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最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 1.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上山文化发现于浙江浦江,测年距今约 11000~8500 年,首次揭示了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生产生活状况。考古学者在上山遗址发现了 1 粒完整的炭化稻米(如右图),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这表明上山人( )

    ①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周边地区

    ②初步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

    ③能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作

    ④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2.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在中国的治理思想中, 某家思想是以自然、宇宙、社会、万物有序、 演化和无为为核心理念的一 整套完整的华夏原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它是( )
    A . 道家 B . 法家 C . 儒家 D . 墨家
  • 3.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古代的中华文明以农业为主,先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中郑国渠位于下图中的( )

    ①③②④

    A . B . C . D .
  • 4.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皆在防范( )
    A . 犬戎 B . 契丹 C . 突厥 D . 匈奴
  • 5. (2024高一上·鹤山月考) 下表为西汉淄川国诸王世系表, 可以用来说明西汉时期( )

    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诸侯王名

    刘贤

    刘志

    刘建

    刘遗

    刘终古

    刘尚

    刘横

    刘交

    王国领地

    28 县

    28 县

    11 县

    11 县

    7 县

    7 县

    3 县

    3 县

    A . 分封制已经被废除 B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 刺史制度不断完善 D . 郡县制度开始确立
  • 6.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晋初, 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 内外相应。 某次朝贺, 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 时称“王与马, 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A . 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 B . 王氏兄弟已有谋反之心 C . 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 D . 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 7.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 ”,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 一般来说,胡服重 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 可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
    A . 规范统治秩序 B . 发展游牧经济 C . 加速民族交融 D . 缩小南北差距
  • 8.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根据下图信息判断,该人物为( )

    公元 541 年,出生后,身患疾病,散尽家财

    公元 581 年,隐居太白山,采集草药,研读医书, 著成《千金方》 公元 659 年, 被召入帝都,主持编修《唐本草》

    公元 682 年,与世长辞, 享年 142 岁

    A . 孙思邈 B . 华佗 C . 张仲景 D . 李时珍
  • 9.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有学者认为: “科举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和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最具有“永久生命力的 ”的理念是( )
    A . 公平竞争 B . 学而优则仕 C . 分科考试 D . 以德治国
  • 10.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途径,如图所示,该政治制度产生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1.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 “继张班立功异域, 开哥麦探险先河”。 此联称赞的是( )
    A . 利玛窦到东方 B . 玄奘西行天竺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郑和下西洋
  • 12.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雍正以通政司职权太重, 扼中外庶政之要……乃别设奏事处,命内外诸臣, 有机密事,改用折 奏,直达御前。”材料反映的是( )
    A . 奏折制度的形成 B . 枢密院的建立 C . 军机处的设立 D . 文字狱的推行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3. (2024高一上·南宁期中)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下列选 项最能导致商鞅被杀这一结果的是( )
    A . 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 B .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C . 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 .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 14. (2024高一上·鹤山月考) 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 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 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 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 时期( )
    A . 政权更迭日益频繁 B . 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 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 15.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隋炀帝时期, 假设国家要在长安、洛阳等地修建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 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工部 B .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工部 C .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工部 D .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工部
  • 16.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唐初征兵对象主要是授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带粮食和武 器。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唐玄宗改行募兵制,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 备,士兵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 长期服兵役。 据此可知, 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租庸调制全面推广 C . 藩镇割据的出现 D . 均田制遭到破坏
  • 17.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 实行两税法。当时有人评价说: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 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这从侧面反映两税法( )
    A . 转变了征税标准 B . 减轻了农民负担 C . 保障了财政收入 D . 扩大了税收对象
  • 18.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某思想家强调“ 内外合一 ”,将人们求圣致贤的教化之道, 从格物穷理的外烁路径转向致良知的 内修路径。该思想家是( )
    A . 朱熹 B . 李贽 C . 王阳明 D . 黄宗羲
  • 19.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早在北宋建立之前,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以下关于宋辽关 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北宋最终夺回了燕云十六州 B . 双方议和后,宋给辽“岁赐 ” C . 辽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D . 双方依然保持了较长期的和平
  • 20.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图为两宋时期的榷场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榷场主要设置在政权的交界处 

    ②榷场由民间设置并自由进行贸易
    ③榷场位置变化与政局变动有关

    ④榷场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时空意识是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列历史信息的组合按朝代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驷马安车 察举制 推恩令 《神农本草经》

    理学 岁币  三衙分权  《梦溪笔谈》

    鉴真东渡 《职贡图》  长庆会盟  曲辕犁

    刀形币 何尊  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

    A . ④①③②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④②③
  • 22.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时期,如果抛开封建正统政治的视角,或许会看到另外一个创新发明不断、经济繁荣浮华的世俗社会。下列材料可以印证该观点的是( )

    ①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②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③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尤以繁华著称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3.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有学者认为,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来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从思想角度看,明清之际的“新变”表现在(    )
    A . 否定孔孟儒学 B . 提倡工商皆本 C . 主张民本思想 D . 强调社会责任
  • 24.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表是我国部分学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由此可知( )

    学者

    评价

    漆侠

    王安石变法在实现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 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

    顾全芳

    王安石没有着眼于解决冗费、冗官、冗兵的社会问题,而以增加税收来 解决财政困难, 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

     

    赵冬梅

    以逐利为目的的政策倾向,斤斤计较的赏格罚条⋯⋯培养出工具性极其 突出的“新官僚 ”,他们只关心上之所欲,不关心下之所苦,使宋初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状 ”的行政作风一时烟消云散

    A . 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 B .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评价 C . 历史解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D . 学者素养决定史学研究
三、材料题(本部分共三大题,其中 25 题 10 分, 26 题 10 分, 27 题 20 分,共 40 分)
  • 25.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并在因革损益中不断向前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或曰中华主流文化。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人为 的结果。2500 多年前,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 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 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非常注重实 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 因革损益 ”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

    材料二 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在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 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战国诸子中找到原型或雏型。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 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社会与文化动因。结合所学,指出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因革损益”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新出现的两个重要学派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阶级,并分析百 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 26.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江南地区的开发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 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朝的江南经济, 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在 经济中占有首要地位。与汉魏相比,此期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 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单位面积 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 造纸业。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 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 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 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考试中优势明显; 自南宋起, 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 方。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明清时期,苏州、松 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 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27. (2023高一上·杭州期中) 中央集权的强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颁布法令, 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 发行“五铢 钱 ”,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 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 设置 36 处盐官, 分布在 27 个郡;至少设置 48 处铁官,分布在 40 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 则特 准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 派遣大农部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 ”,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 “贱买贵卖 ”。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算缗 ”每值 2000 钱则纳税一算, 即 120 钱,并鼓励 知情者检举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材料三

    图 1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 2 秦朝形势图

     

    图 3 元朝形势图(1330 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汉武帝的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与“ 门下并列于外 ”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是什么机构,并简析北宋 前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3. (3) 能够运用地图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 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从制度因革演变的角度加以 简要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