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4年九年级毕业生4月历史月考卷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出( )
    A . 鼎的种类丰富,用途广泛 B . 鼎的数量代表着权力和社会地位 C . 鼎的工艺高超,制作精美 D . 鼎是研究商周时期铜文化的依据
  • 2. (2024·德庆月考) 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内容后表演了一个历史小短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 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免除徭役的奖励 C .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武将被授予爵位并获得土地 D . 丁同学自称皇帝向全国颁旨:统一文字
  • 3. (2024·德庆月考) “寡人以其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以下关于材料中“寡人”的相关史实正确的是( )
    A . 确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 . 废除西周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 . 自称始皇帝,开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D .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监察官民
  • 4. (2024·德庆月考) 复旦大学马孟龙在“西汉的侯国及其地理分布”讲座中说到,西汉侯国的数量在景帝末年逐渐下降至90余个,但在汉武帝的一项措施后又迅速增长至210个。汉武帝实施的措施最有可能是( )
    A . 推恩令 B . 刺史制度 C . 轻徭薄赋 D . 北击匈奴
  • 5. (2024·德庆月考) 青岛市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深入研究“君臣关系”的过程中,系统地归纳梳理出西汉诸侯国中的“相”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职责及其变迁(见下表),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这些研究成果反映出( )

    时期

    主要职能

    汉高祖时期

    丞相在诸侯国内统管众多官员,包括各类卿大夫和都官,其设置模式与中央政府极为相似。

    汉文帝景帝时期

    原先的丞相被更名为相,同时省去了御史大夫等职位,简化了诸侯国的官僚体系。

    汉武帝时期

    重点推行中央的“汉法”,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汉成帝时期

    诸侯国内史职位被撤销,相的职责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扩展。

    A . 中央权力的一步步强化 B . 选官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 .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D . 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 6. (2024·德庆月考) 我国的中医药无论是在新冠感染的防治还是救治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而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医学家就发展“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这一医学家是( )
    A . 黄帝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扁鹊
  • 7. (2024·德庆月考) 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图中科技文化成就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4·德庆月考)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 . ②①③④⑥⑤ B . ②③①⑥④⑤ C . ①③②⑥④⑤ D . ②①③⑥④⑤
  • 9. (2024七下·西宁期中) 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使用胶泥刻制活字,“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然而,现代有人认为普通黏土烧制的泥活字容易破碎,不能用于印书。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实验证明,使用黏土制字,经高温焙烧后的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   )
    A . 年代久远的史料都难采信 B . 史料记载均需通过实践检验 C . 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 D . 方法互证可以验证史料信度
  • 10. (2024·德庆月考) 据《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 英国试图维护正当贸易 C . 林则徐广州虎门销烟 D . 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 11. (2024·德庆月考) “只是在封建制母体上‘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枝芽,其结果必然会出现许多畸形怪状的产儿。”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2. (2024·德庆月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它们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征服了万千读者,时人将这些文章的写法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这一现象表明( )
    A . 戊戌变法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B . 维新派注重宣传的有效性 C . 报刊成为思想宣传的主媒体 D . 中国出现文学革命的热潮
  • 13. (2024·德庆月考)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材料中“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
    A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 摒弃了儒学束缚 C . 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 . 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 14. (2024·德庆月考)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事件发生地的形势图,据图所知,这一事件( )

    A .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B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 表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 . 推动抗日战争转入了反攻阶段
  • 15. (2024八下·太湖期末) 据统计,1956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人工资和农民收入比1952年分别提高36.8%和24.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
    A . 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 B . 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 . 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均衡发展 D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6. (2024八下·兖州期末) 初三(2)班的同学在背诵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采用了“关键词”记忆法,其中关于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团结、胜利——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主要矛盾 B . 团结、胜利——主要矛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 . 主要矛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 D . 主要矛盾——市场经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17. (2024·德庆月考) 在1992年我国掀起了一股下海经商、办企业的浪潮,这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是中国企业创业的高潮点之一。这一时期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原因是( )
    A . 开放沿海城市 B . 设立浦东新区 C . 进行了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18. (2024八下·紫金期末)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祭祖典礼的活动日。台湾同胞罗运源告诉记者:“在台湾祭祖是四月二十六日,不论是哪一天祭祖,我们都是祭拜炎帝,都是炎黄子孙,两岸民众在传承和弘扬神农炎帝文化上的文化认同是越来越明显。”这反映出( )
    A . 两岸同胞同根同祖,有共同的文化 B . “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C .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 两岸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
  • 19. (2024·德庆月考) 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局势演变和科技发展,我国国防建设遇到新挑战。为此,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应对的措施主要是(    )
    A . 加快空军和海军现代化建设,自主研制歼20和山东舰航母等先进装备 B . 大力发展太空技术,开展深空探测,建造有人常年值守的天宫太空站 C . 全军划分五个战区,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军事格局 D . 加强军事外交,增强军事透明度,发展与他国友好合作关系,化解冲突
  • 20. (2024·德庆月考)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 . 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 . 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 . 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 . 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 21. (2024·德庆月考) 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获奖演讲中说道:“如果有可能选出一位(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那就是□□,在我知道的中国作家中,□□是最出色的。”直到十八年后,大江健三郎的预言果然成真。“□□”应是( )
    A . 莫言 B . 鲁迅 C . 余华 D . 康生
  • 22. (2024·德庆月考)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
    A . 城市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B . 摆脱束缚享有司法特权 C . 市民阶层推动了城市自治 D . 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23. (2024·德庆月考) 英国一位历史学家描述:“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但仍保留随时恢复劳役的权利。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材料说明( )
    A . 欧洲封建制度已经瓦解 B . 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C . 领主与农民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D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
  • 24. (2024·德庆月考) “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继承和改造希腊罗马文化,汲取城市文化、民间文化的优秀成果,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宣扬……核心思想,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反映文艺复兴的影响是( )
    A . 动摇了天主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B .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建构了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制度蓝图 D . 仅仅是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的辉煌文化成果
  • 25. (2024·德庆月考) 英国从1553年到1680年间,组织了49个商业垄断公司,比较著名的有“利凡特公司”“东印度公司”等;法国从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个商业垄断公司;荷兰最著名的垄断公司是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不但垄断东印度的贸易,而且统治印度尼西亚和其他荷属殖民地。据此可推知,这些商业垄断公司的成立( )
    A . 加快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 . 拉开近代黑奴贸易的序幕 D . 推动了欧亚直接贸易的兴起
  • 26. (2024·德庆月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交互作用的。英、美、法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改革政治上层建筑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三国政治革命因而发生。这说明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都在于( )
    A . 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B . 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C . 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D .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27. (2024·德庆月考) “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立起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 降低了生产效率 B . 促进了农业发展 C . 缩小了贫富分化 D . 造成了环境污染
  • 28. (2024·珠海模拟) 希特勒利用经济大危机中的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进行复仇蛊惑。他在纳粹党增到140万后当选总理,随后解散国会建立专政。此材料直接说明( )
    A . 希特勒大肆进行扩军备战 B .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 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建立 D .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29. (2024·德庆月考)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2020年英国重获“单身的自由”。英国在入欧(脱欧)问题上的决定因素是( )
    A . 外国影响 B . 综合国力 C . 意识形态 D . 国家利益
  • 30. (2024·德庆月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春季学期开学延迟,“空中课堂”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新方式。这说明 ( )

    ①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④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和知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4·德庆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羽率领起义军渡过漳河后即将渡船沉于水中,捣毁做饭用的锅灶,每个士兵仅带三日口粮,表示决心与秦军血战到底。渡河后,与秦军接连激战,九战九捷,终于大败秦军主力。这是反秦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战。同年三月,另一路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武关,插入敌人心脏,所到之处,秦军望风披靡。起义军巧设疑兵,威胁秦军,又以重宝引诱守将投降,乘其不备,大破秦军。刚刚当了46天皇帝的秦王只好向起义军投降,历史宣告了秦王朝的灭亡。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无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

    1. (1) 材料一中“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战”指的是哪次战役?“另一路起义军”是谁领导的?两路起义军获胜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2. (2)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所记载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境况?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
    3. (3) “高祖”及其继任统治者勤俭治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鼎盛时期,同一时期,哪个国家发展成为欧洲地中海的霸主?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认识?
  • 32. (2024·德庆月考)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 年

    国共合作实现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1950年至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年至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4年10月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1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 (1) 据材料中“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谁主持了这一事件?
    2. (2) 表格材料中的哪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为这一事件的实现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争的胜利?
    3. (3)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3. (2024·德庆月考) 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新航路开辟前世界贸易图

    图2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13—1929

    0.7

    1929—1938

    —1.2

    1938—1948

    0

    材料三

    世界贸易发展状况

    时期

    发展状况

    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扩张,洲际贸易随之扩展

    表现:商品种类、数量大增;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

    原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交通工具的革新

    表现:形成了国际分工、贸易格局;世界贸易额剧增

    20世纪以来

    促进因素:《关贸总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围绕关贸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结束;世贸组织(WTO)的成立

    表现:从1950年到2000年,全国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任选一个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