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4-07-30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 1. (2024七下·娄底月考)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 )
    A . xūn 咳shòu 深霄 目不窥园 B . pìng            对jiào 峭壁 可歌可气 C . 育fǔ              呜yè 屏嶂 深恶痛绝 D . jué 澎pài 抱歉 鞠躬尽瘁
  • 2. (2024七下·娄底月考)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民主战士闻一多在群众大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讲演,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气冲斗牛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也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兀兀穷年……

    A . 慷慨淋漓 B . 气冲斗牛 C . 锲而不舍 D . 兀兀穷年
  • 3. (2024七下·娄底月考)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B . 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全国兴起了儿童厨具购买的热潮。一些网店里,有的儿童厨具的月销量甚至超过了4万件左右。 C .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D . 通过这次科技成果展览,我们了解到我国已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 4. (2024七下·娄底月考)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唯一不变的是,中华大地上总有殷殷志士愿为民族负重前行,总会涌现出一批丹心赤子甘为国家鞠躬尽瘁。

    ②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

    ③但即使在解禁后,终其一生,在正式的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他也只有两次。

    ④在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曾经“隐身”达30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⑤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

    A . ②①③④⑤ B . ②①④③⑤ C . ④①③②⑤ D . ④①②⑤③
  • 5. (2024七下·娄底月考)  下面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定作用。“很”“非常”“刚刚”都是副词。 B .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C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
  • 6. (2024七下·娄底月考)  古诗文默写。

    《木兰诗》一文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写军中征战生活极为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简写木兰身跨战马、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细腻传神地表现木兰作为平民女子的爱美之心。

  • 7. (2024七下·娄底月考) 综合性学习。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学校拟开展“家国天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你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诗词或者名言。
    2. (2) 请你参考例句,举出一个爱国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例句:闻一多,为争取民主,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高声疾呼!

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
  • 8. (2024七下·娄底月考)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 ,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①碧砌:青石台阶。②江山:江水和高山。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以一“乱”字写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 B . 第二句以“飞”字写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 C . 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 D . 诗歌三四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江边月夜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
    2. (2) 黄淑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此诗末句中“寒”字用得极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请作具体分析。
  • 9. (2024七下·娄底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七年不返。

    (节选范晔《乐羊子妻》)

    【注释】①捐失,即失去。②稽废,稽延荒废。③懿,美好。

    1. (1) 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 “蒙始就学”与“妻引刀趋机而言曰”中“乃”的意思相同,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 B . “但”有“只,仅”“但是”“忌惮”等义项,“当涉猎”中的“但”为“但是”之意。 C . “日知其所”中“亡”字与《杞人忧天》中“身所寄”的“亡”字意思相同,都是“无,没有”之意。 D . “若”有“好像”“你,你们”“比得上”“如果”等义项,“中道而归”的“若”应为“如果”之意。
    2. (2) 乙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 .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 (3)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七年不返。

    4. (4) 【甲】【乙】两文中孙权和羊子之妻劝学的艺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10. (2024七下·娄底月考)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五一期间,一首名为《小小花园》的童谣刷屏网络,引发大量网友模仿,从短视频领域迅速蔓延到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有关“挖呀挖”的网络热梗逐渐扩散至各行业领域。

    (改编自《从“挖呀挖”爆火看互联网平台造热点的能力》,中国经营报)

    【材料二】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改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三】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但近几年网络热点事件的沉浮反转教训,也让我们看到,由于短视频传播的快捷,常常会让大众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可能已经有无辜者被莫名网暴。不理智的群体情绪,有时甚至会裹挟舆论导向和司法公正。所以,无论无意还是有意的断章取义,都可能误导公众,短视频新闻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③总之,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改编自《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北京日报)

    【材料四】

    ①许多沉溺短视频者首先感到的是“信息容量”的明显下降。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在于沉溺短视频的用户部分丧失了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普遍没有耐心阅读较长篇幅的文字,这实际上是专注度遭到破坏,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后果。另一个典型的现象在于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简单讲就是看不懂大段文字,更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文本之外的思考,进行文字表达只会玩弄网络热梗、无厘头,自身语言匮乏、贫瘠、庸俗。

    ②此外,因为短视频为了达到最大传播效果,必然采取向下兼容的策略,提供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理解的内容。于是,海量虚假的、错误的、反智短视频内容,只要观者稍有常识就不难发现其谬误,反而被冠以“科普”之名疯狂传播;一些明显编造、摆拍的视频,观者稍有逻辑都不难识别其荒唐,却有大量拥护者信以为真。

    (改编自《短视频时代正在量制造“新文盲”》,南方周末)

    1. (1) 根据上面的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小花园》从短视频领域迅速蔓延到各大平台,“挖呀挖”的热度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B . 短视频适合在移动和休闲时观看,通常都是单独成片,偶尔也会制作成系列栏目。 C . 短视频能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记录和及时发布,从而帮助小人物解决困难,故利大于弊。 D . 长期沉溺于短视频,可能导致人们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下降。
    2. (2) 小麓同学表示,每晚都会刷短视频来缓解学习压力。奇怪的是,沉迷短视频后,他常常感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频频走神。最近的考试中,他原本擅长的写作变得连遣词造句都颇为费劲,同时,理科方面的解题能力也明显下滑。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 11. (2024七下·娄底月考)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1) 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2. (2) 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

      意外

      第二次:①

      痛苦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4. (4) 标题中“放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5. (5) 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12. (2024七下·娄底月考)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选段一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拌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选段二

    (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选段三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操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1. (1) 下列有关《骆驼祥子》及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段一“脸通红”“手哆嗦”“拍”等细节描写,表现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心情,突出了实现买车理想的愿望非常强烈。 B . 选段二中样子具有正直善良,自尊自爱的品质。 C . 选段三中的“祥子”已经变成了好占便宜,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 . 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两辆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2. (2) 《骆驼祥子》中人物的起名匠心独具,寓意深刻,“祥子”不祥,“福子”无福,请你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祥子命运是如何不祥或小福子的一生是如何无福的。
三、表达与写作(共50分)
  • 13. (2024七下·娄底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邓稼先那始终站在研究第一线,昼夜计算筹划的身影,令人感动;闻一多那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走在游行示威队伍前的身影,令人感动;鲁迅那雕塑一般坐在黑夜中读青年来信的身影,令人感动;木兰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毅然奔赴战场的身影,令人感动。

    在你生活中,相信也有令你感动的身影,触发过你的情思,影响了你的成长。请以“那个身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明确,选准角度,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