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8《在长江源...

更新时间:2024-07-30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竹山有着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 . 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 . 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 . 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 . 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 2. (2024八下·凉州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聚然  敦实  穿流不息  虔诚 B . 衰竭  凄凉  风云变换  骨骼 C . 演译  懈怠  漫不经心  砾石 D . 裸露  蠕动  接踵而至  帐篷
  •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B .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指破坏景观的种种行为) C . 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 , 频繁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震……(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D .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这里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 .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 .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 .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 5. (2024八下·凉州期末)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

    ②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③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④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⑤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

    A . ①③②⑤④ B . ④②⑤①③ C . ④①③②⑤ D . ①④②⑤③
  • 6.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 . 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

    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

    C . 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修改:将“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传授给学生知识”调换位置。

    D .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修改:去掉“否”

二、基础知识综合
  • 7. 为加强琼海市“讲文明、树新风”的城市文化建设,椰城中学举办“阅读以致远,书香以修身”的读书活动。请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完成任务。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 ① (A.漫不经心    B.杂乱无章)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dài(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dūn(   )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   )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   )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 ② (A.高低消长  B.困难重重),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节选自《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 (1)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懈dài( )        ②dūn( )实        ③( )卧        ④( )熠烁烁

    2. (2)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②

    3. (3) 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欣赏,自然会

三、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回答问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⑪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1. (1) 选文中景物的特点随立足点变化而变化,阅读选文填写下面表格。 

      立足点

      景象

      在砾石堆上

       

      发现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难以名状的图案

      看到千姿百态的冰体和冰山的裂纹、褶皱

      第二天去冰河中的砾石堆

      听到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

    2. (2) 请赏析“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中,一列小小身影。”一句中“蠕动”的表达效果。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4. (4) 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 9. 现代文阅读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节选)

    ——马丽华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东,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东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 , 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

    1. (1) 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加点词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A .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B .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C .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 , 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D .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2. (2)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B . 到长江源头探险是十分困难的,作者就曾摔倒在冰河上,摔断了尾椎骨。 C . 文中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D . 在冰塔林的砾石滩上,作者找到了贝壳、植物的化石。
    3. (3) 选文中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
四、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 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