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

更新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下·商南期末)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 .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 2. (2024八下·长乐期末) “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3. (2024九下·齐齐哈尔模拟)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 .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4. (2024八下·襄州月考)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性质 D . 作用
  • 5. (2024八下·襄州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6. (2024八下·襄州月考)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 B . 抗战胜利 C . 澳门回归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7. (2024八下·新田期中) 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
    A . 国家的 B . 集体的 C . 地主的 D . 他自己的
  • 8. (2024八下·长清期末)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 . “一五”计划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9. (2024八下·都昌期末)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
    A . 通过了《共同纲领》 B .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 . 实施了”一五”计划 D .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0. (2024八下·青龙期末)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 海南经济特区 C . 厦门经济特区 D . 深圳经济特区
二、综合题
  • 11. (2024八下·襄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 》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 (2) 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
    3. (3) 从材料二看党和国家实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 12. (2024八下·襄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 (1) 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这一时期在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一例。
    3. (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 13. (2024八下·襄州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她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

    1. (1) 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2. (2) 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为什么说这一举措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3. (3) 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4.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5. (5) 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三、简答题
  • 14. (2024八下·襄州月考)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 (1) 展览一:追根溯源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 (2) 展览二:领袖风采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3. (3) 展览三:开放窗口“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写出1980年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
    4.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5. (5) 结合改革开放的成果,你最深刻的认识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