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据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在同时期的大量成年死者墓中,却无任何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   )
    A . 社会经济繁荣 B . 阶级压迫严重 C . 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 . 审美观念多元
  • 2. (2024九下·益阳期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调小康。”最早以“天下为家”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4九下·益阳期中)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
    A . 《韩非子》 B . 《墨经》 C . 《老子》 D . 《论语》
  • 4.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幅历史大事年代示意图,“?”处没有完成。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完成正确选项( )

    A . 秦朝灭亡 B . 西汉建立 C . 文景之治 D . 七国之乱
  • 5. (2024九下·永昌模拟) 考古人员在新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中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 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烤羊肉串。这体现出丝绸之路(   )
    A . 促进了物种交流 B . 传播了饮食文化 C . 加强了民族交融 D . 拓展了对外贸易
  • 6. (2024九下·益阳期中)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秦始皇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 . 光武帝励精图治,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C . 外戚宦管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东汉走向衰亡 D . 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
  • 7. (2024九下·回民模拟) 《宋书》中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此可知(   )
    A .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 .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C .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 .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 8. (2024九下·益阳期中) 漫画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它能以较为抽象的形式反映历史事件,可谓以图证史。对下图漫画反映的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

    A . 这一政策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 . 这一政策成功抵御了西方的侵略活动 C . 这一政策的推行阻碍了中外交流 D . 这一政策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
  • 9. (2024九下·益阳期中) 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黑暗时刻与终结。与此对应的时间节点是(    )
    A . 1839年、1937年、1945年 B . 1842年、1937年、1949年 C . 1840年、1931年、1948年 D . 1860年、1945年、1949年
  • 10.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赔款2100万元 C . 开五口通商口岸 D . 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1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有学者指出,“农民小生产者阶级的局限性使革命队伍日益受到封建主义的侵袭,滋长了保守、迷信、享乐、皇权等封建思想意识。历史告诉我们,旧式农民战争推翻不了封建制度。”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秦末农民起义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 太平天国运动
  • 12. (2024九下·益阳期中)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反对清朝统治 B . 都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C .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D . 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
  • 13. (2024九下·益阳期中) 1916年2月,陈独秀感觉到“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他意识到,此等政治的根本解决,需要多数人的“最后之觉悟”,达成观念的解放。基于此,陈独秀主张(   )
    A . 中体西用学习技术 B . 改革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C . 暴力革命推翻专制 D . 解放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
  • 14. (2024九下·沈丘模拟) 1922 年陈独秀认为“劳动者在自己阶级没有完全力量建设革命的政府以前,对于别的阶级反抗封建式的政府之革命派,应该予以援助。”这一认识有助于( )
    A . 通过民主革命纲领 B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 推动共产党的成立
  • 15.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书研究的重要战役是(   )

    A . 平型关战役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武汉会战
  • 16. (2024八下·墨玉期中)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有可能出自(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17.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下图是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

    A . 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 B . 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C . 农村改革的目标实现 D .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 18.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于建芳回忆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解放西藏 B . 香港回归 C . 澳门回归 D . 北京奥运
  • 19. (2024九下·益阳期中)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21日顺利返回内蒙古着陆场。这次发射(   )
    A .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 B . 在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领导下完成 C . 打破了当时苏联和美国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D . 意味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
  • 20.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下图出自《平等 发展 共享:新中国 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该图所示数据说明(   )

    A . 妇女权益得到多国关注 B . 妇女的地位大大提高 C . 妇女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D . 男女平等得到实现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2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  在地方上,秦实行①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初,曾在各地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诸侯国与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对抗,以至演变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听命于朝廷,诸侯王的行政权被剥夺。同时,颁布②,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代朝廷统摄节制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产生了影响。在边疆地区,元朝实行屯田制度,使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入边疆地区,同时,棉花及棉纺织技术等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也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到中原,进一步丰富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元朝将书院纳入了官学体系,下令“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

    ——摘编自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1. (1) 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说说两项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 22. (2024九下·益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  地点:沈阳                    图二  地点:北平               图三 地点:南京

    材料二:“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么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历经浴血奋战,1945 年 8 月 15 日,14 年艰难曲折的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 (1) 为了避免国共继续自相残杀,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派谁参加调停? 此事件解决标志着什么?
    2. (2)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 写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役各一例并写出指挥者。
    3. (3) 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23. (2024九下·益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新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时空示意图: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1. (1) 材料一中说“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影响”,你如何理解?毛泽东创造的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什么?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