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渝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02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族的始祖母姜嫖在野外践“巨人迹”感而生弃。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某些特征。下列文化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是(    )
    A . 龙山文化 B . 良渚文化 C . 二里头文化 D . 仰韶文化
  • 2.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一般适用于同族和亲戚;春秋时期,社会伦理关系不仅适用于宗族 和亲戚,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的“道路之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 )
    A . 社会人员可自由流动 B .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 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D . 地缘社会逐渐形成
  • 3.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据《岳麓秦简(三)》记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州陵县的癸、琐等人在移交罪犯时,因徇私而被告发,州陵县守绾、丞越在审讯后判处癸、琐等人“赎黥”。监御史认为判决不当,后经郡廷复审,对癸、琐的处罚不变,同时绾、越等人被追责而各赀罚一盾。这表明秦国(   )
    A . 法律制度细密严苛 B . 司法审判程序繁复 C . 官僚体制运转有序 D . 基层治理体系完善
  • 4. (2024高三上·长沙月考) 研究表明,两汉时期人口总数大体在5000万上下波动,其峰值约为5600万;经三国到西晋统一时期人口总数约2000万;到隋朝初年人口增长到3500万左右。从魏晋到隋初三百余年间人口的回升,主要得益于(   )
    A .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B . 南方地区的持续开发 C . 南北对峙局面结束 D . 均田制度的全面推行
  • 5.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唐代官僚体系中有“散官”与“职事官”之分:职事官“随才录用”而迁徙不定,散官则有官阶而无实际职任,二者各有品阶高下之别。唐太宗“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授予关陇贵族功臣以高级散品,武则天时期也大幅提高科举入仕人员的散官品阶。唐朝前期统治者的做法,意在(   )
    A . 完善人才考选制度 B .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 . 打击门阀士族势力 D . 改变官吏冗滥现象
  • 6.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1125年,宋使许亢宗奉命赴金,途经“契丹东寨”,记录道:“当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迁徙杂处于此……故此地杂诸国风俗。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这表明(    )
    A . 通用语言具有重要作用 B . 民族交往促进语言融合 C . 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D . 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稳定
  • 7.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晚清时期,投资者不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即依惯例享有获取固定利率的股息即“官利”或“官息”的权利。1914年北洋政府《公司条例》明确规定“(公司)开业前分派利息于股东”,1929年修订的公司法保留该项规定,将年利从最高六厘降为五厘。这说明(   )
    A . 官利制在近代中国有其合理性 B . 官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 C . 近代工业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D . 北洋政府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 8.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下图为1931年《申报》刊登的某外国品牌汽车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

    A . 西方消费观念得到传播 B . 民族工商业受到了排挤 C . 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D . 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 9.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某一时期,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从革命老区抽调新闻、财经、公安等各方面的干部力量,组织动员青年学生等组建了诸如“平津南下工作团”“冀鲁豫南下干部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等随军干部队伍。这一重大举措应是施行于(   )
    A . 抗战大反攻时期 B .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 C . 三军挺进中原时 D . 三大战役胜利后
  • 10.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集体、民营、个体工商户和外资企业实行“多轨税制”。从1994年起,国家将按所有制性质区分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一个,税率统一为33%,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当。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形成 B .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 11.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研究表明,古波斯地区羊毛纺织品众多,也是金银线与麻、毛混纺技术的源头。萨珊朝(公元224—651年)末年,中国桑蚕丝织技术传到波斯,波斯人以粗丝辅以金银线和宝石,采用斜纹组织和纬线起花,饰以精美的神话人物、动植物图案,是为“波斯锦”。隋唐时期,波斯织锦技术传入中国。由此可知(   )
    A . 中国与波斯的交往始于隋唐 B . 丝路交通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C . 波斯锦凸显了中华文化风格 D . 波斯毛纺织技术得到全面革新
  • 12.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14世纪以来,拜占庭商人纷纷失去国外贸易市场,拜占庭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被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金币所取代。传统的谷物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大多沦入突厥人和保加利亚人之手。造成上述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
    A . 蒙古西征的影响 B . 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 C . 奥斯曼人的冲击 D . 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 13.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孟德斯鸠指出,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据此推断,孟德斯鸠主张(   )
    A . 加强君主专制 B . 实施君主立宪制 C . 建设民主共和 D . 权力制衡的原则
  • 14.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下图是1953年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创作的《片面的经济》漫画。其创作背景是(   )

    A . 经济大危机蔓延 B . 斯大林模式形成 C . 两大阵营的对峙 D . 法西斯侵略扩张
  • 15. (2024高二下·赣州月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
    A .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B . 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 C . 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 . 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其中16题23分,17题20分,18题12分。
  • 16.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身处其中的稷下先生们留下了《管子》,内容包括反映黄老之学的《宙合》、阴阳家学说的《五行》、兵家思想的《兵法》、儒家思想的《小称》、法家学说的《法禁》等篇。稷下先生们都有人数相当多的弟子,又都喜欢辩论,比如孟子人称“好辩”,邹衍人称“谈天衍”。在辩论中,各家思想相互诘难、相互影响。

    ——摘编自孙开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

    材料二   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塾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1884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点石斋画报》,到1898年终刊共发行528期,刊出了4600余幅配有文字的手绘石印画。创刊之初,美查认为“画报盛行泰西,盖取各馆新闻事迹之颖异者,皆为绘图缀说,以征阅者之信。俾乐观新闻者有以考证其事,而茗余酒后,展卷玩赏,亦足以增色舞眉飞之乐”。学者将《点石斋画报》的图像分为“战争凤云”“中外交涉”“声光电化”“舟车便利”“仁医济世”“租界印象”“西洋奇闻”“文化娱乐”等类型。以下是摘选自《点石斋画报》的两幅作品及其配文。

    ——摘编自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1. (1) 阅读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稷下先生们传播思想的途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朱熹的文化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点石斋画报》的作品特色,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 17. (2024高三下·渝北月考)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年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 (1) 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 18. (2024高二下·蒙自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下表是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特征的不同看法。

    王朝

    特征

    豪民社会;儒法国家

    律令社会;世界帝国

    科举社会;租佃社会

    市民社会;白银时代

    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