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09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请将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
  • 1. 图1为统编教材的部分课题,这些课题能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繁荣开放的时代 B . 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对外交往的频繁 D . 社会生活的变迁
  • 2.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早期人物画中的杰作。乾隆年间,此画被收入清宫,成为帝王的私人珍藏。1900年被驻颐和园的英军上尉约翰逊盗走,并于1903年出售给大英博物馆,成为大英博物馆的珍藏一直至今。《女史箴图》的经历反映出( )
    A . 近代中国遭到列强的侵略 B . 中国古代绘画得到广泛认同 C . 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D . 文物应当在博物馆进行保存
  • 3.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在该书按语中指出, “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改革自强,就会亡国灭种。材料反映出( )
    A . 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 . 社会制度腐败导致列强瓜分中国 C . 人民群众反抗外国武装侵略斗争 D . 经济技术落后是战争失败的原因
  • 4.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绘制出 1913—1916年的年代尺。图2年代尺反映( )

    A . 民主共和成为时代共识 B . 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 . 民主发展之路艰难曲折 D . 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 5. 罢工是近代中国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方式。从表 1 的数据可知

    ( ) 1918-1921年中国爆发罢工的次数及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统计表

    年份

    罢工次数

    罢工工人总数

    1918

    25

    6455

    1919

    66

    91520

    1920

    46

    46140

    1921

    49

    108025

    表 1

    A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B . 工人运动的高涨 C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 共产国际的帮助
  • 6. 图3 是 20 世纪 20年代初期中国的农民运动形势,导致图3 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 . 北伐的胜利进军 B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 . 中共二大的召开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7. 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没有很好地抓住基层士兵。南昌起义也““没有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而是把支部建在团上”。三湾改编,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这说明( )
    A . 国民革命的失败 B .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C . 根据地得到巩固 D .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
  • 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记》中说到,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在有了成功和失败的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召开的,因而开成了一个成功的会议、团结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这表明遵义会议( )
    A . 挽救了党和红军 B . 粉碎了敌人围剿 C . 创建革命根据地 D . 播下了革命火种
  • 9. 1938年6月至 10月,中国军队同日军在武汉地区展开了大规模会战。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敌近4万,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指( )
    A . 日军从“速决战”被迫转入持久战 B . 中国军队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C . 英、美等盟国开始向中国提供援助 D . 国民政府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 10. 1940年8月 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确定了战役部署及作战地域: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东段之石家庄至阳泉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西段之阳泉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之同蒲铁路和汾(阳) 离(石) 公路。该战役( )
    A . 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B .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 C .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11. 小明同学在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时涉及到以下的史实:

    ① 中国共产党将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

    ②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

    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由此可知,该论文的主题是( )

    A . 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B .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抗战的基石 D . 中国共产党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 12. 毛泽东在评价重庆谈判时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据此可知,重庆谈判( )
    A .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B . 再一次避免了内战爆发 C . 体现出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 D . 暴露出国民党假和平的面目
  • 13. 1948年 11 月 16日,毛泽东致电:“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以下地图中能反映毛泽东所说“此战”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据《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记载,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1895年筹建大生纱厂,1899年正式投产。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苦心经营得以解决。1925年,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工业( )
    A . 发展过程十分艰难 B . 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C .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 . 工业现代化得以实现
二、 非选择题(共3题, 共32分。)
  •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后的半年时间内,全国各地出版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报刊有2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起了较大作用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同时,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如李大钊倡导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独秀发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发起倡导的觉悟社等。中国涌现出一批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广泛地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如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我国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开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等也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井冈山后, 全力进行湘赣边界党、 军队和政权的建设。1927年11月,成立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2月中旬,打破江西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地区的进攻。至此, 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1928年4月下旬,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从此,他们领导的军队被称力“朱毛红军”。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意义。
  • 16.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是同土地革命分不开的。根据地建立之初,分田只在个别地区试行。随着根据地逐步巩固,1928年5月至7月,边界各县掀起分田高潮,年底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的事实中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在垦荒方面,陕甘宁边区到 1945年共增加耕地面积678万亩,比抗战前增长了79.4%。晋绥和晋冀鲁豫的太行、 太岳两区分别扩大耕地55.3万亩和22.5万亩。 而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三、第五两个专区1940年就开荒12.7万余亩。在兴修水利方面,各抗日根据地均有成绩。其间,冀中区1940年春修筑提坝30余处,长 260余公里:疏通河道9条,长80余公里,使100多万亩土地及时种上了农作物。北岳区修筑堤坝310 多处,开凿渠道2000余条,打井3500余眼,使17万亩土地及时得到灌溉。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日本投降以后,农民迫切地要求土地,我们就及时地作出决定,改变土地政策, 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摘编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具体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 1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革命歌曲,自拟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围绕时代背景、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精神等方面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

    示例:

    (主题) 革命歌曲与时代精神

    (观点) 革命歌曲反映时代精神。

    (论证) 1924年,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歌曲《国民革命歌》,唱到的“打倒列强”,体现了革命的反帝要求,“除军阀”, 体现了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歌曲体现出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在日军铁蹄下, 东北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华的愤懑,唱出了全国人民要进行抗日的心声。

    (结论) 综上所述, 革命歌曲是紧贴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