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 | 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欧已普遍存在 |
11世纪 | 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
12世纪 | 西欧大学兴起 |
13世纪 | 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项目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工业总产值 | 5 | 3 | 2 | 2 | 1 |
钢产量 | 5 | 5 | 4 | 3 | 2 |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明治)新政府主要在形式上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新政,但是其社会基础除若干府、 县外,大部分还维持原来的藩制,保留着封建关系。……欲使新政府的基础巩固起来,就痛感必须废除藩制,把他们的土地和人民收归政府。
——[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一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各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二 尽管战争的代价是沉重的,但美国人民都认为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它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将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而强盛的国家。
——摘编自韩瑞珍《从美国南北战争看国家统一》
材料三 威尔逊愿景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提供集体安全保障。要像运行良好的公民社会一样,由政府、法律、法庭以及警察保障安全。一位记者摘记下了总统的讲话: “旧制度,也就是势力均衡,失败了太多次”,国联将成立一个理事会,由这个理事会来“插手”有纠纷的事务。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使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 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