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10-15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1—5题各3分,第6题7分,共22分)
  • 1.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   )
    A . 责(jí)        改(cuàn)    枯拉朽        疲力尽 B . 退(kuì)        名(nì)        眼花乱        正襟 C . 刻(juān)    教(huì)        振聋发        锐不可 D . 首(qiáo)   浩(hàn)   精竭虑    无消息
  • 2.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B . 我们站在高高的铁索桥上,只见那黄河水呼啸奔腾而去,令人诚惶诚恐 C .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辽宁队登上了2022年赛季CBA联赛总冠军的领奖台。 D . 班主任和颜悦色地对犯了错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 3.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 . 一个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解了燃眉之急,改变了生活条件。 C .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D . 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 4. (2024八下·岳池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 ③①②④⑥⑤ B . ③②①⑤④⑥ C . ②①⑤④⑥③ D . ②③①④⑥⑤
  • 5.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夺魁记》是新闻特写,重点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B . 《长征》以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只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 C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D .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所有事都与藤野先生有关,看似行散,实则神不散。
    1.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2) 东皋薄暮望,。(《野望》)
    3. (3)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 (4)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5. (5)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6. (6)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情趣盎然的早春图景的两句是:
    7. (7) 崔颢的《黄鹤楼》中直抒胸臆,道出了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诗句:
二、阅读(25分)
  • 7.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1) 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B . 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 . 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 D . 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 (2)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 8.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观月记

    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怀民亦未  ( , 入睡) B . 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 , 交错纵横) C . 童隶而登焉  ( , 退却) D . 水之观  ( , 靠近)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3. (3) 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乙】文写月的句子是“”,都突出了月光的特点。
    4. (4) 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仔细品味。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 9.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及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 (2)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 . 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 . 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 . 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3. (3)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 10.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 , 挤挤挨 , 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 (1)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 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 . 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3. (3) 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 , 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 (4) 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5. (5) 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 11.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茅芽青青茅根白

    徐若学

    ①时间没有永远的青葱,总会在马不停蹄地磨洗下褪色。

    ②阳光和燕子呢喃,茅芽在半个月的潜滋漫长下会蜕变为花。男孩子总是与男孩子互怼:吃茅芽,屙套子,给你媳妇编帽子。好在茅芽并不生气,青葱的茅芽滋滋地抽穗,擎着白白的花絮,那是白色的火焰,一团一团地燃烧,和天上的火烧云暗送秋波;一片片一堆堆,如雪白柔软的毯子铺在地上,男孩子和着衣服就地一滚,滚得满身雪白,天上是白云苍狗,地上是白毯雪人,天地之间眉目传情。

    ③茅根质轻而韧性实足,学着边塞诗人挑灯夜看断面处: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圈色白,充实,或有无数空隙如车轮状,让人想起车轮滚滚,鼓振马啸啸的战场。

    ④茅花白,茅根多半是白色的,通体纯白,根正苗红,下行上效。

    ⑤人有经络,茅根也有筋节,难怪有成语说拔茅连茹,茅根细长,根上连根,盘根错节;茅根有节,是窝居土里的缩微竹节,一节连一节,一丝勾一丝,一针连一线。茅根是最会经营人生的。既有理有节,有张有驰,又自力更生,不卑不亢;既运筹帷幄,当机立断,又呼风唤雨,如鱼得水;既储备蕴藏,集腋成裘,又鞠躬尽瘁,吐甜献心。白软而带节的根,是袖珍的甘蔗,细品慢嚼,甜汁虽少得可怜,但却是真正地道的不见日月精华满含地气的阳光味道。

    ⑥做一棵茅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了严酷。无论在田边、地头,荒山野岭,无论在城市乡村,你得学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这不,天下最普通平凡的就是这茅草,野火烧不尽,酷寒冻不死。没有一棵茅草有自暴自弃,没有一棵茅草精神萎靡,没有一棵茅草半途而废。她要让一生都光彩,一世都风光。

    ⑦小时候,好流鼻血,老妈就是用这茅花揉成团塞进鼻孔止住了年轻的血跳。邻居陈奶奶吐血不止,老妈就用这白生生的茅根熬水喝,让我们见证了奇迹。夏天,透明的玻璃壶里卧着一把带节的茅根,老妈叫做神仙茶,喝下神清气爽。“茅根茶,有点甜”成了一生挥不去的收藏。杜甫草堂上铺的就是这冬暖夏凉的茅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住茅屋,成就了杜大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人生。

    ⑧我敢说,中国人往上数三辈都是农民,虽然抖落了脚上的茅花,潜意识里遗传了茅草情结,只要春天一招手,就想去踏青,去验证似曾经历的”茅芽青青茅根白”的日子,有意无意地掀开大地的门帘,与自然、生命、价值和爱撞个满怀。

    1. (1) 梳理本文脉络,②至⑦段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茅根。
    2. (2) 是从修辞角度欣赏下列的句子。

      好在茅芽并不生气,青葱的茅芽滋滋地抽穗,擎着白白的花絮,那是白色的火焰,一团一团地燃烧,和天上的火烧云暗送秋波;

    3. (3)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第②段写男孩的互怼,目的是为了写出孩子们的青春活力和茅草一样生机勃勃。 B . 第③段写茅草的筋节,不但写出了茅根的形态,还写出了茅根的独特性格; C . 第⑥段写“做一棵茅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出茅草顽强地生命力,也间接歌颂了像茅草一样坚强不屈的人; D . 第⑦段写茅根的药用价值和杜甫诗中的茅草,一是写出茅草对于老百姓的价值,同时也增添文采。
四、作文(50分)
  • 12. (2023八上·丹江口期中)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请以《生活教会我    ▲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②生活中的一丝阳光,爸爸妈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次帮助……都让我们感到了温暖,请以《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