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①意识活动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②能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特定的主客观因素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认识字谜的前提条件
①诗人能动地反映梅花的特质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②诗人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赋予了梅花精神表征的意象
③诗人发挥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真实再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傲骨
④梅花的特性与人的精神相联结离不开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为响应政策号召,北京、上海等地在全国率先推进“双减”政策。上海市教委于2021年8月25日出台继续加强作业管理、升级课后服务、促进优秀教师流动等多项举措,新学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将推行“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2021年8月31日,北京市举行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会上指出,在规范教学秩序方面,义务教育学校按规定安排教学时间,小学上课时间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众多“90后”“00后”无惧困难、勇挑重担,展现了激荡的青春力量,书写了无悔的青春答卷。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中,有他们英勇无畏、救死扶伤的身影;控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的社区工作者中,有他们不辞辛劳、默默付出的身影;急他人之所急、传运爱与暖的志愿者中,有他们风雨兼程、无私奉献的身影……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弘扬抗疫精神、胸怀梦想、斗志昂扬,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自己未来的美好人生不懈奋斗,这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
有人认为,有了抗疫精神、胸怀梦想就能战胜疫情、创造美好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认识到,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实现目标,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各地生态情况各不相同,需要修复的生态类型也不尽相同,坚持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适合路径。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自然无为”,也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做到“积极有为”。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普高教育再添新景:国家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学校建设投入,显著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与硬件改善同步的,还有师资质量的提升。10多年来,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5%提高到12.4%,增长近1.5倍。各地不断加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学校选修课程、培育学校优势学科,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10多年来,围绕实现科学选才和促进教育公平,普通高中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得到完善。2021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目前,“振兴县中”的努力正陆续落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十四五”县城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