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2024七下·廊坊月考) 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在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派官职。隋朝这种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新进官员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三省六部制
  • 2. (2024七下·廊坊月考) 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中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是因为他( )
    A . 奢侈无度,统治残暴 B .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C .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D .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 3. (2024七下·廊坊月考)  “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进占长安;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 隋朝建立的影响 B . 唐朝建立的过程 C . 隋朝灭亡的教训 D . 唐朝建立的影响
  • 4. (2024七下·廊坊月考) 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材料反映出唐朝( )
    A . 社会经济繁荣 B . 进入鼎盛时期 C . 社会风气开放 D . 民族交往交融
  • 5. (2024七下·廊坊月考)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其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用魏征 C . 增加进士科,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 D .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 6. (2024七下·廊坊月考) 如图所示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其色彩柔和明快,人物造型生动,鲜明地塑造了一群歌舞乐人在骆驼背上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骆驼高大健壮,引颈昂首,背上的毯子色泽鲜艳,质地精美。作为史料,可用于说明唐朝( )

    A .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B .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 C . 商业十分繁荣 D . 文学艺术多彩
  • 7. (2024七下·廊坊月考) 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朝廷中还有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官职。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下列体现唐蕃关系发展的史实是(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册封渤海国首领 C . 册封南诏首领 D . 设置北庭都护府
  • 8. (2024七下·廊坊月考) 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宣传名片。下列不能入选唐朝文学艺术宣传名片的是( )
    A . 曲辕犁 B . 李白 C . 颜真卿 D . 《送子天王图》
  • 9. (2024七下·廊坊月考) 唐朝以宽广的胸怀,吸收东西方各种文化的成就,东西方文化的汇聚使得唐朝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设置安西都护 C . 玄奘西行 D . 鉴真东渡
  • 10. (2024七下·廊坊月考) 760年,杜甫拖儿带女从长安、洛阳逃难到达四川成都。到达成都这一年,他在《恨别》诗中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由此判断杜甫一家逃难的主要原因是( )
    A . 隋朝建立 B . 黄巢起义 C . 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D . 安史之乱
  • 11. (2024七下·长垣期末) 韦庄在《秦妇吟》中写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描写了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的景象。这说明黄巢起义( )
    A . 使得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B . 导致唐王朝最终灭亡 C .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D .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 12. (2024七下·廊坊月考)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应填写的是(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三国鼎立 D . 五代十国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6分)
  • 13. (2024七下·廊坊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朝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政府修建了许多粮仓……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蓄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 (1) 材料一中的“隋朝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发生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运河开凿的条件。
    3. (3) 有人认为材料一中的繁盛局面与材料二中大运河的开通有着密切联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 14. (2024七下·廊坊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开元元年,统治阶级又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在政治上大力整饬日益败坏的吏治,稳定了统治秩序。在中书门下两省设置谏官,对皇帝直谏,对百官监督。在社会经济方面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农业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唐代第一个“治世”后的60多年,唐代出现了又一盛世。

    ——改编自高学强《古代盛世和谐社会之构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为君之道”。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
    2. (2) 材料二中唐代又出现的“盛世”指什么?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方面归纳出现“盛世”的原因。
  • 15. (2024七下·廊坊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日本派遣十几批使节把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等传回日本。在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扬州大明寺的一位高僧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比较“成熟的办法”。并列举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日本派遣唐使节来唐朝的目的是什么?“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中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