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4-09-14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 1. 阅读感悟下面的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____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梦想。伟大的祖国,她以其雄厚的历史底蕴(yùn)和不曲不挠的民族精神,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从奔腾不息的黄河到巍峨雄壮的长城,从粗犷(kuàng)的黄土高原到柔情的江南水乡,每一处景致都是历史的见证。伟大的祖国,她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有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一切便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但无论是外来侵略还是自然灾害,都没能____这个民族的意志。相反,正是这些挑战锻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然而,伟大的祖国永远不会满足于____。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起历史____的使命和担当,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zài)物”的国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xìe)奋斗。

    1.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蕴(yùn) B . 犷(kuàng) C . 载(zài) D . 懈(xiè)
    2.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不曲不挠 B . 巍峨 C . 辉煌灿烂 D . 坚韧不拔
    3. (3) 选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孕育销毁现实赋予 B . 养育摧毁现实给予 C . 养育销毁现状给予 D . 孕育摧毁现状赋予
    4. (4) 对选段中划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B .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 .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 .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强起来,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 2. 对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曹禺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子对话,走进《论语》,感悟生命的启示,品味对人生的思考

    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⑤在旅行中,你将走进文学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 ④①⑤②③ B . ⑤④①③② C . ⑤③②④① D . ④①⑤③②
  • 3. 名篇名句默写

    学习古代诗文,增强文化自信,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的风采,感悟他们的情怀:“”(《木兰诗》)让我们领略到身经百战的木兰英雄般凯旋归来的风采;“”(《逢入京使》)让我们感悟到岑参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含蓄柔情;“”(《竹里馆》)中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人与自然对话,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 4. 学习与探究

    材料一  调查发现,家长的期望和引导是影响学生理想选择的重要因素,占比达到了60%;学校教育和老师的榜样作用也不容忽视,占比为40%;此外,社会热点和媒体信息通过塑造时代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理想方向。

    材料二  调查发现,约70%的学生认为,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实现理想;约30%的学生强调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参与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就能实现理想。

    材料三  中学生理想调查统计图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2. (2)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材料三呈现的主要信息并从中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职业,谈谈选择这种职业的目的。
  • 5.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的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 (1) 以上选段选自著名语言大师老舍的《》,选段中的“他”指的是
    2. (2)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 6. 请仔细观察下面字帖中的字,从中挑选12个不同的简体字,将它们临写在米字格内。

  • 7. 颜真卿的楷书作品“端庄雄伟,气势雄厚,点如坠石,钩如屈金”,下列书法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人用草树、杨花、榆荚这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 B .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榆荚、杨花虽缺乏“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C . 本诗既表达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又具有活泼幽默的情趣。 D . “漫天”一词写出了杨花榆荚随风飞舞,欲与飞雪比美的情态。
    2. (2)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舍弃。③稽:延迟。④亡:通“无”,不足。⑤懿:美好。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当    涂:    ②即刮目相待        更:

      ③妻跪问其    故:    ④妻乃引刀机而言曰    趋: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3. (3) 有人认为【甲】文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 (4) 【甲】【乙】两文段孙权、羊子之妻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请结合选段内容分别说说他们劝说的目的有何不同?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回顾“两弹”实验秘闻

    罗坪

    ①1964年,张其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8岁。

    ②张其彬到基地后,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两弹的发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

    ③然而,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很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摄氏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

    ④据张其彬回忆,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下午三四点,天空昏暗如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可能走丢。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的车队,竟然沿着电线杆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才回归正途,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⑤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

    ⑥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七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

    ⑦地下室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于是,张其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活着,为党的事业而战斗;死了,为党的事业而献身!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将其隐喻为“战斗”。此后,人们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又称“敢死队”。

    ⑧10月27日晨8时45分,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在这最后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摄氏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

    ⑨张其彬称,不像现在电视上演的要喊点火,按按钮。当时他们就是按照程序,拧动钥匙。8时59分,参谋长下达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发射!

    ⑩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天幕。顾不上欢呼,也没有等到原子弹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颜振清、刘启泉三人冲出了控制室。按照规定的程序,这时他们必须开始工作,基地上还有许多发射后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几分钟后,张其彬冲了上来喊道:爆炸了!当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1. (1) 本文按照顺序,以为线索行文。
    2. (2) 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
    3. (3) 你认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个人,是否堪称“勇士”?请结合文意,阐述理由。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1) 请简要概括母亲对我几次放飞。
    2. (2)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②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

    3. (3) 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作者在接受采访中曾说,妈妈给予我的不只是童年时的抚养,而是成年后真正意义上的“放飞”,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了我哪些人生启示?
四、作文(40分)
  • 12.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这些让我

    题目二:心里有盏灯

    要求:①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信息和学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