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衣服和雨具的店铺 卖各种点心的店铺
材料一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材料三 宋代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材料一 唐太和七年建造的它山堰,解决了鄞江(甬江支流)夏季洪水泛滥成灾的问题,发挥阻咸、泄洪、灌溉农田等功能,与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称为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摘编自《浙江文物》
图1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唐会要》记载“(唐)太宗贞观三年正月,亲祭先农,躬御耒耜。”《资治通鉴》记载“(唐)睿宗戊子幸济东耕籍田。”唐玄宗礼毕之后往往还要颁布诏书,告诉天下自己重视粮食生产的态度和决心。
材料一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据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契丹建国前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唐末以来,一些汉族农民因避战祸,北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部分契丹人学会了农耕织布,建造房屋,开始了农耕生活。西夏建立后,西夏统治者仿照唐宋王朝的政治制度,并推行科举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也促进了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