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清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门...

更新时间:2025-01-03 浏览次数:1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题,共计48分)
  • 1. (2024高二下·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从公元前8500年开始,直到公元500年后希腊与意大利的兴起这一段时间里,欧亚大陆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动物驯化、植物驯化、文字、冶金术、轮子、国家等等都是在新月沃地或其附近出现的。文中“新月沃地”位于今天的(   )
    A . 西亚 B . 南非 C . 东欧 D . 北美
  • 2. (2024高二下·开学考) 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 . 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 . 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 . 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 . 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 3. (2024高二下·开学考) 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
    A . 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 B . 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 C . 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 D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 4. (2024高二下·开学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目前,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这表明( )
    A . 维护国家安全应从发展粮食种业做起 B . 中国亟需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 . 市场是解决中国种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D . 粮食供应不足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 5. (2024高二下·开学考) 19世纪末,美国大部分州已经制定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但各州规定不一致,难以应用于州际间的食品贸易。随着铁路的延伸,统一市场的建立,1906年国会通过了《联邦食品与药品法》。这表明( )
    A . 分权传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B . 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矛盾 C . 州政府在食品立法中占主导地位 D . 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 6. (2024高二下·开学考) 研读下列一组历史图片,从中可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是,这些历史图片( )

    A . 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B . 呈现了古代手工技术的概貌 C . 可为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佐证 D . 反映了工艺品影响体育发展
  • 7. (2024高二下·开学考) 近日,包括英国、葡萄牙、美国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不寻常的猴痘病例。世卫组织称:猴痘疫情在非流行国家可控。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各种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 . 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B . 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 C . 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D . 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 8. (2024高二下·开学考)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
    A . 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 B . 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 . 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 D . 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 9. (2024高二下·开学考) 14、15世纪,非洲东海岸的基卢瓦(位于今坦桑尼亚)居民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学家还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国瓷器。基卢瓦的商人进口这些商品,将从内陆地区获得的黄金、奴隶和象牙卖出。这反映出基卢瓦(   )
    A . 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B . 参与印度洋贸易圈的商业活动 C . 同宋朝政府有着直接贸易往来 D . 贩卖奴隶到美洲以换取奢侈品
  • 10. (2024高二下·开学考)  《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避免这种历史重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A . 建立“福利国家” B .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 发展“混合经济” D . 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 11. (2024高二下·开学考) 俄乌冲突初期,卢布大幅贬值。为打破这一困局,2022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政府、中央银行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不友好国家”从4月起必须用卢布支付天然气的费用。随后,卢布由最低时的1美元兑150卢布,一度突进到1美元兑52卢布。俄罗斯此举(   )
    A . 有助于规范国际能源交易结算 B . 表明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C . 完美应对了当下各种国际挑战 D . 有助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 12. (2024高二下·开学考) 1666年,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造运河,其目的是连通大西洋和地中海,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该运河是(   )
    A . 米迪运河 B . 伊利运河 C . 苏伊士运河 D . 巴拿马运河
  • 13. (2024高二下·开学考)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 .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 .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 .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 14. (2024高二下·开学考)  民国 2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经过 2个月的经济调查和勘测,正当年底准备动工时却停止下来。民国 35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获得通过,但这项议 案也没能付诸实行。这表明(   )
    A . 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无力修建 B . 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 C . 西方列强阻碍中国铁路修建 D . 铁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
  • 15. (2024高三下·浙江模拟) 尽管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疟疾消灭计划,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67年,为治疗疟疾,中国启动专项计划。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一种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医学进步”是指创制出()
    A . 人痘接种法 B . 青霉素 C . 牛痘接种法 D . 青蒿素
  • 16. (2024高二下·开学考)  19世纪30年代,英国成立了研究霍乱的特别委员会。1848年,英国通过了社会保健法。1850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卫生局。有关童工、女工、孕妇、职业病和卫生保健的法规也逐渐颁布。这些措施( )
    A . 确保疫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 . 完善了英国卫生法律体系 C . 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D . 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二、材料题(本题共计3题,共计40分)
  • 17. (2024高二下·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交通系统列为统一国家赖以生存的首要组织,认为“交通系统之所以名列榜首,是因为它们是大一统国家赖以生存的主要制度”。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图1中秦朝陆路交通建设的信息并分析其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 18. (2024高二下·开学考)  某同学在开展关于“玉米在欧洲的传播”的主题研究时,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

    ——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年5月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

    材料二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注】这幅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圈,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摩恩哈德·福克斯编基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

    材料三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栽, “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指出材料一、二、三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 19. (2024高二下·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前期,由于供应不足、上层社会抵制等原因,煤炭一直未能作为主要燃料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英国煤炭年产量仅为21万吨。到了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了。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蒸汽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提高了煤炭的需求量。在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转型。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美国立国以来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1776~2012年)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转型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美国主导能源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能源结构转型的认识。
三、论述题(本题共计1题,共计12分)
  • 20. (2024高二下·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亚商贸通道示意图

    ——据【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以“丝绸之路”而著称的欧亚商贸通道被冠以多种称呼:“信仰之路”、“和睦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白银之路”、“冷战之路”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这条商路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欧亚商路,选择某一称呼或自拟一个称呼,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