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片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

更新时间:2024-06-05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0七下·温州期中) 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将教室的窗户关好 B . 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 .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 . 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
  • 2.  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小水珠的作用相当于(    ) 
    A . 凹透镜 B . 凸透镜 C . 平面镜 D . 潜望镜
  • 3.  如图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 B .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C .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不变 D . 镜中的像变大
  • 4.  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 C .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 5.  近年来,汽车领域利用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了“人与车”全场景的自然交互。下列对AI语音助手分析正确是(      )

    A . 增大声音音量实质是将音调变高 B . 声音在车内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 . 切换不同性别声音模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D . 能对语音指令作出回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6.  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选择的接线柱是(      )

    A . AB B . CD C . BD D . AD
  • 7.  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能探究同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B .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例如:橡胶、石墨 C . 摩擦起电,是因为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
  • 8.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 B .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 . 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 D .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
  • 9.  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科学教科书,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在不同位置所看到教科书的像。若凸透镜从较远处逐渐靠近教科书,则看到教科书像出现的顺序是(      )

    A . 甲→丁→乙→丙 B . 甲→丁→丙→乙 C . 丙→乙→丁→甲 D . 丙→乙→甲→丁
  • 10. 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的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 . 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 . 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 . 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 . 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 12.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可登录学校公众号,了解学校动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像头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 . 二维码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 拍摄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D . 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 13. 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
    A . 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 . 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 . 像全部消失 D . 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 14.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规律,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实验中,纸板ENF不必与平面镜垂直 C . 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时,入射角为 0° D . 多次改变入射角是为了减小误差
  • 15.  一柱形玻璃容器里盛有适量的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规则木板 AB 上,一光线竖直向下照射在水面上,若在A端下方垫一个小正方体C,使木板倾斜适当的角度后,则(      )

    A . 反射光线将沿逆时针方向适当旋转 B . 折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适当旋转 C . 反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适当旋转 D . 反射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会旋转
  • 16. 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开关 S 闭合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 

    A . 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L1短路 B .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L2短路 C . 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L1断路 D .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 L2断路
  • 17.  小珠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 7.5V、1.5V     B . 6V、1.5V     C . 1.5V、7.5V     D . 1.5V、6V
  • 18.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 19.  如图舞蹈教室有面很大的平面镜。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是(      ) 

    A . B . 甲、乙 C . 乙、丙 D .
  • 2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6题作图题共4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 21. 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 22.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23.  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24. 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观察小灯泡的可以粗略地知道风力。电源电压一定时,风力越(填“大”或“小”),灯泡越亮。

  • 25. 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天宫课堂中授课时演示水球光学实验的情景,实验中通过水球可以观察到航天员王亚平(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头像,这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它的成像原理和(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相同。

  • 26. 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 27. (2017·浙江模拟)

    图甲是小伟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图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R关系图像。由图象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选填“正比”或“反比”);他每次控制电阻的两端电压为V不变。若电源电压为 4.5V,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那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 28.  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是否一样呢?为此,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固定在有一定倾斜的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做上述实验。

    1. (1) 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当操作有关?

      兴趣小组同学改进操作方法后重新做了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73

      80

      73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2. (2)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的震动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9.  学完“视力矫正”的知识后,小明用透明橡皮膜自制了一个如图的水透镜,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利用此水透镜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实验前,在光具座上调整水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2. (2) 要想模拟正常人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图中的蜡烛向移动,再向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均选填“左”或“右”)
    3. (3) 小明在保持水透镜烛焰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向水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小明是在探究眼的成因。
  • 30.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动到最(选填“左”或“右”)端。
    2. (2)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

    3. (3) 实验中通过移动滑片位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计算出Rx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填字母)。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误差
    4. (4) 上述实验完成后,他们想测量铭牌模糊不清的滑动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请将他们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x(用I1、I2和R0表示)。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31题6分,第32题8分,第33题6分,第34题8分,共28分。)
  • 31.  如图1所示的是手机工具箱中的一款工具,可用来呈现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同)。如图2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甲、乙两种声音的不同,甲、丁两种声音的不同。

  • 32.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最好选用(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
    2. (2) 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
    3. (3) 将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观察到玻璃板后方有两个A的像,接着小明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 发现棋子B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时,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 AC ,像到镜面的距离为(选填“AC”、“AD”、“BD”或“BC”)。可沿(选填“ MN ”或“PQ”)方向移动棋子 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 33. 如图所示是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的电路,其中电阻R为100欧,它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可在10~100毫安范围内调节。

    1. (1) 当滑片处于a点时,电路中电流达到(选填“最小”或“最大”)。
    2. (2) 选用电源的电压应为多大?
    3. (3) 变阻器的总电阻为多大?
  • 34. 如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Ω,电源电压U=6V。

    1. (1) 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0至少应为
    2. (2) 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V。
    3. (3) 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Ω,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此拉力器的量程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