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4年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21 浏览次数: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梅州模拟)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果榨汁 B . 白糖熔化 C . 葡萄酿酒 D . 丹桂飘香
  • 2. (2024·梅州模拟) 液氮可做制冷剂,它属于(  )
    A . 纯净物 B . 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化合物
  • 3. (2024·梅州模拟)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 C .      加热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 4. (2024·梅州模拟)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胃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5. (2024·雷州模拟)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橘子

    西瓜

    牙膏

    肥皂

    草木灰

    pH

    3~4

    5~6

    8~9

    10

    11

    A . 西瓜汁显酸性 B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 . 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 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 6. (2024·梅州模拟)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牛肉鲜奶 B . 米饭红薯 C . 土豆 D . 苹果
  • 7. (2024·连州模拟) 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铁酸镍(化学式:NiFe2O4)可以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镍(Ni)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4 C . -1 D . -2
  • 8. (2024·梅州模拟) 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尿素 B . 磷矿粉 C . 硝酸钾 D . 氯化钾
  • 9. (2024·梅州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单质 D . 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 10. (2024·连州模拟) 广东地区因气候等原因喜欢饮用凉茶,凉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主要成分是黑芥子甙(Cl0H17NO9S2),可以预防感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黑芥子甙中氢、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7:9:2 B . 1个黑芥子甙中含有39个原子 C . 黑芥子甙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黑芥子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 11. (2024·梅州模拟) 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5

    5

    3

    3

    反应后的质量/g

    1

    2

    m

    20

    A . m=0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D . 丙一定作催化剂
  • 12. (2024·梅州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B . t1℃时,10g丙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60g溶液 C .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 13. (2024·连州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FeCl3、NaOH、NaCl B . BaCl2、Na2CO3、CuCl2 C . BaCl2、NaHCO3、K2SO4 D . NH4Cl、Na2SO4、HNO3
  • 14. (2024九下·湛江期中) 下列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H4和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D

    除去KCl中少量的KClO3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4·梅州模拟)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①:把铁钉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中 B . 图②:20℃时向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 图③:分别向等量同浓度的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铝 D . 图④:向盐酸和CuCl2混合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 16. (2024·梅州模拟)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 (1) 重要文物巨青铜面具,其制作材料属于(选填“有机”、“金属”或“合成”)材料。
    2. (2) 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生锈是铁跟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为了防止铁器生锈,常用的方法是(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3. (3) 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
      A . B . C . D .
  • 17. (2024·梅州模拟) 生命离不开水,水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图1是水电解实验装置,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 (1) 图1反应开始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请写出水的电解化学方程式:;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
    2. (2) 图2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3) 图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将B框补充完整
    4. (4) 查资料:氯气(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的酸根符号为
  • 18. (2024·梅州模拟) 根据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
    2. (2) 若选用装置A制取O2 ,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可用装置C来制取二氧化碳,优点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填“会”或“不会”)对CO2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4. (4) 若用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来制取SO2 ,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硫常用的是E装置,其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 19. (2024·梅州模拟)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破土而出。化学兴趣小组从生活中的铜制品上提取绿色的铜锈,开启“课外考古”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铜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④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盐酸。

    【发现问题】

    小组同学将少量铜锈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探究一: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

    1. (1) 猜想一:黑色固体是C粉;猜想二:黑色固体是CuO;猜想三:黑色固体是
    2. (2) 【设计方案】

      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固体溶解(填“全部”或“部分”),溶液变

      猜想二正确

    3. (3) 探究二:铜锈受热分解还会生成哪些物质。

      【进行实验】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依次连接装置A→B→(选填 “C→D”或“D→C”);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固体由绿色变成色后,停止加热。当观察到无水CuSO4变蓝色,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 当观察到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 则进一步说明铜锈受热分解生成了CO2

    4. (4) 【反思与评价】

      装置A的作用是

    5. (5)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2024·梅州模拟) 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1. (1) Ⅰ.碳排放
      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选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2. (2) Ⅱ.碳中和

      自然吸收: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填图中序号)。

    3. (3) 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形成效应。

      ②反应、分离室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高温反应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④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

  • 21. (2024·梅州模拟) 为测定某黄铜(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试计算:

    1. (1)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 (2)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在下列坐标中画出上述反应中生成硫酸锌的变化关系图,要求有图像和坐标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