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九上·南山期中) 《天朝的崩溃》记载,“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调兵速度为临省约30-40天,隔一、二 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英国军舰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 香港,需60天;从印度开过来,需30至40天;从英国本土开过来,也就是4个月。”根据材料可知( )
    A . 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B . 清朝国土广袤影响了调兵的速度 C . 清朝在军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英国 D . 英国在战略战术方面有明显优势
  • 2.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1862年5月,太平军击毙法国海军司令卜罗德;6月太平军克复青浦,守敌常胜军副领队法尔思德被俘。正如李秀成回忆这一段战事时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 是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 B . 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C .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 . 在中外势力绞杀下失败
  • 3.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诗经·甘棠》中描写了召伯施惠于民的故事。后人曾用甘棠比喻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并沿途栽树,造福百姓的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是指他(    )
    A . 抗击日军侵略 B . 率军收复新疆 C . 筹建新式海军 D . 重视海洋防卫
  • 4.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令康有为等人筹划变法。可见,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C . 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 5. (2024八上·澧县期末)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6.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从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到形成“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高潮,斗争如燎原之势蔓延全国各界”的局面。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   )
    A . 学生是运动的领导力量 B . 商人成为运动主力 C . 传播新思想是主要任务 D . 人民大众广泛觉醒
  • 7.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分析“1922—1923年中共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表”,判断中共早期的主要任务是(   )

    时间

    运动名称

    1922年1月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9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A . 传播马克思主义 B . 领导工人运动 C . 寻找革命同盟军 D . 建立统一战线
  • 8.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1926年6月至9月,上海工人举行多达100余次的罢工斗争,参加人数超过20 万。北伐军进入湖南后,湖南农村也掀起了一场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这表明 北伐战争( )
    A . 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 B . 推动了工农运动发展 C . 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 D .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9.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中新社南京2023年12月1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约8000名各界代表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中国人民进行公祭的主要目的是(   )
    A . 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 . 抹杀历史,拒绝战争 C . 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D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10.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 . 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C .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D . 对国民党迁就退让
  • 11.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 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 ( )
    A .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 . 自由思想传播广泛 C . 社会生活新旧并呈 D . 西方风俗已成主流
  • 12.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 何闹如许! 既啮我果,又剥我黍”,材料主要反映齐白石 ( )
    A . 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 . 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C . 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 D . 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 13.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辛亥革命】

    材料一1898年维新失败所造成的影响是众多而深远的。首先,它证明从上而下的进步改革是不可能的。其次,在皇太后和重返政坛的顽固保守派的控制下,宫廷根本不具备领导能力。它怂恿排外主义和鼓励义和团事件,导致了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第三,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这样的事业无法通过和平的变革实现,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孙中山带头推进了这一事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1. (1) 材料一中,孙中山带头推进的“事业”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选择从事这一“事业”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理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革命理想没有完全实现的原因。
  • 14.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中国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927年10月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唐宝林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 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 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 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名称,并分析选择这条革命道路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及长征精神。
  • 15.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伟大的抗日战争】

    材料 1933年,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的家乡坠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糊口,三个大点的儿子离家外出去扛活,夫妻俩带着几个小儿子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开荒度日。

    1940年6月的一天,八路军来到猪头岭。在这里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抗日是咱自己的事,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丈夫二话没说,揣块糠饼子连夜出去找儿子。邓玉芬的大儿永全、二儿永水成了游击队战士。从此,邓玉芬的心就和八路军、游击队紧紧连在了一起。9月,三儿永兴不堪忍受财主的欺压跑回家来,邓玉芬又送三儿参加了白河游击队。 

    1942年春,噩耗传来,丈夫任宗武和五儿永安被日军杀害,四儿永合被抓走。邓玉芬闻讯几次晕厥过去。然而,邓玉芬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她对两个小儿子说:“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到底!”……1942年秋,大儿永全在战斗中壮烈牺牲;1943年夏,四儿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1943年秋,二儿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死在家里。接连的沉重打击,邓玉芬都挺住了。 

    1944年春,日军进行疯狂“扫荡”,百姓纷纷躲进深山。小六儿跑丢了,邓玉芬背着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山洞,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里。她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打击,当即昏过去。醒来时乡亲们告诉她,敌人撤走了,小七埋在山坡上。邓玉芬扑倒在孩子的小坟上失声痛哭,泪水一滴滴渗入坟土……

    失去六位亲人,邓玉芬告诉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她要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邓玉芬眼嗡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 !

    ——摘编自《人民日报》《送六位亲人上战场》(2015年05月21日09版) 

    请围绕“抗日战争”,任选角度,自拟标题,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16.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近代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一  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为解决煤炭运输困难,唐廷枢提议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得到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获得朝廷允准。1882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促进了开平煤矿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洋煤的进口,同时也保证了北洋海军的燃煤供应。

    ——摘编自李占才《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 

    材料二  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他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期间勤奋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从铁路专修科毕业。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

    ——摘编自龚云《铁路史话》

    詹天佑自主设计的“人”字形轨道上下车同行场景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胥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说出唐胥铁路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分析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的原因。结合詹天佑的事迹谈谈他身上体现出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