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八下·花溪月考) 邓小平指出:“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 实现共同富裕 C .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D .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 (2024八下·花溪月考) 春联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
    A .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 . 总路线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 . 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 3. (2024八下·安乡县期末)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先国家,后集体,剩多剩少归自己。不记工,不算账,集体社员两清亮。”歌谣中制度的特点是( )
    A . 集中经营,互帮互助 B . 集体劳动,强化责任 C . 权责分明,多劳多得 D . 土地公有,平均分配
  • 4. (2024八下·花溪月考) 河南省委在1980年指出:“各地所建立的生产责任制,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生产,提高社员生活水平,巩固集体经济,就应当加以肯定和稳定。”这表明河南省委(    )
    A . 提倡推行农业合作化 B . 鼓励生产关系的调整 C . 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 5. (2024七下·淄博期中)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扩大地方税源 C . 实行市场经济 D . 变公有为私有
  • 6. (2024八下·花溪月考) 下面两幅图片可以共同佐证我国的( )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 琳琅满目的商品

    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经济体制改革 C . 对外开放历程 D . 国有企业改革
  • 7. (2024八下·花溪月考) 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将深圳等经济特区比喻为新中国成立前的租界,也有“洋务运动卷土重来”的说法流传,还有经济特区会不会成为政治特区的质疑之声。这表明( )
    A . 改革开放面临着不小的阻力 B . 特区急需国外资金和技术 C . 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D .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 8. (2024八下·永吉期末) 从上海的开放进程可以看出(   )

    1984年

    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

    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2013年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A . 科技创新增强地区实力 B . 国家战略引领地区发展 C . 地理位置决定地区职能 D . 经济实力推动地区转型
  • 9. (2024八下·花溪月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15年保护期”过后,将对小麦、粟米、稻米及棉花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度以开放市场,并且逐渐撤销由国家控制的豆油贸易。这表明( )
    A . 加入世贸组织后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主权 B . 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被动选择 C . 中国的经济体制不适合世贸组织相关原则 D . 中国政府积极主动调整适应世贸组织规则
  • 10. (2024八下·花溪月考) 987年3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时指出:“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该讲话( )
    A . 明确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目标 B .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表明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 . 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 11. (2024八下·花溪月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 . 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B . 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 . 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D . 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 12. (2024八下·花溪月考) 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内涵的演化反映出我国战略目标制定的特点是( )
    A . 与时俱进 B . 以立法为保障 C . 集思广益 D . 以人民为中心
  • 13. (2024八下·花溪月考)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了(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 14. (2024八下·花溪月考) 下面为全球高铁里程对比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国高铁技术领先世界 B . “走出去”战略推动全球高铁发展 C . 海外高铁市场前景堪忧 D . 高铁规模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 15. (2024八下·花溪月考)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 社会主义改造历程 D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5分)
  • 16. (2024八下·花溪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的教条主义错误……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手工业合作化也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材料三:这次会议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而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会议,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经济建设的新道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经济建设的新道路”的理由。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历次伟大转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 17. (2024八下·花溪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时期

    农村农业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时

    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1978-1983年

    1978年底,我国总人口为9.63亿,其中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7.70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从1978年到1983年的6年,是农村硕果累累的6年,是农业开拓奋进的6年。这6年的农村农业发展,充分印证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

    2017-2021年

    2017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046万人。到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注: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据依据2010年贫困线标准。

    1. (1) 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时的农村农业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根据材料中1978—1983年的农村农业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的原因。
    2. (2) 材料中这—“发明”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试举出一条我国现阶段的“三农”政策。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概括你从中得到的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认识。
  • 18. (2024八下·花溪月考)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部分会议简表

    时间

    会议名称

    相关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材料三:同学们分享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阅读笔记。

    笔记一

    笔记二

    笔记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问题,并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组织保障

    ——摘编自齐英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

    ——摘编自鲁保林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底气》

    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成功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和路径

    ——摘编自尤琳等《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会议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指导思想,并说明这条“新道路”产生的重大影响。
    3. (3) 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9. (2024八下·花溪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中国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080年

    中央决定兴办 A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084年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开发开放 B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随后几年

    陆续开放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过去四十年,不论是对外贸易、双向直接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其他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中国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体地,2017年,中国的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达4,10万亿美元,占全球外贸总额的11.5%,全球排名第一。这相对于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210亿英元外贸总额,增长了190多倍。

    ——摘编自《国际贸易》2018年第12期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2. (2)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材料二表格A、B处正确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及格局。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四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与材料二中重大事件之间的关系。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围绕主题谈谈你的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