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 | 概况 |
东线 | 9—10世纪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 |
西线 | 最早的迁徙路线,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 |
南线 | 向南迁徙的数量最多,直至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 |
材料一 鼎盛时期的廷巴克图,是当时不折不扣的“全球城市”。14世纪,世界黄金的2/3来自于西非,绝大多数都要从廷巴克图转运至北非、欧洲。14世纪末,廷巴克图兴建了著名的桑科尔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讲学交流。这里的居民十分富有,谷物与牲畜充足。
材料二 1591年的桑海——摩洛哥战争,导致了西线商道的衰落和商道贸易的迅速下滑,破坏了廷巴克图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贸易中心由类似廷巴克图等跨撒哈拉商道枢纽城市转向沿海地区。统治集团内部频繁争权夺势,严重削弱了中央统治力量。战争将欧洲人的目光吸引到延巴克图,加速了其衰亡的进程。
——以上材料摘编自占心磊《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 | 人物及事件 |
1532 | 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
1534 | 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
1641—1648 | 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
1762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
1789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
1814—1815 |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
阅读如表材料,提取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一项重大时代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公元1—1800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图中白色区域)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以“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