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①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为今人留下无数名篇,造就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②试想如果没有古代的诗人、词人、名人……黄鹤楼上、晴川阁下该少却多少韵味?鹳雀楼头、赏心亭中又何来千古回响?③诗歌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诗意人生的写照、家国情怀的寄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④能否传承好诗词文化,对安顿个体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务一:
【材料一】我认为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颂,其中蕴藏很多生活的智慧。
【材料二】顺时而食,在节气饮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是“尝新”“尝鲜”,即产即食,不仅食材新鲜营养,还能避免食物存贮等造成的资源浪费。
谷雨除蝎、禁蝎;入梅日将器具置于高阁、以防霉坏;入伏日“洗百病”等。
中国节气文化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自然资源取用模式,很多地区都流传着“清明前后,挖坑种树”的农谚,鼓励人们植树造林,守护绿水青山。
例句:顺时而食,体现时间的智慧。
,; ,。
A.严监生(《儒林外史》) B.鲁智深(《水浒传》)
要求:①指出人物具有“反差感”的两重性格;②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示例:唐僧善良敦厚、意志坚定,在“四圣试禅心”中,他不为美色迷惑,不为权势动摇,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同时又善恶不分、偏听偏信,在“三打白骨精”一节中,他屡次被妖怪蒙骗,不听规劝,甚至埋怨驱赶悟空。
【甲】《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选自《庄子》)
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蹴尔而与之 妻妾之奉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回 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
航天点亮梦想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祝融”探火,“羲和”遂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旧”,中国航天的蓝图已绘,风正帆满,再次踏上新征程。
深空探测领域: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载人航天领域:自2020年以来,我国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
农村及边远地区,通信卫星为1.4亿多户家庭开通直播电视,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在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为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提供精准定位导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认为,成为航天强国,要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三大领域同步均衡地发展。
“航天技术直接带动了材料、电子、机械、化工等多方面技术的发展。”戚发轫表示,航天技术早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介绍,今年“中国航天日”之际,航天开放日、科普讲堂、知识竞赛、有关交流与研讨等200余场活动陆续举办。相关航天展馆、航天设施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一批院士专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宣讲;一批航天科普电视节目或线上科普讲座陆续播出……航天梦的种子进一步生根、发芽。
【链接一】
航天员邓清明多次入选备份乘组,每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我仍然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拼搏奋进在飞天路上,时刻准备接受挑选、为国出征。”朴素的心声,却有一种无声的力量。邓清明等人的坚守,可以用航天员景海鹏的话作注——“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在走向太空的道梦路上,有着千千万万航天人在默默坚持和奉献。航天工程可谓“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一次发射任务,参与单位常常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家,涉及数十万名科研工作者。他们信奉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是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涵养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连缀起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征程,引领着全体航天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孙家栋说。
(整理自光明网《浩瀚星空,我们飞天逐梦——写在二〇二二年中国航天日之际》,有删改)
【链接二】
3月29日下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天鲲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卫星研制能力的日趋成熟,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天鲲二号”卫星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2岁,35周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为了确保飞行的可靠性,这个年轻的团队在300多个日夜里进行了150多类项目的测试,覆盖了卫星在轨全生命周期的各项试验动作,为卫星后续的在轨飞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虽然任务很重,但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成就感,让人很感动!”团队成员夏开心说。从立项申请到总体设计,从载荷研制到卫星运行,无不倾注团队的心血,无处不见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
(整理自中青在线《“天鲲二号”背后,青年军逐梦星河》,有删改)
【链接三】
王亚平两次登上“天宫讲台”,回地球后发表以下心得:
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和追求梦想的勇气,我曾给听课后的同学回信道:“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体检选拔期间,我问杨利伟:“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学习。”入队第一年,要系统学可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整理自新华社《王亚平回到地球后的第一篇心得》,有删改)
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
曾利华
①那时的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学期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才凑足的。虽然远在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学,但从未向父母开口索要过一分零花钱。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亲腌制的咸菜。
②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只有他没有文具盒,更不用说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
③寒冬漫入校园的时候,就要学几何知识了。新来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备齐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同时宣布,一周后将进行检查。
④三天过去后,他就发现,不少同学都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四件套”。看到一些同学们用“四件套”绘出的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几何图案时,他的眼里闪过如流星一般的美慕。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转过头向窗外望去。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
⑤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但这种渴望对于他来说,却是奢侈的。
⑥上课的铃点响了,很快就到了教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他把头深深地理进书时,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他甚至希望教学老师不要靠近他的课桌。
⑦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漏掉。终于,数学老师稳健的步线在他身停了下来。数学老师弯下腰来,附在他其旁,轻轻地询问:“你,忘了买吗?”
⑧他的脸倏地红了,脱口而出,声音却细若蚊丝:“我……
⑨他吞吞吐吐,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诉数学老师,因为近段时间母亲得了风寒,入院治疗都困难,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说过要购置学习用品的事情。
⑩数学老师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轻轻地“噢”了声,便径自离开了他的座位。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只有自己没有买几何学习用品,数学老师会在班上宣布吗?
⑪出乎意料的是,检查过后,数学老师却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购置“四件套”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捉他的事。这让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悬着的心,他翻开书,正要准备听课。数学老师却宣布:“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呵!”
⑫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颇有难度的作文题,因为圆的知识尚未学习,但却要用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词语来描绘圆。
⑬同学们都用圆规画出了美丽的圆,然后开始绞尽脑汁作文。没有圆规的他,悄悄揭下墨水瓶盖,用笔沿着瓶盖边缘,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圆,那线条如锯齿一般,凸凹不平。看着这有点像齿轮的圆,他写下了:圆是开放在几何图形中最美的花朵,圆的世界是丰盈的,没有缺陷,但闭塞的圆,也是无奈和孤寂的!
⑭他很快就忘了这次竞赛,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一名。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从数学老师手中接过奖品,然后握住数学老师伸过来的右手,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遒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
⑮那个学期,这“四件套”不但助他学好了几何知识,而且放飞了他心中的梦想。
⑯后来,他上了一所大学,选择了美术系。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图案设计,并且成为了著名的广告设计师。此时的他,已经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创意与设计,都是通过电脑直接完成的。但那已经无比陈旧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着,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选自《湖南教育》)
故事情节 | “他”的情感 |
老师布置购买“四件套” | 渴望 |
① | 忐忑 |
老师奖励“四件套” | ② |
“他”保存“四件套” | 感恩 |
①数学老师弯下腰来,附在他耳旁,轻轻地询问:“你,忘了买吗?”(从用词角度)
②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道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从修辞角度)
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聆听成长的声音
题目二:以“在这美妙成长声中,我不由得加快了前行的脚步”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