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8-01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2023七上·四会期末) 默写古诗文。
    1.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3. (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4) 关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这样告诉我们:
    5. (5) “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 2. (2023七上·四会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课文也是绝美的世界,不信?你看:我们与刘湛秋一起欣赏了热烈cūguǎng的夏雨,与童年的鲁迅一起在rén jì hǎn zhì的百草园捕鸟,与沉默寡言的艾力泽·布菲老人一起见证了bù máo zhī dì变成蓬勃的绿洲,与围观的群众一起观赏了穿着“新装”的皇帝huájī的表演。在你疲惫的之际,在你孤寂之时,走进文字的世界,手底心底都会有温暖流淌过。

  • 3. (2023七上·四会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春节期间,街道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真是姹紫嫣红 , 让人赏心悦目! B . 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C . 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 , 尽量让损失降到最小。 D . 有些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他们发表见解的时候太咄咄逼人
  • 4. (2023七上·四会期末) 校园小记者小文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学校“经典诗配画创作大赛”的报道。以下是他的新闻稿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诗情画意”经典诗配画创作大赛,自9月赛事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吸引众多参赛者的目光。②据统计,诗配画大赛共收到学生作品近200幅左右。③作品富含想象力,类型多样,其中有40多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并参与线上投票,由观众评选出“最具网络人气”作品奖。④经典诗配画活动,让学生们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

    A . B . C . D .
  • 5. (2023七上·四会期末) 下面两则是某次阅兵仪式上解说词的节选材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持人甲:长安街上,人民军队精神抖擞,这支曾经穿草鞋,拿梭镖走上征途的队伍,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航母和新一代隐身战机,正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军队。

    【材料二】主持人乙:一部民族史,一部奋斗史,一部英雄史。英雄胸前的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后代手中的荣誉牌和纪念物铭刻着国家的记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让我们再次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

    1. (1) 请思考材料一“曾经”、“现在”两个时间词语有何深意? 
    2. (2) 请结合所给上联和材料二中画线语句里的相关词语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播撒民族希望

      下联:

  • 6. (2023七上·四会期末) 阅读名著内容,回答问题。
    1. (1)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B . 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C .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大闹野猪林等情节,体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处事原则,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D . 《西游记》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神话故事。
    2. (2) 班级要进行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从《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跟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二、阅读(40分)
  • 7. (2023七上·四会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有剩骨。途中两狼,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氐。屠乃奔倚其下,弛拉持刀。狼不敢 , 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 , 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清代蒲松龄《狼》)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 , 犬又如。乃伪睡以俟,则二狼并,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1. (1) 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有剩骨

      行甚远

      野有麦场

      ⑷一狼其中

    2. (2) 用观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乃悟前狼假/再就枕将 B . 后狼而前狼又至/更不于野心矣 C . 其一坐于前/亦与相安 D . 狼不敢/犬又如
    4. (4)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5. (5) 甲、乙两则材料中狼的形象有什么共性特点?结合两则短文谈谈。
  • 8. (2023七上·四会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

    ⑤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⑥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是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B . 病毒比细菌小,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C . 实际上病毒没有那么可怕,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 D .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2. (2) 选文的①~③段是从那些方面分析病毒和细菌的不同之处,请试着归纳概括。
    3. (3) 秋冬季节是病毒性感冒的高发期,你的朋友小文害怕被传染而忧心忡忡、疑神疑鬼。请你结合文章里学到的知识和你知道的生活经验,用简明的语言劝慰小文,缓解她的焦虑。
  • 9. (2023七上·四会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

    ③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⑩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⑪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⑫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⑬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⑭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⑮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⑯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⑰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⑱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也许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 (1)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请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角度
    2. (2) 请从句中的加点字入手分析第9段的划线句子

      儿子一手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 (3) 选文中的“儿子”与“女儿”有哪些共同的品质?现实生活中你也是“儿子”“女儿”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的感受。
三、作文(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