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巴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23八上·石林月考)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 空(línɡ)首(qiào)   退 (kuì) 锐不可(dānɡ) B . (sài) 解(pǔ) 不 (xùn)灭(jiān) C . 怨(mán) 浩(hàn)责(jié)刻(juān ) D . 熟(xián)息(bǐng)见(piě)名(nì)
  • 2. (2023八上·石林月考) 下列选项中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振聋发聩   一丝不苟   抑扬顿挫   和颜悦色 B . 震聋发聩   一丝不苟   抑扬钝挫   和颜悦色 C . 振聋发聩   一丝不荀   抑扬顿挫   合颜悦色 D . 振聋发聩   一丝不荀   抑扬钝挫   合颜悦色
  • 3. (2023八上·石林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 . 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白手起家 , 打拼出一片天地。 C . 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 .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 ,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 4. (2023八上·石林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 5. (2023八上·石林月考)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通顺语序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 6. (2023八上·石林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
    2. (2) 无可奈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3. (3) 微动涟漪,。(欧阳修《采桑子》)
    4. (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孟子》二章)
    5. (5)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6. (6) 《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二、综合性学习
  • 7. (2023八上·石林月考) 学习与探究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1. (1) 为推动学生的诚信教育,坚持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请你写几句话,向全班同学发出诚信应考的倡议。
    2. (2) 请你为下面的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十一期间,昆明市大观楼景区推出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大观楼长联》,可以免费领取价值30元的景区门票。“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一时间书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文学名篇与亭台楼宇交相辉映。在现场,大家边排队边捧着手机突击背诵。截止十月八日,共6000人通过背诵登上了大观楼,好多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参加活动。通过背诵获得门票最年长者84岁,最年幼者才4岁。

  • 8. (2023八上·石林月考)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池水通过小小的渠道缓缓地流入附近的田地,那儿长着几棵赤杨,我又在那儿发现了美丽的生物,那是一只甲虫,像核桃那么大,身上带着一些蓝色。那蓝色是如此的赏心悦目,使我联想起了那天堂里美丽的天使,她的衣服一定也是这种美丽的蓝色。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轻轻地捉起它,把它放进了一个空的蜗牛壳,用叶子把它塞好。我要把它带回家中,细细欣赏一番。”

    1. (1) 这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的《昆虫记》,雨果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
    2. (2) 鲁迅评价该书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评价之高的原因是什么?
  • 9. (2023八上·石林月考) 临写与鉴赏
    1. (1) 仔细观察以下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内。

    2. (2) 王羲之的字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评价其书法。下列属于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是( )
      A . B . C .
三、阅读
  • 10. (2023八上·石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 (2) “搔”字可不可以换成“梳”?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 11. (2023八上·石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②鸢飞天者,望峰息心   戾:

      ③梅花为寒所          勒:

      ④山岚色之妙          设:

    2. (2)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3处)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 (4) 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 12. (2023八上·石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 , 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1. (1) 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 (2) “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

    3. (3) 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 , 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4. (4) 王老师参加昆明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 13. (2023八上·石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钱塘观潮

    ①“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②钱塘潮最佳的观潮点,是在江北岸的海宁。农历每月初一至初六、十五至二十为观潮的佳日。今年十二月初三,家人相约去海宁观潮,预约了一位的哥陆师傅开车前往。陆师傅在海宁开车多年了,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观潮的常识:钱塘江从入海口溯江而上沿岸百里都可观潮,但大潮是“一次过”的“行为艺术”,不能“回放”,不同地点大潮形态各异,各美其美。乘他的车,可以带我们“一日观四潮”,尽饱眼福。

    ③第一个观潮点是一个叫“斜桥”的地方。这一带的古海塘建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近年重修,用巨石堆砌,整齐坚固,从纵面看形似鱼鳞,被称为“鱼鳞石塘”“捍海长城”,足以抵御狂风海涛的吹打侵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

    ④登上江堤,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遥望江面,隐隐约约显出一条白练,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白练迅速西移,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转眼间,潮头已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这就是著名的“一线潮”。不待细看,潮头已呼啸而过,向上游奔去。记得《水浒传》里花和尚鲁智深第一次听到钱塘潮;竟然从禅床上一跃而起,操起禅杖冲将出来,怕是又有叛军来犯,当僧人跟他解释这是钱塘江里潮水涌来,他直愣愣地呆住了…

    ⑤上车,沿着杭金公路西行片刻;下车,再次走上海塘。举目远望,只见东边远处江面又渐渐出现一条白练,传来隐隐雷声。啊,我们的车子开得快,已经赶到了潮头的前面。两次看到了同一个钱塘潮,犹如老友重逢,旧梦重温,此情此景,如梦如幻!不过这一次涌潮的形状却与上次不同,“一线”形的潮水弯曲和倾斜,状如过江蛟龙。【甲】北岸边的“龙头”走得快,昂首呼啸,喷珠溅玉,激起高高的浪花,龙身和龙尾走得慢,摇头摆尾,缓缓而行。此地的涌潮被称为“龙头潮”。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周密在《观潮》中写吴儿弄潮的场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逆而上。”想想看,数百名披散着头发、身刺着花纹的弄潮高手排成数行,簇拥着十面彩旗逆潮而上。一面是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潮,一面是逆潮鼓拥的弄潮儿;大潮的雷鸣,弄潮儿的呐喊,观众的鼓噪,这种勇敢者的搏击是一幅何等壮阔的画面!

    ⑥看完“龙头潮”,的哥陆师傅招呼我们再上车,一路西行,再次赶到“龙头潮”前面,与今日的钱塘潮“第三次相会”。忽然想起观潮亭题有“猛进如潮”的匾额,这是孙中山观潮后,为感谢海宁地方人士的热情招待应邀题写的。

    ⑦当年,孙中山先生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潮,触景生情,写下了振聋发聩的千古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用钱塘潮比喻革命潮流,短短十六个字,高瞻远瞩,铿锵有力,如晨钟暮鼓,催人奋起。如今,海宁市把“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确定为海宁的城市精神。

    ⑧一日三潮,意犹未尽,陆师傅又带我们来到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老盐仓的河道上,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大潮至此,我们与这位“老朋友”第四次相遇。【乙】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惊天动地,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观潮者躲避不及,失态惊逃,发出阵阵惊叫。这就是海宁最惊险的“回头潮”。

    ⑨据地方志记载,1957年9月11日来盐官七星庙观潮后,毛泽东回到刘庄宾馆写下了《观潮》七绝一首: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⑩既爱山又喜水的毛泽东,哪怕是在闲暇之中,也依然透露着他那灵动如水、庄重如山的情怀。仅仅在岸边观潮不是他的性格。就在海宁观潮的第二天,毛泽东又来到潮起潮落的钱塘江,畅游在钱塘江水中了。在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的气势里,一个人搏击其中,难道不也是一种可“观”之景吗?

    ⑩登高观潮,临海听涛,潮涨潮落这是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奥妙无穷无尽,它给我们的思考也是无穷无尽的。岁月变迁,如潮涨潮落,面对着“壮观天下无”的壮美江潮,我们怎能不心潮激荡?

    (取材于贾树枚、高伟俊、余良虎的相关文章)

    1. (1) 作者在海宁“一日观四潮”浮想联翩。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表格内容。

      观潮地点

      海潮类型

      联想内容

      斜桥

      一线潮

      杭金公路西行路边海塘

      南宋爱国词人周密《观潮》中的吴儿弄潮场面。

      西行路上

      龙头潮

      回头潮

      毛主席观潮赋诗,畅游钱塘,尽显伟人情怀。

    2. (2)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对潮水的描绘各具情态。请从【甲】【乙】中任选一处,作简要的赏析。

    3. (3) 文章结尾说“大自然的奥妙无穷无尽,它给我们的思考也是无穷无尽的”。请你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面对大潮汹涌,有着怎样的思考。这样的思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四、作文
  • 14. (2023八上·石林月考)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忘记,又有许多东西让人难以忘怀,铭记在心。铭记在心的,也许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许是一种精神;也许是一段历史……

    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你的爱一直都在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