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2023八下·潮安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是人民的”。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文件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这份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立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3.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彭德怀自述》写道:“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抗美援朝战争的(    )
    A . 原因 B . 影响 C . 结果 D . 意义
  • 4. (2024八下·南雄期中) 黄继光的母亲回忆儿子离家前曾说:“妈妈,这回我志愿到前线去,要保卫我们翻身的胜利果实,保卫祖国和世界的和平。”黄继光所说的“胜利果实”应该是指( )
    A .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B . 土地改革中分得田地 C .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5.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汇频繁见诸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与“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主题是(   )
    A .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6. (2024八下·榕江期中) 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中国实施了(  )

         

    鞍山大型轧钢厂      武汉长江大桥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A . 土地改革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7.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8. (2024八下·东港期末)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社里的锯板机,都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个人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上述现象体现出(  )
    A . “一五”计划的成果显著 B . 农业合作化得到广泛支持 C . 手工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D .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 9.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这一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①到④,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一帆风顺 B . 从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 C . 从②到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D . 从③到④,说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 10.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下表中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工业领域: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交通领域: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科技领域: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改革开放新时期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1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2.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下面为我国1998年与197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变化,表明我国(   )

    A . 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 . 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 C .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D .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13.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 党的诞生 B . 打开国门 C . 南方谈话 D . 高举旗帜
  • 14. (2024八下·榕江期中)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带领中国人民制定明确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问,在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上最重要的共同主题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5.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从开国大典到三大改造,再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梦的提出,这是一条( )
    A .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 B . 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 C . 中国人民历经万千劫难、痛苦挣扎的道路   D . 民主法制健全、经济发展完全正确的道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 2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历史有多种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照片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历史照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⑤长春一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部分代表合影

    材料二 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大河》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部分)如下:

    宋运辉:1978年高考进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营企业金州总厂,当上了技术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金州总厂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迈入国际市场。雷东宝:小雷家村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承包书。20世纪80年代他带领乡亲们创办砖窑厂、电缆厂等。1986年小雷家村进行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新居。杨巡:个体户出身,一直怀有创业梦想。他从卖馒头开始,后来经营电线、电缆。1992年,他投资建造电器建材市场。1994年,收购木器厂,建设新市场,成为大型民营企业。

    1. (1) 请从材料一的照片中任意选取两个历史事件,并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照片中的历史事件与提炼的主题之间的关系。(要求:主题立意明确精炼;史实选择准确;阐释说明逻辑清晰,表达明确)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所述人物的生活经历中提取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并分析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人物:宋运辉

      小说情节(抄写材料原文)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的作用

      1

      1978年高考进入大学

      1977年底恢复高考

      2

      金州总厂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人物:雷东宝(从雷东宝、杨巡中任选一位)

      小说情节(抄写材料原文)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的作用

      他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承包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30分。)
  • 22. (2024八下·榕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建议。大会根据这些建议,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修改。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1) 材料一内容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根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使得哪一阶级获得解放?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 (2) 在1954年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材料二充分说明了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什么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3. (2024八下·榕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

    出台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大会着重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材料四 1959—196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图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9—196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