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2024七下·从江月考) 阅读

      一位文学大家写到最深处,是已经把人与事看透。所以人在迷茫时、困惑时去阅读他们的文字,或许会醒悟 , 认识到生命的真谛。

    越平凡,越温厚;越卑微,越关注。鲁迅、杨绛……是他们,愿意将自己降格 , 回忆过去,重返现场,挖掘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中体现出来的高尚的人格,带着体恤之心去描述他们。

    中年的鲁迅,把最崇高的敬意给了粗 zhuō ①____的保姆长妈妈;晚年的杨绛,把最感人的 kuì zuò ②____给了普通的老王;走出山村的李森祥,从一生厚道、努力的父亲身上寻找精神的归宿地;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把目光投向敢于从容应对陈尧咨的卖油翁……他们能让我们读到夹缝里的生存,霜寒里的冷暖,jiē③____层里的自信。

    1. (1) 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醒悟 B . 降格 C . 微不足道 D . 厚道
  • 2. (2024七下·从江月考)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④无他,。(欧阳修《卖油翁》)

    ⑤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木兰诗》)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⑦韩愈在《晚春》中用看似揶揄实则赞许的方式来写花草树木对春天的留恋的诗句是: 。

    ⑧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因听到“折柳”而生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3. (2024七下·从江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B .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是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C . 旧时江浙民间有在正月初一早晨吃福橘的习俗,所以阿长在那天把冰冷的橘子塞给“我”。 D .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王安石,字永叔,号醉翁,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 4. (2024七下·从江月考) 文学名著中有不少女性人物的形象,下面名著片段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  )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A . 《骆驼祥子》中的虎妞 B . 《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 C . 《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 D . 《朝花夕拾》中的沈四太太
  • 5. (2024七下·从江月考) 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思维导图中补填相应情节。

  • 6. (2024七下·从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春天的味道

    周钰姣

    ①春风起,藏在泥土里的色彩纷纷铺展开来。遍地的野菜也被唤醒了,它们争相冒出地面。野葱、香椿、蕨苔、荠菜……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②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郊外,我们寻找着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

    ③“妈妈,这是不是清明草?”女儿肉乎乎的小手握着一团黄色小花,踮着脚,把花举得高高的给我看。

    ④“要从中间掐断,你看,正好是妈妈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才嫩。”我蹲下身子,教孩子如何采摘,熟悉的话语随口而出,仿佛它们一直就等在我的嘴边。

    ⑤记忆奔涌而来。这是外婆的话!三十年前,外婆就是这样教我

    的啊。

    ⑥“小宝,我们去摘清明草做粑粑。”当年的我和眼前的孩子一样大。早上九十点钟,露水收干,草地不再湿鞋,外婆就一手挽着竹篮,一手牵着我上了后山。

    ⑦“外婆,哪有清明草啊?这么多花花草草,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⑧外婆蹲下身子耐心教我辨认:藏在山上草丛里的水分少一些,但更有韧性;而躲在稻田里的,水分较多,更嫩一点。

    ⑨日头越爬越高,阳光倾泻而下,把春花春草涂得更加鲜亮,也把外婆那件藤黄色的棉衣染成了金色。

    ⑩“你看,用指甲轻轻一掐就行了,要留一个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清明草是最嫩的呢。”外婆做着示范,又叮嘱我,“不要连根拔掉,它会重新长出来的。”

    ⑪日头爬到正上方时,篮子就装满了。外婆牵着我往回走。吃过午饭,她就忙碌起来,她要用刚刚采摘的清明草做清明粑。

    ⑫将清明草反复清洗,晾干、切碎;搬出角落里的石磨,顺着錾路洗净、擦干;端出浸泡了一夜的糯米——外婆推着石磨,我站在小木凳上,手拿勺子给磨眼儿一点点喂米。“哗……哗……”石磨转动,磨声响起,雪白黏稠的米浆汩汩地从磨缝流到磨盘,越铺越厚,我的喜悦也越来越浓。

    ⑬沥出沉淀后的糯米面,就要加入清明草了。除了嫩嫩的茎和叶,清明草的花也是可以食用的。不用额外加水,直接将清明草和糯米面反复揉搓,直到汁水浸出,将糯米面染成葱绿色。不一会儿,外婆的额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我赶紧找来毛巾帮她擦拭……

    ⑭“妈妈,我给你擦擦汗。”孩子稚嫩的声音将我唤回当下。两个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守着我。我不停地揉搓着,直到面与草完全融合。

    ⑮当年,外婆照顾着家中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了三种各具风味的清明粑:苏麻、花生、芝麻、冰糖粒混在一起的甜馅,花生粒、肉丁、盐菜碎炒制成的咸馅,还有直接把绿色的糯米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的无馅。蒸好的清明粑褪去了葱绿,变成了深沉的橄榄绿。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甜馅糖汁黏稠,甜而不腻;咸馅鲜香滑嫩,令人胃口大开;无馅料的,淡淡清香在舌面徐徐洇开,从舌尖到舌根,袅袅升起一股清甜,久久不散。原来,没有馅料的参与,清明草的香味更加纯粹、醇厚。外婆看着我,眼睛笑得弯弯的……

    ⑯三十年后的今天,咀嚼着清香微甜的清明粑,我又想起外婆站在一片蒸汽中的微笑:“小宝,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呀。”

    ⑰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粑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

    ⑱“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

    ⑲儿子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

    ㉑女儿抢过话来:“是春天的味道。”

    ㉑“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就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你们……”

    (有删改)

    1. (1) 本文写“我”与外婆的事情,下列不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 . 外婆教“我”如何辨认清明草 B . 外婆教“我”如何采摘清明草 C . 外婆用清明草给我们做清明粑 D . 外婆看着“我”做清明粑
    2. (2) 现实与回忆交织是本文在叙事方面的一大特点,下列对此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叙述“我”与孩子的事情中嵌入“我”与外婆之间的事情,使现实与回忆交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B . “我”与孩子们的互动让“我”想起外婆与“我”的互动,体现了外婆对“我”的影响之深。 C . 外婆曾经能做各种口味的清明粑,三十年后的“我”为孩子做清明粑,外婆的技艺传承不理想。 D . “我”与外婆之间的事情和“我”与孩子间的事情,两个相似经历和情感的穿插叠加,更加凸显了爱的传承。
    3. (3) 本文题目为《春天的味道》,且文中也多次提到“春天的味道”,请谈谈你对这一“味道”的理解。
    4. (4) 在探究本文主旨时,小组内的同学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有人认为是表达对外婆无尽的思念。你赞同哪一个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 7. (2024七下·从江月考) 阅读

    地铁站台的背影

    李小雅

    ①“请退回黄色安全线内!”“列车马上要关门了,不要再上了!”地铁站台上的人群在列车即将关门的时候,总是特别疯狂,仿佛因挤不上列车而被迫与人分离,是一件比割肉还痛苦的事。这是“国庆黄金周”出行高峰期,拥挤的人群,密集的脚步声,生怕走散的高声叫喊,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②“请排队有序等候列车!……”小析的叫喊声淹没于一片嘈杂声浪。他只有打开喇叭,扯着嗓门大喊,并辅之以疏导人流的指示动作,才得以被人注意。

    ③“请排队有序等候列车!……”几个小时过去,小析已精疲力竭,他是一名地铁志愿者,每当人流量激增的节假日或周末,他都会来到站台维持秩序,保证乘客的安全。

    ④事实上,小析的穿着十分显眼:荧光背心,红色绶带,“地铁志愿者”的金字闪闪发光。他也比一般乘客高出一截,在他那个水平视线内,应该是一片黑色头顶的“一览众山小”之景。在等候列车的空当,小析的心思短暂放空,他想起了他已一整年未回的遥远的家。

    ⑤小时候,母亲总是在小析放学到家前,就做好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快到家门口的小析闻到饭菜香,就迫不及待地冲上楼,后来,小析的身高噌噌噌地一下子超过了同龄人,并顺利入选进了市篮球队,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学业负担的加重,小析感到烦闷无趣,想要逃离这里的一切。后来,他考到了离家很远的大学,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小析在新环境里适应良好,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也加入了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他再没回过家。

    ⑥“列车即将进站,请乘客们注意安全……”广播响起,把小析拉回了现实。他赶忙打开喇叭,指引着乘客们有序等候。“先下后上,那位小伙子,请等一下!”两个方向的人流碰撞,又是一阵混乱。在忙乱之间,突然,小析看到在前一节列车排队等候的乘客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⑦“妈!”

    ⑧小析又惊又喜,那不就是一年没见的妈妈?她怎么会只身一人来到这里?难道是在找我吗?霎时间,小析的眼睛湿润了

    ⑨那个在人群中显得弱小的背影,那个白了头发、朴素整洁的人,是记忆中每天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等我回家的妈妈吗?可是眼下,这节车厢的乘客正往车内挤,在小析面前,隔着一道坚固的流动的人墙……

    ⑩“列车即将关门,请注意安全!”小析回过神来,赶忙阻止了还在车门与站台间不甘放弃的一位大叔,“您别挤了,您的背包上不了啦!”车门关上了,小析抬眼望去,那个身影已不见。他追着车跑,但始终再也没有看见她……

    ⑪ “喂,妈!我看见你了!”小析慌忙掏出手机,打给母亲。“什么?你回来了吗,儿子?”母亲的语气里流露出惊喜。“妈,你在家?”小析听出电话里的背景并不嘈杂。“在啊,在准备午饭呢。你这孩子,回家了也不说一声!”母亲这时停下手中的活,语气中的惊喜依然不减。“妈,对不起……”小析明白过来,刚才那个背影并不是母亲,只不过是他认错了。“妈,我刚刚把别人的背影认成你了,妈,我好想你!我在当志愿者,别人放假的时候都是我最忙的时候,我过年的时候,一定回家。”此刻,小析终于明白他其实很想家,想念妈妈可口的饭菜,想念小时候妈妈温暖的怀抱和鼓励的眼神。

    ⑫“儿子,妈妈想告诉你,你真让我骄傲。为别人付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你做志愿者,妈妈很开心。”小析听着,不知不觉流下了热泪。他知道,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的人,都是不平凡的。而正是有这么多人并肩作战,无私付出,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⑬小析越来越觉得,自己身上佩戴的“地铁志愿者”绶带,沉甸甸的……

    (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从文中人物“小析”的角度厘清文章脉络,补全下列流程图。

      等候列车,回忆往事→→ 

    2. (2) 对选文第①段环境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描写了地铁站躁动、拥挤的环境,暗示地铁志愿者工作的艰辛。 B . “国庆黄金周”的背景,为下文母亲认为小析回家了做铺垫。 C . 侧面表现了小析等志愿者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D . 站台上的人们太疯狂,所以小析等志愿者的行为意义不大。
    3. (3) 第⑧段、⑫段画线处小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 (4) 你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段加点词“沉甸甸”的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 8. (2024七下·从江月考) 古代诗文阅读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 , 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 , 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选自《战国策·西周策》)

    【注】①养由基:人名。②过:经过。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你)射箭了。④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⑤而不已善息:却不趁射得好时休息。已,同“以”,因。⑥少:过了不久。⑦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1.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养由基是个擅长射箭的高手。 B . 养由基百发百中,左右的人都夸奖他。 C . 本文提示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道理。 D . 面对路人的建议,养由基欣然接受。
    2. (2)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路人想提醒养由基什么?
    3.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    以我酌油知(欧阳修《卖油翁》) B . 不已善息        睨之久不去(欧阳修《卖油翁》) C . 左右皆曰“”        陈康肃公射(欧阳修《卖油翁》) D . 柳叶者        吾不亦精乎(欧阳修《卖油翁》)
  • 9. (2024七下·从江月考) 阅读

    丰乐亭游春(其一)

    [宋]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 (1) 上面两首诗都出现的情景是(  )
      A . 春日西斜 B . 青绿无涯 C . 鸟儿欢鸣 D . 落花纷飞
    2. (2) 两首诗都表现了春日出游的美好,人物心境却不相同。第一首主人公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暂,带有浓厚的惋惜之意。第二首主要描写游人,又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你结合诗歌分析。
三、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 10. (2024七下·从江月考) 某校七年级(1)班以“做最美‘种子’”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宣传“种子”】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运用对偶修辞,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 (2) 【寻找“种子”】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其实就有不少可歌可赞的“种子”,请你仿照示例,把自己找到的“种子”推荐给大家。

      例:我推荐《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鲁迅,他是一粒勤劳的种子。理由:鲁迅先生身体不好,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夜以继日地工作。

    3. (3) 【播撒“种子”】班委想邀请语文刘老师做“做最美‘种子’”专题报告,下面是班长代表班委拟写的一则邀请函,有两处表达不妥,请你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刘老师:

        ①为了落实此次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认识,②经班委研究决定:于2023年4月25日上午9点在七年级(1)班教室做“做最美‘种子’”专题报告,③特邀请您参加,请您务必按时到会。

      七年级(1)班班委

      2023年4月15日

四、写作能力(60分)
  • 11. (2024七下·从江月考) 写作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许多故事,让我们记忆中许多难忘的时刻变为永恒。它给你的也许是惊喜与快乐,惭愧与难堪,失意与痛苦,误解与苦恼……总之,它承载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成为我们人生永久的怀念。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提示和要求:尽量将故事写完整;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要写出当时的感受;500—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