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蛟川书院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一科学试...

更新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取放固体药品 C . 闻气体气味 D . 塞紧橡胶塞
  • 2. (2023七下·宁波期中) 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单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43℃,铱的熔点是245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 . 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B . 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C . 加热至2470℃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D . 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颗粒物
  • 3.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今年即将开学的时候,有些地方突降小冰粒,它不是冰雹也不是雪,而是霰(xia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白色小冰粒!它是《诗经·小雅·颊弁中“如彼雨雪,先集维霰”的,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关于“霰”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最可能是( )
    A . 液化 B . 凝固 C . 凝华 D . 先液化再凝固
  • 4.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就是阳光 B . 光是一种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3.0×105m/s D . 常温下,光在水中比在玻璃中传播得快
  • 5. (2023七下·宁波期中) 用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 .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B . 称取5.0g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 . 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 .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 6.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如图为阴阳壶的结构示意图,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中间有隔绝层将其分为独立的两半,壶把上开有甲乙两孔可与空气连通,若只倒出乙液体,需要在倒出时( )

    A . 按住甲孔 B . 按住乙孔 C . 同时按住甲乙两孔 D . 不按住两孔
  • 7.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小蛟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位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A . a装置 B . b装置 C . c装置 D . 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 8.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小川同学在验证空气各成分时采用了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 . 用大针筒向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小试管中打气,观察是否变浑浊,检验空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B .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呼气观察是否变浑浊,检验空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C . 在红磷燃烧实验后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着的木条后观察是否熄灭,检验空气中是否有氮气 D . 观察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否复燃,检验空气中是否有氧气
  • 9.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 .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 . 液氧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D .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 10.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如图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 A处应是紫光 B . 只有AB之间有光 C .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的B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 1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控制温室效应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嗅碳"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的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 . 温室效应主要抑制热辐射透过大气层到地面 C . 植树造林可增加地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D .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12.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每年都有因用火不当而引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下列关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桌上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 . 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 . 泡沫灭火器的主要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 . 森论着火时应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 13.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我国的“探月工程”不断迈出新征程。在一次登月中,仪器在月球背面发现黏稠月壤,与美国登月所见截然不同。关于月球上的月壤组成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 . 空气 B . 微生物 C . 矿物质 D . 腐殖质
  • 14.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太阳不停地向周围辐射巨大的能量,下列关于太阳辐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B . 光照面积越大,在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辐射就越多 C . 白色物体不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D . 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光
  • 15. (2023七下·宁波期中)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臭氧层位于① B . ②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 .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③ D . ②中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 16. (2023七下·宁波期中) 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溶液的表述中,关于“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能继续溶解新加入的物质的溶液,原先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若外界条件不改变,溶剂量不减少,则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一定不会分离 D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17.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某兴趣小组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环境下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酒精加热,乙杯为隔水加热,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已处于一稳定值,关于此时小烧杯中水的说法正确的( )

    A . 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腾 B . 甲、乙、丙温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腾 C . 三杯水温度是t<t=t , 只有乙、丙中水沸腾 D . 三杯水温度是t<t=t , 只有丙中水沸腾
  • 18.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左边烧杯中,放入下列哪一种物质后,会在右边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 )

    A . 氢氧化钠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钙
  • 19.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小科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溶液,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称量时部分氯化钠固体从药匙中撒落,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可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⑥称氯化钠固体时,不小心左物右码放反(5g以下用游码),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 ①③⑤ B . ③⑤⑥ C . ①③ D . ③⑥
  • 20.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中,a一定大于b的是( )
    A .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B . 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为a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C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D . 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克,高温时为b克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 2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牛奶 ③白酒 ④肥皂水 ⑤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⑥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 ⑦高温下的铁水 ⑧血液 ⑨碘酒

    其中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

  • 22.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使陆地上的水得到补给的环节是(填名称)。
    2. (2) 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这属于三态变化中的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以下自然天气现象中,与该过程吸放热情况相同的是____。
      A . 千里冰封 B . 霜挂枝头 C . 冰雪消融 D . 露珠晶莹
    3. (3) 某科研团队利用碳基吸收体(吸光性强)设计生产的一款人工增雨器,海水可通过供水通道到达碳基吸收体,碳化蘑菇具有较强的吸水和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且内部向空气散热较差,能使其在伞状结构的上方产生大量“白雾”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若在现实中大量投入使用该装置,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填序号)环节施加影响。
    4. (4) 2024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水取之不尽 B . 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 应逐步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D . 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 23.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文具市场上流行一种红色透明遮挡板,将它覆盖在写有题目(黑字)和答案(红字)的白纸上,能达到“看见题目”而“看不见答案”的效果。“看不见答案”的主要原因是红色透明遮挡板,所以答案与白纸看上去都是红色难以区分。若用蓝色透明遮挡板盖在答案区域,会观察到原来白纸部分颜色为;原来答案(红色)部分颜色为

  • 24. (2023七下·宁波期中)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中紫色石蕊变红,推测有酸性物质生成,请写出生成该酸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现象,由此可知二氧化碳性质有,且密度比空气
  • 25.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如图一是“魔法树”,其制作过程是将纸树插在底座上,纸树能加快溶液蒸发,倒入“魔法液”放置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纸树上晶体生长,仿佛树木开花非常精美。小科欲用磷酸二氢钾或氯化钠制作“魔法液”,如表反映了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完成下面小题:

    温度(℃)

    20

    40

    60

    80

    磷酸二氢钾溶解度(g)

    23

    34

    50

    70

    氯化钠溶解度(g)

    36

    37

    37

    38

    1. (1) 小科想从溶有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的废液中回收磷酸二氢钾,可用结晶法(选填“降温”或“蒸发”)
    2. (2) 小科选用磷酸二氢钾制备“魔法液”的过程如图二所示,向50g磷酸二氢钾固体中加入100g热水,溶解得到60℃的溶液甲,静置冷却得到溶液乙,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得到溶液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丙都是不饱和溶液 B . 溶质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甲 C . 从乙到丙该物质溶解度增大了 D . 从乙到丙溶质质量不变
    3. (3) 小科将溶液丙倒入容器后每2小时观察一次,发现液体逐渐减少,纸树上的“花”逐渐盛开,过程如图三所示,下列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最符合题意的是____。

      A . B . C . D .
  • 26. (2023七下·宁波期中) 硫、碳、铁丝燃烧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细节设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2. (2) 实验时,集气瓶底放水的原因各不相同,硫燃烧时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3. (3) 小川将少量铁粉洒向酒精灯,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而将一细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只观察到红热现象,你认为造成铁粉和细铁丝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27.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如图1所示是两种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1. (1) 20℃时,将固体A、B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AB(填“>”“=”或“<”),
    2. (2) 升温到40℃后,取一定质量的A、B溶液分别进行恒温蒸发,析出晶体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则40℃时,A的溶解度为g。
  • 28.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根据如图分析,P点无法燃烧的原因是:。某同学实验时发现在N点该物质也无法燃烧,可能原因是

  • 29.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小蚊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观察到光斑形状为三角形,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 30. (2023七下·宁波期中)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后人就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I.按如图安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II.往U形管中装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于支管口),开始实验;

    III.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IV.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注射器,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关闭电源;

    V.检验气体。

    【问题讨论】

    1. (1)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实验中设置步骤Ⅲ的目的是
    3. (3) 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处。
    4. (4) 电解水过程有如图步骤的模拟构成(图中的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填标号)。
      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3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小科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后,进行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 (1) 在组装图甲实验装置时,组装的顺序通常是(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烧杯盖子侧边开一小孔是为了避免对实验的影响;
    2. (2) 由图像乙可知,当地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 (3) 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科想再做一次实验。就往烧杯中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热源将水再次加热到沸腾,下面最符合加入冷水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
      A . B . C . D .
    4. (4) 图乙中三条实验记录图像中,b表示第一次实验,则可以表示第二次实验的是(选填“a“b”或“c”)。
  • 32. (2023七下·宁波期中)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 (1) 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DE段的实验现象是
    2. (2) 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V、V1、V2表示),如果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则测出氧气体积将会比理论值
  • 33.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①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纸板上,小波在A位置看到纸板上的字,如图甲所示

    ②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

    1. (1) 给二极管通电,小波从C位置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写序号)。
    2. (2) 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试验次数

      1

      2

      3

      4

      像距v/cm

      10.0

      15.0

      20.0

      25.0

      像高h/cm

      3

      4.5

      6

      7.5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

    3. (3) 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四、计算题(共一题,4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