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松树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50分)
  • 1. (2024四下·江源月考)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 (1) 一位lǎo wēng 正在田间锄zá cǎo,几只hú dié在花间飞舞。夜幕降临,biān fú轻轻飞过屋项。
    2. (2) 据tuī cè,这些在树上栖息的恐龙的身体慢慢变得不再bèn zhòng,而是小巧轻盈。它们的qián zhī能像niǎo yì一样拍打。
  • 2. (2024四下·江源月考)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hè) 笆(lí) 凌空 描绘 B . (liè) 削(bō) 账子 详细 C . (jí) 闪(shuò) 渗透 预防 D . 症(ǎi) 杀(jǔn) 晌午 细胞
  • 3. (2024四下·江源月考) 根据下面“异”字的解释,找出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 )。

    异:①分开;②特别的;③奇怪;④不相同的。

    A . 形态各 B . 凶猛 C . 大同小 D . 口同声
  • 4. (2024四下·江源月考) 选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1. (1) 松脂(陆续 继续 连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
    2. (2) 电影散场了,人们(陆续 继续 连续)走出来。
    3. (3)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 实验 检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4. (4) 科学课上,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做一些有趣的(试验 实验 检验)
  • 5. (2024四下·江源月考) 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聋     斑斓

      高楼立                         无能为

      茹毛                            依

      欣喜若                        天之

    2. (2)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可用描写孔雀,用描写城市,用描写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用描写农村。
    3. (3) 画横线词语中“若”的意思是,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这个四字词语也是这个意思。
  • 6. (2024四下·江源月考)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碰着大风大雨,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比喻) B .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拟人、排比、比喻) C .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对偶) D . 啊,河流醒来了!(拟人)
  • 7. (2024四下·江源月考)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读诗句,完成练习。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①上面诗句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描写夏季景色的是。(填序号)

      ②A项两句诗用,写出了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③B项两句诗中“急走”的意思是,诗中的“急走”“追”“飞人”“寻”,是(填“动态”或“静态”)描写。

    2. (2) 仿照例句,选一个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乌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A.草原上的羊群

      B.山林中的河流

      C.放学后的校园

  • 8. (2024四下·江源月考)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先是描写了滚滚东流的江水,然后又用“”一句写出了其在春风中漫步前行的感觉,最后又用“”两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桃花争奇斗艳的景象。
    2. (2)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词中“”两句最能表现童真童趣。
    3. (3)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花在风雨中开放,不是为了独占春光,而是预示春天到来的词句是“”。
  • 9. (2024四下·江源月考) 口语交际。

    本周五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召开家长会,交流家庭阅读情况,评选“书香家庭”。请家长提前十分钟到达会场,开会期间请自觉遵守会场秩序:关闭手机,不随意走动,保持安静。

    请你把这件事转述给家长。

二、阅读理解。(20分)
  • 10. (2024四下·江源月考) 名著阅读。

    水难道是可以吃下去的吗?当然是可以吃下去的。在肉、蔬菜、面包里——在任何一种食物中,水分都要比固体物质多得多。肉里面的水分要比固体物质多一倍,而黄瓜里几乎全都是水分。再来说说你身体里的水分吧,它和新鲜黄瓜里所含的水分几乎一样多。假如你的体重是40千克,那么其中的35千克都是水分,而固体物质只有5千克。成人的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大约是体重的四分之三。你或许会问:“那为什么人不会淌一地板的水,就像果子冻那样?”奥妙在于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其他的倒并不怎么重要。不错,最重要的就是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假如我们拿一小片肉或者一小片黄瓜放到显微镜下面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饱含汁液的细胞。这些汁液并不是从细胞里流出来的,因为细胞的四面都是封闭起来的。而秘密就在这里。由此可见,水是构成我们人体的最主要物质。

    (节选自苏联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1. (1) 上面文字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 )
      A . 水是可以吃下去的。 B . 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 . 生物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D . 水是生物体内的最主要物质。
    2. (2) 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进行说明?( )
      A . 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都是细胞。 B . 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 C . 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的水分含量极大。 D . 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成人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
    3. (3) 文中提到的“细胞”是什么?如果你无法解释,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 11. (2024四下·江源月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快活的日子在乡下

    周国平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乡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他有许多同伴,他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孩子们到了乡村,所注意的往往不是庄稼和风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种小生物。春天的水洼里有蝌蚪,每年我都要捕捞一些,养在瓶子里,看它们摇着细尾巴活泼地游动,心里的喜悦要满溢出来。夏天的田野则是昆虫的天下。一定是很小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上学。有一次在乡下,姐姐神秘地告诉我,田野有“得蜢”。她其实说的是炸蜢,因为发音不准,说成了“得蜢”。我好奇地跟她到田里,一起小心翼翼地捕捉,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蚱蜢。我更喜欢捉一种叫作“金虫的甲虫。仲夏季节,拨开玉米叶子,便可发现它们挤成一团,正在啃食刚刚结成的玉米穗。金虫有金色的硬壳,蚕豆大小,用一根细线拴住它,让它悬空,它就扇开薄翅飞起来,发出好听的嗡嗡声。由于它爱啃西瓜皮,捉住了能养好些天。年龄稍大,我喜欢捉蟋蟀。它们往往躲在烂草堆下,翻开后四处乱跳,一眨眼就不见了,不容易捉到。最好是在夜里行动,用手电筒光镇住。捉住后塞进自制的小纸筒,再选出模样精悍的养在小竹筒里或瓦罐里,和别的孩子玩斗蟋蚌。

    在我眼里,乡下什么都和城里不一样,夏季是下乡的最佳季节,不但万木茂盛,而且可以一饱口福。所谓一饱口福,其实年年都是三样东西:露黍、玉米和南瓜。露黍形似高梁秆,比甘蔗细得多,味同甘蔗。新玉米当然鲜嫩可口。坐在屋外嚼着啃着,屋里飘来南瓜的香味。南瓜是在灶火上蒸的,大铁锅里只放少许水,一块块南瓜贴在锅壁上,实际上是连蒸带烤,蒸得瓜瓤红亮润口,烤得瓜皮焦黄香脆。尝鲜之后,照例要把这三样东西带一些回城,把乡村的滋味延续若干天。

    1. (1) 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哪四种动物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2. (2) 从第2、3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文中的“我"一定是个的孩子。
    3. (3) 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说法。

      ①城里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带回去。

      ②“我们”回到城里也能吃到这些东西,但不如乡下的新鲜,而且没有那种欢乐香甜的气氛。

      ③城里能吃到这些东西,但是味道不好。

    4. (4) 作者为什么说“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表达。(30分)
  • 12. (2024四下·江源月考)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流浪地球》吗?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将被太阳吞没,人类为了自救,提出了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计划,试图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请你展开想象,说说地球会流浪到哪里,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请以“随地球一起去流浪”为题,写一篇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