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首次胜利
阶段 | 流行歌曲 |
1931—1945年 | 《松花江上》《四渡赤水出奇兵》《义勇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 |
1949—1953年 | 《东方红》《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1956—1976年 | 《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 |
1978年以后 | 《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1954年宪法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2年宪法 |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评选变迁一览表(部分)
时期 | 劳动模范评选概况 | 典型代表 |
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 | 党和政府开展了3次劳动模范评选大会,分别在1950年(464名)、1956年(4703名)、1959年(3267名)三年间共评选了84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评选的标准是依据劳动竞赛而定的,主要内容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 | “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 “盐田大改造”孙华喜 “我国第一粒滚珠创造者”宋世发 “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
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 | 劳模评选一度停滞,直到1977年全国性劳模评选活动才得以恢复,分别在1977年评选1次,1978年和1979年各评选2次。 |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二十世纪 八九十年代 | 劳模分布的职业日渐多元,由最初的产业工人、农民到企业家、科学家等。劳模的形象不断扩展和丰富,从最初的“不怕苦不怕死”的老黄牛形象衍生为科技创新、精益求精的先进工作者。 | “两弹元勋”邓稼先 “氢弹之父”于敏 |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科技创新、民族振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国家对劳动者的创新品质培育日益重视,劳模群体的形象也相应地转向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除了重视创新精神以外,新时期的劳模评选也更加重视其人文精神的考察,对其道德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 | 宇航员杨利伟 “抗疫国士”钟南山 |
——整理自王霖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探究任务一:探时代背景】
【探究任务二:析演变过程】
【探究任务三:学劳模精神】
【探究任务四:悟变迁之理】
材料: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对比表
三次开放 | 背景 | 影响 | 启示 |
1840年枪口下的被动开放 | 鸦片战争中,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 | 中国成为西方殖民者的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业日用品的消费者,严重冲击和打压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 |
1980年觉醒下的主动开放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 ||
2020年自觉下的深化开放 | 中国开放面临着新的国内国际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政策调整,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政策。 | 新冠疫情以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彰显了独特的制度优势以及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
——整理自张为付、陈佩《中国近现代开放的比较与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