二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_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
材料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13 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隆重集会,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缅怀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国际友人,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一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材料一: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过去,人们多以甲午战争当中和甲午战争之后各地民众的反抗斗争来描述这种觉醒,其实并不准确。民众的反抗,主要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其中愤激的感情色彩居多……但在社会历史现象中,“觉醒”一词并不归结于愤激,其准确涵义应在于主体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