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

更新时间:2024-08-26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人类新生命的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B . 男性的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 . 女性的子宫是产生卵细胞和孕育胎儿的地方 D . 母亲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
  • 2. (2024七下·婺城期中) 下列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手影形成 C . 筷子“弯折” D . 激光准直
  • 3.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对细菌利用的是( )
    A . 制酸奶 B . 酿酒 C . 生产青霉素 D . 做面包
  • 4.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 . 乙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 C . 甲的①处滴上碘液会蓝 D . 乙的⑧将发育为茎和叶
  • 5.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 . 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会远离反射面 C .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 6.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 当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 该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 .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 . 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 7.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为近视眼、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其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分别为( )

    A . 甲、丙 B . 甲、丁 C . 乙、丙 D . 乙、丁
  • 8. (2024七下·婺城期中)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说法没有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 . 精子的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游动完成受精作用 B . 有些花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 C . 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D . 有些植物的花瓣颜色非常鲜艳,有助于观赏和美化环境
  • 9.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过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0.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是法线 B . 入射角等于30° C . 折射角等于50° D . 的左侧是玻璃
  • 1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 12.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大豆种子分成甲、乙、丙三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 B . 甲组萌发,乙丙两组不萌发 C . 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 D . 此探究实验可以在5℃条件下进行
  • 13.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小科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科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 .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 . 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线传播的
  • 14.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右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左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胚芽

    种子

    B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微生物

    C

    卵生

    卵胎生

    有性生殖

    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细胞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是学习声音知识时所用的几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 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 . 丙图击鼓时用力不同,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 . 丁图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振动快慢,探究声音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表示的是男女一部分性器官的发育趋势,据图回答: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童年时期性器官的生长发育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期开始以后迅速发育。
    2. (2)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时期性器官发育表现为男性(填“早”或“晚”)于女性。
  • 17. (2024七下·婺城期中) 瓯柑栽培历史约有2400年。柑皮金黄,籽少皮薄,果肉多汁,吃起来先微苦而后甘甜,还伴有特殊的回味。请回答:

    1. (1) 如果某一个瓯柑中有很多颗种子,那么说明这个瓯柑对应的花中数量比较多。
    2. (2) 瓯柑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但其口感及外观等性状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推测柑农在瓯柑培育过程中采用无性生殖的方式,这类方式的优点是
  • 18.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是昆虫的两种发育类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乙中方框的内容应该是
    2. (2) 下列属于甲发育类的动物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 蝗虫 B . 菜粉蝶 C . 家蚕 D . 青蛙
  • 19.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据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 (1) 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图1中大豆种子中的(填标号)。
    2. (2) 要使图2中乙行道树的树阴面积像甲一样较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20.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

    1. (1) 如图甲所示,2~4秒内,物体处于状态。
    2. (2) 如图乙所示,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米。
  • 2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B的自重均为0.5N,钩码重1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N。

  • 22.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有豌豆花和棉花两种不同类型的花。请回答:

    1. (1) 由花的结构可以推测,属于自花传粉的是(填“豌豆花”、“棉花”或“两者都是”)。
    2. (2) 乙主要靠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应具有的特点。(写出两点)
  • 23.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请回答:

    1. (1) 若用激光笔从A点向碗内照射,则向(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
    2. (2) 若将碗加满水,则从A处看到铜钱像的位置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24. (2024七下·婺城期中) 生产芯片时有一道工艺要用到光刻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缩图透镜(凸透镜)把掩膜上的电路图按比例缩小4∼10倍,再被激光映射到硅片(相当于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请回答:

    1. (1) 若要使硅片上成的像更大、更清晰,需将掩膜和硅片向移动。
    2. (2) 若将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则硅片向上移动的距离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厘米,才仍能呈清晰的像。
  • 25.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都提出了许多观点,小科同学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如表所示。其中正方和反方正确的观点分别有(填序号)。

    正方

    反方

    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④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⑦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⑧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各7分,共35分)
  • 26. (2024七下·婺城期中) 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橡皮筋进行自制简易测力计项目。在橡皮筋下悬挂一枚回形针作为挂钩,并依据此时指针位置标上零刻度,如图甲。

    1. (1) 项目一:标明刻度。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克的钩码,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 , 画出拉力F逐渐增大过程的F-L图像,如图乙中曲线①所示。该自制测力计刻度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是
    2. (2) 项目二:检验作品。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 , 画出拉力F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乙中曲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曲线①不重合。小科用此测力计先后连续测量 ,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请说明理由:
    3. (3) 项目三:改进完善。换用伸长长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的材料重新制作简易测力计。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改进后的简易测力计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自制简易测力计”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特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刻度均匀,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测量精确度高

      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小,测量精确度差

      刻度不均匀

      根据评价表,该测力计的“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测力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7.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科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把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科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小科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重力均为G)。请分析回答:

    1. (1) 通过比较甲、乙两组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 (2) 通过比较两组种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 (3) 通过比较甲、丁两组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
    4. (4) 在本实验中,小科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叫法。
  • 28.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小科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为达到实验目的,小科最好选用的器材和实验环境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 用平面镜在明亮的环境中实验 B . 用茶色薄玻璃板在明亮的环境中实验 C . 用无色薄玻璃板在明亮的环境中实验 D . 用茶色薄玻璃板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2. (2) 小科把一块薄玻璃板放在水平放置的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与之完全相同的蜡烛B(不点燃),坚立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蜡烛B , 直到看上去蜡烛B和点燃的蜡烛A的像为止。
    3. (3) 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移去玻璃板,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接下来的操作是,并加以比较。
    4. (4) 小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通过改变一块不透光木板(图中黑色长方形)的位置,人眼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从而达到探究目的。其中方案可行。
  • 29.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洞,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噢!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那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为此,科学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并进行如下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材料】

    大小相同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消水、冰箱、自动酸奶机、标签纸。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和热奶器(设置到65℃)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通过观察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 (2) 根据图1和图2现象的比较,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3. (3) 细心的组员小科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得原因是
    4. (4) 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 30. (2024七下·婺城期中)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科开展了“过期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

    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

    烧杯号

    1

    2

    3

    4

    5

    感冒灵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

    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

    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50颗水稻种子。

    ④分别向A~E五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上表1~5号烧杯中的溶液,然后将五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环境中恒温培养。

    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上右图所示。

    1. (1) 小科探究实验中设置A培养皿的作用是
    2. (2) 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50颗水稻种子有什么要求?(至少写2点)。
    3. (3) 第④步中,为何要将5个培养皿均放入25℃环境中恒温培养?
    4. (4)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40分)
  • 3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 (1) 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cm。
    2. (2) 实验开始时,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但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可观察到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移向光屏中心的(填“上方”或者“下方”)。
    3. (3) 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填“1”、“2”或“3”)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 (4) 实验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丙中蜡烛A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B”、“C”、“D”或“E”)。
  • 32.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根据要求完成作图:

    1. (1) 将图甲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 (2) 如图乙所示是在空气中飞行的足球,质量为0.4kg,请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 (3) 如图丙乙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33.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我市快速公交BRT1号线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全长约为24km,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分析计算:
    1. (1) BRT1号线从起点站到终点站需要多少分钟?
    2. (2) 某BRT公交车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72km/h的速度运行60s,停车10s,再以54km/h的速度运行30s,计算该公交车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34. (2024七下·婺城期中) 某电梯的最大载重为8000牛,小科和同学们乘坐该观光电梯从一楼到顶楼,假定每名乘客的质量均为60千克。分析回答:
    1. (1) 该观光电梯从一楼到顶楼的过程中,小科看到地面在不断地下降,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科是的,以电梯里的同学为参照物,小科是(以上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 (2)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此电梯一次最多能搭载多少名乘客?
  • 35. (2024七下·婺城期中) 学习光学知识以后,爱观察和思考的小科同学对教室里的黑板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1) 为什么黑板都用黑色作为背景?
    2. (2) 为什么老师写板书大多都用白颜色粉笔?
    3. (3) 为什么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同一个字?
    4. (4) 为什么坐在前排靠窗户的同学有时看两边的黑板时会出现反光、“晃眼睛”的现象?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上现象,并给靠窗的同学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