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

更新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在古埃及,维持农业的基础是薄弱的,为保证水利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全埃及的土地、人口乃至其他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得到最有效的分配。这使得古埃及( )
    A . 建立起强力的中央政府 B .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C . 推广种植了玉米等作物 D . 摆脱了尼罗河影响
  • 2.  图1、图2 可用来说明( )

     

    图1 苏美尔人的壁画             图2 古埃及建筑

    A . 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B . 农牧文明的交融性 C . 各国重视文化传承 D .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3.  有学者认为,欧洲中世纪城市“早期的特权是由领主施加的而非居民要求的……举办特定市场和市集的特权通常是由国王授予领主的(有时授予市镇的居民)”,领主们由此获得通行税、租金和法庭罚款等现金回报。据此可知( )

    ①城市位于封建主的领地之中 ②早期特权有利于城市发展

    ③商业是领主的重要经济来源 ④王权依靠市民支持而壮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下表中的资料均选自日本历史上重要法律文献。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

    君臣僧俗,贵贱上下,均须维护仁义礼智信,不可稍违

    《长宗我部元亲百条》(1597年)

    资料

    资料来源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

    《十七条宪法》(604年)

    古人曰:未有其身正影曲,其政正国乱者。此所谓正,无欲也

    《贞永式目》(1232年)

     

     

    A . 制定法律以儒学为依据 B . 法律侧重维护封建伦理 C .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变化 D . 儒学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 5.  公元6世纪时,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科斯马斯在书中记载:当游历到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时,他遇到了一些当地讲希腊语的居民;他们学习希腊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与拜占庭商人进行商品交易;毕竟拜占庭帝国作为东方商贸的最大消费者,同样也是阿克苏姆人利润的主要来源。据此可知,阿克苏姆王国( )
    A . 在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融 B . 直接和东亚进行商品贸易 C . 促进津巴布韦国家的兴起 D . 商业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
  • 6.  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对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A . 市场需求 B . 社会认同 C . 根源所在 D . 制度保障
  • 7.  “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 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 B .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 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D .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 8.  下图是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它航行的贸易线路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下列关于其论述正确的是(      )

    A . 装载的货物以中国生丝与瓷器等为主 B . 该航线是罪恶的黑奴贸易的组成部分 C . 葡萄牙殖民者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D . 马尼拉成为大西洋沿岸国际贸易枢纽
  • 9.  下表是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及内容摘要。据此可知,该著作的研究主题是( ) 

    A . 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B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C . 海上马车夫的繁荣 D .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 10.  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地方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
    A . 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 B . 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 . 教育已摆脱宗教的束缚 D . 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 11.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1651年)中指出,在基督教体系国家,“国民与教民已经合为一体”,统治者只能有一个,“教会的定义是这样:明证基督信仰并结合在一个主权者的人格中的一群人,他们应当在主权者的命令下聚会”。这一看法意在( )
    A . 宣扬教权独立 B . 否定君主权威 C . 维护国家权力 D . 倡导因信称义
  • 12.  下图为一幅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绘制的航海路线图,有学者根据图中明朝的信息判定其为中国人所绘,该地图后被英国人约翰·塞尔登(1584-1654)获得,在他去世前夕,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词由此而来。下列项中,属于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有( )

    ①航海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 ②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④挑战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爆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1831年,发明家、科学管理先驱巴贝奇创立“英国科学促进会”。该组织在英国的每一城市和各处殖民地举行会议,这些集会成为当代重大科学争论的战场,协会还普及科学,提倡和资助研究工作。这反映了( )
    A . 英国宗教改革由此拉开序幕 B .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掌握科学 C . 英国民众普遍具备科学精神 D . 科学管理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 14.  19世纪30—40年代,在费城、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等地此起彼伏的工人抗议声中,“剥削”“压迫”“欺骗”成为常用词汇,“拥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成为普遍诉求。这些词汇和诉求(    )
    A . 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B . 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C . 说明斗争形式的多样性 D . 形象展现了工人阶级的悲惨
  • 15.  19世纪50年代,英国探险家利文斯敦实现了欧洲人第一次从西到东横跨非洲大陆的探险;19世纪60年代,英国探险家斯皮克在东非发现尼罗河河源“维多利亚湖”;被《纽约先驱报》捧为“最伟大的非洲探险家”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利,在19世纪70年代首次查明了刚果河流域的地形和地貌。这些地理考察活动( )
    A . 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 B . 旨在加深人类对非洲了解认识 C . 能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资料 D . 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 16.  19世纪末,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导人提拉克多次用印度传统文学理论阐发其政治纲领,通过重新解释印度教经典教义来构建其学说理论。由此可见提拉克( )
    A . 积极推动民族主义本土化 B . 主张联合宗教势力进行改革 C . 重视维护底层民众的利益 D . 完善了符合国情的理论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关键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

    材料二 欧洲中古时代晚期,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新兴的经济制度,毋庸置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实力的增长,提供了城市与封建主谈判的资金支持,为城市自治权的获取提供了基础。城市经济兴旺,人口众多,城市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之间的交流也孕育着创新新理论的机缘。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古晚期西方城市发展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家准许民营公司(例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自行动用武力,夺占海外地区,设立政府,移民垦殖。欧洲公司开辟殖民地所费不赀,但他们有办法弥补这些成本,因为只要是它们所生产出口的商品(烟草、糖之类),都绝对有国内市场可供消化。即使课征重税,利润率低,这些商品在欧洲几乎无对手与之抢食市场,因为财政窘迫的政府乐于阻挡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的商品输入。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商船把波斯地毯运往印度,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东南亚的香料运往印度和中国,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把日本的银和铜运往中国和印度。到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贸易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经济势力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人海外经济活动的影响。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集中的手工工场,相对于分散的作坊而言,是一种大型的生产组织,它把所有劳动力和不同工序集合在同一场所。在手工工场里,日趋细致的劳动分工已成为生产的基础。这一时期,产生很多发明,采用新的技术,改进生产工具。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对工人的训练和要求,奠定了日后工业化大生产所必备的组织秩序,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手工工场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市场而进行生产。

    ——改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大国,也是第一个呈现衰落特征的现代西方工业国家。英国的繁荣依赖于两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一是其控制殖民地的能力,二是其他国家的工业落后于英国。随着英国海外的殖民扩张,英帝国的领地遍及全球,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这固然增强了英国的实力,同时也潜伏着无法有效控制其领地的危机,英国的殖民统治唤醒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国海军崛起和衰落与英国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洲级大陆的工业化,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马歇尔提出:“英格兰将来在世界各国中所处的地位必定取决于其保持工业领先地位的程度。她不可能是唯一的领导者,但她可以是领导者之一。”在1870年以后,其高峰已经过去,英国开始被美国、德国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超过。

    ——摘编自陈晓律《近代英国兴衰的历史轨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前英国手工工场呈现的发展趋势,并概括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日后工业革命开展而奠定的基础。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衰落的原因,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角度,概括英国衰落的过程。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随着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群岛,其国内也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反帝主义”的激烈争论。“帝国主义”一方大多不接受“帝国”或“帝国主义”的称谓,而将其政策定义为“扩张”,如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西奥多·罗斯福就很少使用“帝国主义”一词,也从未承认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帝国主义”的。然而,他却频繁使用“扩张”一词,并撰文大谈“扩张与和平”的关系。罗斯福说道:“每一次扩张所以发生,是因为其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当一个伟大的民族害怕扩张,不再进行扩张时,那是因为这个民族已不再是个优异的民族。”他还说道,“文明的每一次扩张都带来和平。换言之,每一个文明大国的扩张都意味着法律、秩序和正义的胜利”。他宣称倘若“文明”国家放弃扩张,便会让“野蛮”国家得利,进而危害世界和平,将美国的“扩张”美化为“文明的扩张”。

    ——摘编自刘义勇《美国外交中的“扩张”与“帝国主义”话语(1898-1914)》

    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