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

更新时间:2024-07-23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下·铜仁月考)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时的笔记。方框中人物应填(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A . 华盛顿 B . 卡斯特罗 C . 玻利瓦尔 D . 甘地
  • 2. (2024九下·凉州模拟)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和实施(   )
    A . 表明黑人奴隶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B . 有利于美国的发展和崛起 C . 美国由此结束了种族歧视 D . 扭转了南方赢得内战胜利的局面
  • 3. (2024九下·铜仁月考) 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 . 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 4. (2024九下·凉州模拟) “那时(明治维新期间),相当多的日本青年拒绝使用筷子,而改用西式刀叉切割进食;他们改吃牛肉,骑欧洲洋马;他们炫耀家中的西洋钟和达·芬奇的油画。”这反映了日本推行(   )
    A . 殖产兴业 B . 废藩置县 C . 军国主义 D . 文明开化
  • 5. (2024九下·武威模拟) 《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说明《凡尔赛条约》(   )
    A . 维护了列强与殖民地的平衡 B . 加剧了德国与战胜国的矛盾 C . 解决了战胜国相互间的矛盾 D . 维护了战败国家的民族利益
  • 6. (2024九下·凉州模拟)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而加强合作,表现在(   )
    A . 北约的建立 B . 华约的建立 C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 欧洲联盟的建立
  • 7. (2024九下·铜仁月考)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美国独霸世界 B . 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C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D . 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 8. (2024九下·铜仁月考)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所说的后一个“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 .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 . 日本投降 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 苏联解体
  • 9. (2024九下·铜仁月考) 印度民族大起义结果虽然没有把英国的殖民统治推翻,但也使得殖民者损失4000万英镑,英国的军官、士兵大量在战场上伤亡,同时打破了英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惊了世界。这次起义迫使英国殖民者改变了对印度的管理政策,也因为这次大起义,使英国延缓了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计划。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
    A .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0. (2024九下·铜仁月考) 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年代尺反映了(   )

    A .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B . 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 C .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D . 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 11. (2024九下·铜仁月考) 观察如图,由此判断1937年的苏联(   )

    A . 成为了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 . 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 . 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 D . 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
  • 12. (2024九下·铜仁月考) 罗斯福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下列最能体现践行这一主张的是(   )
    A . 调整工业政策 B . 整顿金融体系 C . 推行以工代赈 D . 调整农业政策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18. (2024九下·铜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图“18世纪中期的北美”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袁宣言》。……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疲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来到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讲

    材料三:观察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年)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增长率(%)

    1932

    587

    -23.3

    1933

    564

    -3.9

    1934

    660

    17.0

    1935

    733

    11.1

    1. (1) 分析材料一,北美这一时期受剥削压迫的原因是什么?北美人民是如何改变现状的?
    2. (2) 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谁?如何评价他?
    3. (3) 分析材料三,美国1932年、1933年经济低迷的原因是什么?而后美国经济发生变化与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这一政策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能从美国的历史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
四、论述题
  • 19. (2024九下·铜仁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一书介绍了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社会生活,以下是从书中整理的内容。

    ①新型化学染料的上色力度和耐光性都比以往的染料好。不掉色的新型黑色一出现就受到了追捧,男性居民开始以黑色为着装的主要颜色。

    ②蒸汽洗衣机是新的发明,人力洗衣开始转变为蒸汽带动的旋转滚筒洗衣。

    ③当时在家工作的人减少,无论在乡下还是城里,到工厂上班成了惯例。长时间的工作加上饥饿导致工人在操作机械时睡着的情况很常见。

    ④电灯和家庭照明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晚餐时间推后成为可能,部分家庭直到晚上8点才开始用餐。

    新出现的农业机械,以蒸汽为动力的早期收割机,加快了收割速度。

    工人阶级工资很低,童工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小,图中是被送下矿井的孩子。

    漫画反映伦敦的城市污水源源不断排入泰晤士河,河中散发出的大恶臭笼罩城市。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1851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整理自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

    材料三  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

    ——F.H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卷

    1. (1) 根据材料一图文信息,指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写序号),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写序号)。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列举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列举一个即可)。
    4. (4) 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条例清晰,史论结合,60-120字)。
五、综合题
  • 20. (2024九下·铜仁月考)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笔记起止时间:1914—1918

    历史背景:英、美、俄协约国和德、意、奥同盟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激化

    战争性质:____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家”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

    ——整理自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1年12月7曰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

    美国对日宣战

    1942年1月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 (1) 材料一小华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有一处错误,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2. (2) 根据材料二说出人们对战争态度的转变。分析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