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 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B .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 (2018·潍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 . 提高了人民地位 B . 完成了国家统一 C . 加速了民族独立 D . 建成了社会主义
  • 3. 2016年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会议上决定的( )
    A . 中共七大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八大
  • 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
    A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 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 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D . 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 5. (2023九上·廊坊开学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根本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真正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 . 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C . 使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D . 使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 6. (2016八下·虞城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  )

    A . 学以致用 B . 居安思危 C . 知耻后勇 D . 奋发图强
  • 7.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东线战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其中的经典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不仅深深戳中观众泪点,更是一语道出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这句台词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 为国内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 B . 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C . 保卫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D . 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
  • 8.  据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回忆,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在1953年以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B . 中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C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 . 土地改革让我国农民翻了身
  • 9.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先后从苏联接收和进口各种火炮4000余门,观测指挥器材也初步配套,并新组建了防坦克歼击炮兵师、火箭炮兵师。这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 )
    A .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 B . 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 捍卫了中国的国际安全 D . 推动了中国的国防建设
  • 10.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材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 . 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B . 使中美关系正常化 C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标志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 1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 . 坚定信念、不畏牺牲的长征精神 C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 D .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抗美援朝精神
  • 12.  1951年1月,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决定捐赠一架战斗机。此后,北京石景山钢厂职工捐赠了一架“石景山钢厂号”战斗机,玉门油田捐赠了一架“石油工人号”,北京工商界集资捐赠一架,中国儿童团捐赠一架,简阳县棉农捐献两架“棉农号”,爱国商人荣家一口气捐赠了12架……大家纷纷捐赠战斗机是为了支持( )
    A . 工业化建设 B . 抗美援朝战争 C .  三大改造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13.  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们高兴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农民说此话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国大典 B .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掀起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14.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全家人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1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家具齐全,全年有米吃。陈友汉一家的生活变化得益于( )
    A . 土地革命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
  • 15. (2018·重庆)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 .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 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 .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 . 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 16. 1950—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战争。这一系列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 祖国统一 B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 D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17. (2019八下·潜山期末)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8. 有位历史学家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希望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贫困农民大众的地位以消除社会古老的上下阶层的分岭。”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
    A . 抗战胜利、三大改造 B . 开国大典、土地改革完成 C . 中共七大召开、土地革命 D .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
  • 19.  1950年美国人均钢产量为538.3千克,人均发电量为2949千瓦时。而1952年的中国人均钢产量为2.37千克,人均发电量为2.76千瓦时。面对这一巨大的差距,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 .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实行“一五”计划 C . 进行三大改造 D . 掀起“大跃进”运动
  • 20.  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 . 工业项目均衡发展 D . 已成为工业化强国
  • 21.  到1957年底,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材料说明了(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中国基础工业薄弱 B . 我国借鉴了苏联经济成功的经验 C . “一五”计划使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D . 我国国防实力的提高
  • 22.  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加强国家政治、法律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成为迫切需要。为此,新中国( )
    A . 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3.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大代表。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人民政权的巩固 B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 24.  1949年,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比70%,工业占比30%,而其中现代性工业产值只占17%。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工农业发展水平低下 B . 亟待实现工业化 C . 已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 25.  如图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旨在说明( )

    A . 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B . 必须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 . 进行土地改革的紧迫性 D .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 26.  1953年作家柳青决定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的职务,扎根农村,创作小说《创业史》。小说以年轻党员梁生宝发展互助组为故事主线,展示了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请你推测小说中梁生宝发展互助组参加了(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全行业公私合营
  • 27.  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九江大旅社的电话收费证。它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 1953年 B . 1954年 C . 1955年 D . 1956年
  • 28.  1956年天津市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后挂上新招牌,工人们聚集在门前互相祝贺。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 成立合作社 B . 实行赎买政策 C . 无偿没收 D . 实现和平过渡
  • 29.  上海水泥厂实行公私合营后,还是原有的设备,但最高产量从之前的不到设计能力的90%上升到超过设计能力的40%。材料表明,公私合营( )
    A . 提高了生产技术 B . 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 . 满足了市场需求 D . 保障了资本家的权益
  • 30.  下表反映的是“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民比重”情况,表格中数据变化是由于( )

    1955年10月

    32.5%

    1956年3月

    803%

    1956年12月

    96.2%

    A . 土地改革 B . 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 . “一五”计划 D . 三大改造
二、问答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至少两项)? 
    2. (2) 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有哪些重大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 32.  发展工业是新中国的迫切要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 祖国的大陆被滚滚的江水隔断,南北交通在这里受到阻挡……1955年2月,组成了以茅以升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还邀请苏联桥梁专家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1955年9月1日,工程正式动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齐聚此地为之奋斗,当地的十万干部群众,也纷纷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1957年10月15日,大桥正式通车。

    ——1954年2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有何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工业化建设能够取得重大成就原因。
    4.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有哪些认识。
  •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历史学家费正清

    材料二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材料三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四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杰出代表荣毅仁

    1. (1)  为实现第二种梦想,20世纪50年代党和人民为“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做出了哪些积极的努力?
    2. (2) 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 (3) 材料三中“公私合营”是新中国政府对哪个行业采取的改造方式?
    4. (4) 材料四反映了荣毅仁对社会主义改造持什么态度?这一态度是因为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政策?
    5. (5) 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资本家在社会主义改造时的态度变化,并概括改造成功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