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八下·新邵期中)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 . 《英雄交响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义勇军进行曲》 D . 《游击队之歌》
  • 2. (2024八下·新邵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 .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 . 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 . 中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D . 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历史
  • 3. (2024八下·新邵期中) 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后来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
    A . 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 .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 .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 . 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 4. (2024八下·新邵期中) 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  )
    A .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 . 实行土地改革 C . 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D .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5. (2024八下·新邵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6. (2024八下·中站期中)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君主专制制度
  • 7. (2024八下·法库期末)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9%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 .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 8. (2024八下·新邵期中)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B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 9. (2024八下·新邵期中)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可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 . 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 . “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D .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 10. (2024八下·新邵期中)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下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A . 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 .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C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 . 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 11. (2024八下·新邵期中)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 . “浮夸风”现象 B . “共产风”现象 C . 阶级斗争为纲 D . “两个凡是”的方针
  • 12. (2024八下·南开期末)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2024八下·新邵期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4. (2024八下·新邵期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2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发展乡镇企业 C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 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 15. (2024八下·新邵期中)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逼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
    A . 开放五口通商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创办经济特区 D .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 16. (2024八下·新邵期中) 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年代尺上对应的序号为(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52分)
  • 17. (2024八下·新邵期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和在世界产生的意义。

    2. (2)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划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二回答这次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什么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 18. (2024八下·新邵期中) 新中国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任举两例即可)

    2. (2) 材料二下列反映的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土地房产所有证 1953年农民申请入社 1958年农民申请入社   农民领取土地承包合同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中,图二和图三农民申请“入社”的“社”分别指什么?图四和图一中的土地所有制相比,有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 (4)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战略转变”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 19. (2024八下·新邵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根据材料一,指出“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分别指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根据材料二,概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主要贡献。

    3. (3)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凝练了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指出,在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等更具有总体性,能统领其他历史经验。

      ——摘编自何成刚《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与中学历史教学》

      请从下面“更具有总体性”的四条历史经验中任选一条,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更具有总体性”的四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200字以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