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 21. (2023七下·岳阳期末)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有交融、有对抗,最终走向统一。 

     

     

     

    1. (1) 【和亲交往】 
      材料一: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建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列举一个唐朝与吐蕃和亲的史实。 
    2. (2) 【政权并立】 
      材料二: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之后,辽与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材料二中提到的“辽与北宋议和”,请问签订的协议是什么? 
    3. (3) 【民族交融】 
      材料三:元朝时,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到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材料三中提到的“新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你认为元朝时民族交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4) 【巩固统一】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对历史学习有独特价值。下面是清朝加强对西藏进行管辖的思维导图,请填写空白处的内容。 
    5. (5)  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有何意义。
  • 22. (2023七下·岳阳期末)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屹立在东方的泱泱大国。制度的创新、经济的繁荣等等,促进了古代中国的强盛。 
    【盛世景象】 
    材料一: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到极盛。

    【经济繁荣】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制度创新】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元朝在地方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元史•地理志》

    【宣扬国威】 
    材料四: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举出唐朝时的两个盛世局面。 
    2. (2)  由材料二可看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结束于什么时期。 
    3. (3)  为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创立的制度是什么? 
    4. (4)  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的远航有何意义?
    5. (5)  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对此你有何更好的建议?
  • 23. (2023七下·岳阳期末)  我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底蕴】 
    材料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

    【文化价值】 
    材料三:“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文化内涵】 
    材料四:他们被称为“史学两司马”,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史学界,甚至是古代史学界都十分著名。他们是史学大家,是人人敬仰的史学者,也是历来为人赞颂的史学楷模。

    【文化感悟】

    1. (1)  材料一诗歌的作者享有什么美誉?
    2. (2)  材料二中的词是谁的名句? 
    3. (3)  材料三中所记录的科技发明是什么?这项科技发明对世界有何价值? 
    4. (4)  材料四中所提到的“史学两司马”各自的史学作品分别是什么? 
    5. (5)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文化自信?
  • 24. (2023七下·岳阳期末)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研究“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个主题,请你也来参加。 
    任务一:【走出去——求学】 
    材料一: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任务二:【引进来——兼容】 
    材料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他讲述了在中国的经历,形成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任务三:【反侵略——抗争】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止止棠集》

    任务四:【关国门——落后】 
    材料四: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 
    ——《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材料一中“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求学之后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马可•波罗他是在谁当政时期来到中国的。 
    3. (3)  材料三的诗句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些诗句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品质。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个政策给当时的中国的发展带来什么危害?
    5. (5)  通过对这个主题的研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