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的日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而武王伐纣纪年的突破口,便藏在利簋的铭文中。利簋铭文提到周军在“甲子”日“岁鼎”时取得关键胜利。“岁鼎”是指岁星(木星)运行至中天的天文景观。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簋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将上述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
——据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
材料二
铜冰鉴
这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着超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大多在岁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踪迹。考古学就是寻找这些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勾勒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让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夺目的光辉。
——据王新春《那些震惊世人的“遗珠”》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和占卜之类的书籍。第二年,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禁止)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学术系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服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虽然殷周时代可能已经有“中国”意识,但只有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一个初步同一的“中国”才真正形成。
——摘自《哈佛中国史》
材料一
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从永嘉南渡以来,中原百姓不断南下,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政府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得南北农民彻底结合,从而使北方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使得江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新编》
材料三 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之平民也。……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
卷二:大豆、大小麦、水稻……
卷三:种蒜、种韭、种首蓿……
卷四:栽树、种枣、种木瓜……
卷五:种桑、养蚕、种柳……
卷六:养牛、马,养羊……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