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

更新时间:2024-08-07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是在( )
    A . 杨坚时期 B . 杨广时期 C . 李世民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 2. 《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

    ①政府注重发展经济 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加强中央集权 ④南北分裂局面的消除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其中哪个王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商人到中国经商,其还仿制唐朝的政治制度( )
    A . 日本 B . 新罗 C . 渤海国 D . 回纶
  • 4.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唐朝出现了几个盛世局面。下列有关唐盛世局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吏治相对清明,选贤任能 ②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③经济发展快速,民族交融加深 ④唐诗题材丰富,名家辈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建隆三年(962年)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了一块誓碑,其中有一条誓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赵匡胤对赵普说:“朕欲选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这种思想促进哪种政策形成( )
    A . 文化教育 B . 重文轻武 C . 分化事权 D . 中央集权
  • 6. 学校的历史主题栏有下列题目,要求学生填写主题,下列哪个比较恰当( )

    主题

    □□□□

    (一)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二)

    鼓励垦荒,发展农业

    (三)

    创制本国文字

    (四)

    定都兴庆府

    A . 隋朝建立 B . 辽国建立 C . 西夏建立 D . 北宋建立
  • 7. 右图货币或符牌与哪些民族有关( )

    A . 汉族和蒙古族 B . 契丹族和党项族 C . 党项族和女真族 D . 女真族和蒙古族
  • 8. 评书《杨家将》广为流传。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在北宋宋太宗时期北方契丹族的政权日益强大,不断侵略北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抗击_的事迹( )
    A . 辽国 B . 西夏国 C . 金国 D . 蒙古国
  • 9.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岳飞传》讲述的是岳飞从一个贫家子弟成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最后含冤致死可歌可泣的一生,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岳飞领导岳家军抗击了哪个民族的侵略( )
    A . 党项族 B . 女真族 C . 契丹族 D . 蒙古族
  • 10.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主要表现有( )

    ①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十分有名

    ③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④河北定窑的瓷器别致美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度 D . 科举制
  • 12. 下列中国的封建王朝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隋朝 唐朝 秦朝 北宋 B . 隋朝 唐朝 北宋 元朝 C . 唐朝 北宋 秦朝 元朝 D . 隋朝 北宋 唐朝 南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4分,14题10分,15题12分,共36分)
  •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出现勃勃生机。1247年,蒙古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在凉州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400多年的混乱局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揭开了西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见证,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

    材料二 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徙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唐朝时代主要用什么方法加强与吐蕃友好关系。
    2. (2) 凉州会盟后,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的是哪个部门?有何标志性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并分别从政治和民族关系角度分析其影响。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上(宋太祖)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材料二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汉唐两代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这一教训,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警醒着赵宋君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唐朝中期以后的“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指的是哪种现象。八世纪中期出现哪场动乱?有何后果?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的教训,在中央分别从军事和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唐纺织业发展很快,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技术进步。诗人白居易以《缭绫》为题作过详细描述,“缭绫织成费功绩”,“春衣一对直千金”。

    材料二 宋代商业非常繁荣,黄河、长江及运河兴起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见开设的店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都市的贸易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1. (1) 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唐朝纺织业哪种工艺水平最高?其典型代表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乡镇新的商业区在当时有何称呼?概括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得益于哪些因素?
    3. (3) 工商业的发展,使货币的需求量大增,金属货币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就发明了哪种新的货币促进商贸的快速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