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202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1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佩qīn 澎bài 暴风雨zhòu 自吹自léi B . mèi     首jī 惟妙惟xiào      无消息yǎo C . 形dùn     劣zhuō    息万变shùn 毛骨然sǒng D . gǎn 不chuò    词夺理qiǎng     众取宠huá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簇新            蜗行            阔绰            吹毛求疵 B . 阴霾            伫立            犀利            锱铢必究 C . 造诣            霹雳            作揖            断壁残垣 D . 羡慕            顷刻            颓唐            不屑置辨
  • 3. (2021·黄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云南偏远山区,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她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是实至名归 B .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他首当其冲 , 报名参加了学校“垃圾分类小分队”。 C . 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 , 这在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 . 美国一意孤行 , 在各方面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注定是不会得逞的。
  •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 .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此句标点使用不正确。) C .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赏秋的风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 D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 5. 论述性文本阅读

    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马祖云

    ①“落地的一瞬间,特别有成就感”“下一个周期,希望能达到新的高度”……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后运动员挥洒汗水、奋力拼搏,激发了亿万观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点燃了人们一起向未来的豪情。冬奥赛场深刻启示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

    ②干事创业,无人不希冀成功的荣耀。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每一次拼搏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成功的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运动员的摘金夺银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从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到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每一次拼搏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短道速滑运动员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训练中的一次次全力冲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遨游太空,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

    ③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超越自我,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

    ④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收获良机。奋斗者的拼搏,体现着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拼搏的力量离不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从南仁东带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到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⑤“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实”。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韶华、不负历史,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

    (摘自《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文本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每一次拼搏都在蓄积力量,不可轻言放弃。 B . 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 C . 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 D . 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
    2. (2)  下列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 敦煌女儿樊锦诗在漫天黄沙的敦煌坚守40年,一生守护“飞天”。 B . 《超越》中唱道: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的平凡,超越自己。 C . 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飞”入决赛。 D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冬奥会上00后运动员所表现出的自信,缘自于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辛努力。 B . 要创造非凡的业绩,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英雄都需要超越常人的天赋和视野。 C . 没有拼搏就没有成功,拼搏的力量源自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不惧的勇气。 D . 拼搏成就传奇,马伟明、南仁东、黄大发们以顽强的拼搏创造出了一个个传奇。
  • 6. 说明性文本阅读

    当植物吃了“垃圾食品”

    ①化肥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创历史记录的高产农作物。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氮、磷和钾,它们可使植物生长得更快、更大。从196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但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三倍,这是农业生产取得的空前伟大的成就。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用化肥助长的高产作物,会损失某些营养成分。这些高产作物所含的矿物质和营养素都低于传统作物。

    ③作物营养水平下降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是高产谷物、水果或蔬菜的体积趋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同一块土地的总含铁量是相等的,如果在这块土地上种植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大品种的土豆,每单位生物量中的含铁量显然比小品种的少,因此高产作物的营养密度会降低。

    ④植物中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益处,但现代农业对植物的化学物质水平显然产生了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作物越接近其野生祖先,其体内的生物化学水平越高,而现代化肥的大量使用则会降低植物的生物化学物质水平。

    ⑤植物中矿物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下降的问题,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植物根部。虽然那些在化肥施用后的绿色庄稼茁壮健硕,但其根部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

    ⑥维持植物健康的“食物配方”非常复杂,远远超出植物生长所需氮、磷、钾的简单混合。植物健康配方中包含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真菌。根系微生物包裹并保护植物的根,并将大量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土壤中的有益化合物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帮助植物宿主输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以多种方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⑦互惠互利,才能让这种共生关系保持下去。植物宿主不会轻易付出,除非它能从根部微生物群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反之亦然。植物的根不只是简单吸取营养的“吸管”,同时也通过土壤向根系微生物群泵送植物渗出液——植物分泌的碳水化合物、植物化学物质和其他可食物质的混合物。

    ⑧植物以大量渗出液喂养根部微生物群,而根系微生物群则以为植物输送氮、磷、钾和促进植物健康的大量营养物质作为回报,同时也输送在植物与其根系微生物群之间传送化学信号的一些物质。

    ⑨这就是现代化肥对植物来说是“垃圾食品”的原因。当作物获得了含大量氮、磷、钾的化肥时,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生存方式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植物会减少渗出液的产生。结果呢?根系微生物群产生的对植物有益的代谢物会越来越少。

    ⑩因此,当我们大量使用化肥时,最终得到的是外表好看、但内在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较低的高产作物。这样的结果对植物来说是一场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了拥有这些“垃圾食品”让植物渐渐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懒虫”。植物“垃圾食品”之灾,最终会破坏植物和根系微生物群在漫长岁月里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和良性循环机制。

    (选自《大自然探索》,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从“垃圾食品”导致作物营养成分降低和破坏根部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B . 本文语言科学严谨,既使用“根系微生物”等专用术语,解释植物生长原理;又使用“懒虫”等生活词语,生动形象。 C . 文章运用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阐释了“垃圾食品”对植物健康生长的影响,通俗易懂。 D . 这篇科普文章将客观事实和科学解释相结合,引发读者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探究精神。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高产作物所含的矿物质和营养素低于传统作物的原因是它们的体积趋大。 B . 现代农肥的使用会降低植物的生物化学物质水平,使其越来越接近野生祖先。 C . 使用化肥培育的高产作物,不仅外表好看,营养也很丰富。 D . 大量使用化肥让植物渐渐变得懒惰,会减少渗出液的产生。
    3. (3) 简述化肥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的“垃圾食品”。
  • 7. 文学类文本阅读

    儿子的一幅画

    徐则臣

    ①年既长,情感的沸点反倒越来越低,经常端不住,一不小心就哭就笑。

    ②因为工作忙,在下班后、节假日,大部分时间都关在书房里读书写作,难得陪孩子,一直心怀歉疚。但歉疚时又一如既往地忙。实在心虚得自己都挺不过去了,就想为儿子做点事, 补偿一下,也安慰一下自己。

    ③儿子上幼儿园时,还不懂他爸写作时尽量不打扰,想找我玩了,一推书房门就进来了。我写得正投入,总敷衍孩子也不是个事儿,就说“儿子乖点,爸爸给你写童话呢。”儿子果然不闹了,但承诺就算许下了。没事他就问,“爸爸,给我的童话什么时候写好?”我只好再敷衍,快了快了,写着呢。后来儿子聪明了,不再漫无目的地追问,设了底线:他幼儿园毕业时写出来就行。他要给班上的小朋友一人送一本。这个底线其实一点都不低,但愧疚越发让我心虚,无论如何得如期完工。紧赶慢赶,儿子毕业之前,长篇的《青云谷童话》出版了,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人手一册。送完书,过两天儿子放学回来,开心地说:“爸爸,我们老师夸你书写得好!”我鼻子眼睛瞬间就一起酸了。这是我得到的最高奖赏吧。

    ④“债”算还了,愧疚缓解了一些。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当然我也知道这些都是借口,再忙也得陪孩子。但道理明白,不代表事情就能做对,愧疚又一日日积压在心头。

    ⑤前些天在成都做社会调研,坐车去机场路上,太太在儿子的家长会上发来微信,是一张照片,儿子的画,一个大胖傻小子,肚子上写了一行字:“妈妈,我爱您!”正打算夸小东西的画有长进,第二张、第三张照片也发了过来,是儿子两个同学的画,都是画了一个自己,画旁边写有一行字:“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辛苦了!”我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不是要求只能一个家长参会吗?太太回:“是,都一个。”

    ⑥一点没矫情,也没夸张,我突然难过得好像肠子都打了一个结,刚吃过晚饭的胃里陡然地空空落落,眼泪哗地就出来了。别的孩子的笔下都是“爸爸妈妈”,我儿子只写了“妈妈”。 太太见我半天没吱声,回一句:“别多想。”能不多想么?人家娃儿不管来的是爹还是妈,心里装的都是父母两个人;我儿子心里肯定没我这个当爹的。要是心心念念他爹,我去不去都会被提上一笔吧。

    ⑦我相信儿子不是有意“晾”我,给个警告处分,他应该还没这心眼儿。但正因为是无意,更让我伤心。怨不得别人,完全咎由自取。但还是伤心,眼泪汪汪地到了机场,坐上飞机去了另一个城市。

    ⑧落地已是半夜,打开手机,收到太太发来的视频,录的是她跟儿子的对话,先从那幅画的构思说起。为什么把自己画成一个胖子?想让自己吃得壮壮的,好打篮球。为什么把衣服都涂成黄色?喜欢黄颜色啊。为什么把“妈妈,我爱您”写在肚子上?不是肚子上,是肚子里,装在心里呢。为什么写的是“妈妈”?要是爸爸来开家长会,我就会写“爸爸,我爱您”了。那为什么不把“爸爸”“妈妈”一起写上?老师说,家长会刚开始就要给家长一个惊喜,来的是妈妈呀。可是别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都写上的呀。他们是写在旁边的,我是写在肚子里,写在心里的,我的字又大,心里装不下那么多字呀,所以就只写“妈妈”了。

    ⑨视频之后太太又发了一条:“别自作多情了,人家根本没想那么多。”还加了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

    ⑩我的眼泪又出来了。说实话,有种失足后被挽救的感动,心中稍感安慰。视频里儿子的表情和说话都很自然,肯定不是娘儿俩一起演双簧宽慰我。但我也知道,这感动只是侥幸,不过是犯了错误这一次逃掉了惩罚而已。

    ⑪在异乡的后半夜,我回了一条:“一定努力把爹做好。”

    【注】①见天:每天。

    1. (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

    3. (3) 文章详写“太太”所发视频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你认可文中“我”作为父亲的表现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共29分)
  • 8.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內篇》)

    【注】①得无……耶:难道……吗。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侮辱。

    1.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弗敢也                         加:虚夸,夸大 B . 小信未                         孚:使信服 C . 齐人也,盗                     坐:因……获罪 D . 小大之                         狱:监狱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谋             齐习辞者也 B . 一战               吾欲辱之,何 C . 长勺               今民生长齐不盗 D . 登轼望之             出淤泥不染
    3.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紧扣题目中的“论战”二字,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 B . 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有力反击了楚王,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 . 甲文中的曹刿在鲁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化解了鲁国的危机;乙文中晏子在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D . 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曹刿和晏子作为国之重臣的精神风貌。
    4.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9. 古诗阅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1) 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 .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C .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D .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 (2)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2. (2)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4)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5.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以春景写冬雪,发挥联想,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
    6. (6) 《夜雨寄北》中,诗人盼望团聚后共话今宵的两句诗是:
四、名著阅读(共6分)
  • 1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1. (1) 选文中林冲与高衙内冲突之后,因(情节)被捕入狱。后来,陆虞候又设计陷害林冲,火烧草料场,林冲被逼(情节)。
    2. (2) 选文反映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整本书概括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五、语言运用(共8分)
  • 1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中国人爱中国字,写成雄文千方篇。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

    (节选自《中国字》歌词)

    材料二: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字》自开播以来备受文字爱好者喜爱。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目前的汉字教育存在某些缺憾,大家往往是听其音、知其意,但字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该节目总导演童中尉如是说。让观众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

    1. (1) 阅读材料一,请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将正确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一提好比,一折如同,一弯就像,一点恰似

      ①龙摆尾      ②峰回转      ③凤抖冠      ④剑出鞘

    2. (2)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联系自身简要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至少答出两点)
六、写作(60分,含书写5分)
  • 1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今年春晚,主持人尼格买提在变魔术时出现了失误,一瞬间成为当晚热议的话题。然而,就在不久后的元宵晚会上,尼格买提选择再次挑战自我,再次进行魔术表演。他不仅勇敢地面对了曾经的失败,更是用一场完美的表演圆回了之前的失误。他在表演中说:“Q和A,就得在一起,因为我们的生活,一半是问题,一半是答案。”

    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